- 年份
- 2024(9125)
- 2023(13501)
- 2022(11751)
- 2021(11177)
- 2020(9632)
- 2019(22459)
- 2018(22454)
- 2017(44048)
- 2016(23923)
- 2015(27221)
- 2014(27183)
- 2013(26739)
- 2012(24636)
- 2011(22159)
- 2010(22552)
- 2009(20751)
- 2008(20571)
- 2007(18482)
- 2006(15956)
- 2005(14104)
- 学科
- 济(97677)
- 经济(97585)
- 管理(71884)
- 业(71300)
- 企(59854)
- 企业(59854)
- 方法(48149)
- 数学(42731)
- 数学方法(42015)
- 农(27092)
- 财(26693)
- 中国(24060)
- 业经(20535)
- 贸(19878)
- 贸易(19870)
- 易(19348)
- 制(19293)
- 地方(19009)
- 农业(17649)
- 学(17478)
- 务(16910)
- 财务(16830)
- 财务管理(16791)
- 理论(16308)
- 企业财务(15877)
- 策(15729)
- 技术(15024)
- 和(14987)
- 银(14717)
- 银行(14690)
- 机构
- 学院(340154)
- 大学(336706)
- 济(139733)
- 经济(136813)
- 管理(136000)
- 理学(117631)
- 理学院(116407)
- 管理学(114181)
- 管理学院(113529)
- 研究(109064)
- 中国(82792)
- 京(69568)
- 科学(65879)
- 财(64368)
- 所(54556)
- 农(54374)
- 中心(51617)
- 江(51365)
- 财经(51149)
- 研究所(49408)
- 业大(49387)
- 经(46321)
- 北京(43395)
- 范(42854)
- 农业(42795)
- 师范(42441)
- 经济学(41484)
- 州(40647)
- 院(39496)
- 财经大学(37814)
- 基金
- 项目(225644)
- 科学(178177)
- 研究(165080)
- 基金(163453)
- 家(141501)
- 国家(140334)
- 科学基金(121548)
- 社会(102816)
- 社会科(97589)
- 社会科学(97560)
- 省(89047)
- 基金项目(85862)
- 自然(80265)
- 自然科(78471)
- 自然科学(78451)
- 教育(78142)
- 自然科学基金(77054)
- 划(75063)
- 资助(68743)
- 编号(68625)
- 成果(55274)
- 重点(50679)
- 部(50357)
- 发(48248)
- 创(47322)
- 课题(47071)
- 创新(44040)
- 教育部(43512)
- 科研(43495)
- 大学(42590)
共检索到494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忠 张超 王耀中
构建存在三个差异品牌产品的一期动态博弈Hotelling模型,分析跨国公司并购东道国企业后的品牌策略。当跨国公司的自有品牌与东道国品牌的差异程度较小,与东道国竞争企业的品牌差异程度较大时,如果多品牌经营的维护成本很小,那么跨国公司并购后将选择联合经营自有品牌与东道国品牌;如果多品牌经营的维护成本很大,那么跨国公司并购后将选择弃用东道国品牌,而单独经营自有品牌。当跨国公司的自有品牌与东道国品牌的差异程度较大,与东道国竞争企业的品牌差异程度较小时,跨国公司并购后将选择弃用自有品牌,而单独经营东道国品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诚 谷留锋
跨国公司通过合资控股与并购活动取得一些国内品牌的控制权。但对于本土品牌的处理方式却呈现多样性与各个时期的差异性。文章认为跨国公司控制当地品牌后的处置方式选择主要决定于本土品牌和国外品牌定位的差异性、跨国公司对本土品牌的控制程度。本土品牌的处置方式在各个时期的倾向性变化是由我国市场环境变化与跨国公司相应的战略变化相互作用引起的。
关键词:
品牌策略 古诺均衡 跨国公司 并购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薛云建 周开拓
本文首先分析我国企业以跨国品牌并购建立强势品牌的实践现状,在品牌资产五星模型、情感迁移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等的基础上,构建以跨国品牌并购建立强势品牌的理论模型。阐述了此强势品牌建立模式的作用机制,并针对此强势品牌建设的三阶段,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以期为企业的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文纲
在跨国并购中,并购双方品牌资源的整合是跨国并购整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购方可以选择的品牌资源整合策略主要有:品牌收购、品牌租赁、贴牌、使用自有品牌、树立本土化的新品牌等。在对各种整合策略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为样本,选择MNL离散选择模型,对企业跨国并购的品牌资源整合策略选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并购整合 品牌 品牌收购 品牌租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锐 陶岚
自2009年金融危机和2011年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民族品牌大举并购国外强势品牌,但"蛇吞象"式的跨国并购背后却是消费者的认知失调及其动态变化。以往研究较少涉及解决此认知失调的动态品牌战略研究。因而,本文从"弱并强"后的动态视角出发,围绕如何长期有效减轻该认知失调,引入认知一致性和CBBE理论,运用动态实验和线性混合模型等方法深入剖析并购后动态品牌战略。有趣的发现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并后品牌的名称变化(品牌要素战略)和价格变化(营销支持战略)一起减少该认知失调的作用会随时间增强,但相对于其名称变化,价格变化更能减少该认知失调。这些成果既丰富了现有品牌战略管理理论,又为民族品牌国际化提供了重要...
