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4)
- 2023(11750)
- 2022(9754)
- 2021(8982)
- 2020(7180)
- 2019(16225)
- 2018(15749)
- 2017(29736)
- 2016(15511)
- 2015(17636)
- 2014(17429)
- 2013(17680)
- 2012(17044)
- 2011(16044)
- 2010(16157)
- 2009(15029)
- 