关键词:
弱并强 民族品牌 并后品牌战略 动态视角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俊华 刘亚洲 王福 华连连
并购作为一种行而有效的市场整合手段,存在横向、纵向及横纵混合等多种形式。本文基于多元Hotelling模型刻画物流企业并购机制,理论探索3阶段4种并购策略下企业的不同收益与效用。研究表明:并购行为在一定区间内有利于提升企业利润、消费者剩余及社会福利。服务质量水平可以提升物流企业服务售价与服务需求量,但其与企业利润存在悖反关系。市场效用区间、消费者效用偏好、企业地理位置以及服务辐射范围等有效市场信息挖掘是发起并购的基础。决策目标决定并购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阎志军,尤宏兵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中品牌策略的运用不仅有助于其打开中国市场,而且也对中国名牌的发展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过程中品牌策略运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华实施品牌策略的相关背景支撑条件,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为实现中国名牌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及名牌企业应该采取的对策建议。关键词:跨国公司;品牌策略;对策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品牌策略 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超 史经洋
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是指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投资的方式在发达国家兼并高科技企业、研发部门,或者在东道国以独资或合资方式建立研发机构,进而获取目标企业或东道国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等资源,以期达到提高企业科学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郭锐 陶岚 汪涛 周南
2009年,中国民族品牌借全球金融危机之机,为加快其全球化的步伐,花费重金并购国外强势品牌。然而,"蛇吞象"式的跨国并购背后却是消费者的认知失调。同时,国内外现有研究针对改善该认知失调的品牌战略研究十分有限。因此,本文基于认知一致性和顾客品牌资产(CBBE)理论,从弱势品牌视角出发,围绕如何有效减轻"蛇吞象"后消费者的认知失调,运用焦点小组、个人访谈、实验和LME模型,最终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发现:品牌要素战略(名称变化)、营销支持战略(价格维持或降低)以及次级联想杠杆战略(原产地保留或去除)都对并后品牌绩效产生显著影响。此外,本研究还揭示了消费者认知失调的改善机制,即品牌契合度在减轻消费者失调的...
关键词:
民族品牌 品牌战略 认知失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繁荣 彭娜
随着一系列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大案的出现,中国已然被卷入了国际并购大潮。随之而来的并购风险,尤其是信息风险引发了国内外的关注。根据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及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目标企业发出的信号越接近于真实值,目标企业披露的信息越充分,则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预期价值水平会越高。这与目标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化价值水平的目标是一致的。对于并购企业来说,可以依据更为完备的信息来评价目标企业,有利于提高并购决策的科学性。
关键词:
信号传递博弈 跨国并购 信息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季玉群
内容提要:由于科技的飞速进步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大幅度缩短,在知识型企业,建立起高信誉、高品质、高知名度的产品品牌就成为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知识型企业的品牌建设不同于传统工业品市场的品牌建设,通过对符合其行业特性的品牌策略的探讨,将有助于克服消费者对“科技黑箱”的疑虑,驱动知识型产品的品牌优势并形成知识型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
关键词:
知识型产品 产品黑箱 品牌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锐 陶岚
中国民族品牌利用2009年金融危机和2011年欧债危机大举并购国外强势品牌,但"蛇吞象"式的跨国并购却造成了国内外消费者的认知失调。本研究从以往较少探讨的跨文化背景出发,围绕如何解决不同文化背景下消费者的认知失调,引入认知一致性、CBBE和跨文化相关理论,运用实验和线性混合模型等方法,寻求中美两种文化类型下民族品牌并购后的有效品牌战略和作用路径。有趣的发现是:对于中、美消费者,单一品牌、维持价格和原产地等保持"原汁原味"的并后品牌战略效果最好,而且这种战略在中国消费者效果更好;另外,在作用路径上品牌契合度在并后品牌战略和品牌绩效间都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这些成果既丰富了现有品牌战略理论,又为民族品牌国际化提供重要实践指导。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海忠 陈增祥 司马博
本文以中国企业并购海外知名品牌为背景探讨并购后品牌重置策略(联合品牌VS单品牌)、新产品定价(高VS低)以及产品产地形象(正面VS负面)对新产品评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新产品采用联合品牌命名策略(并购品牌—被并购品牌),在没有明确的产品产地信息条件下,新产品的价格越低,评价越高;如果明确告知产品产地来自形象佳的地区(如美国),则新产品定价越高,评价就越好。另一方面,如果新产品采用单品牌命名策略(原有中国品牌),则不管是否有产地信息以及产地形象如何,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评价都处于较低水平(低于中等评价)。
关键词:
海外并购 品牌重置策略 价格 原产地形象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孟祥林
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步骤,此项工程的高效实施需要新思路和新策略,各项工作需要落到实处,为此需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农民各方面的素质要发生质的变化;基层领导要以独到的视角发展经济;农村的经营策略新;农民成为农村致富的生力军;运作农村经济的制度要新;创建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锻造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政策基础。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新主张 品牌 村民 基层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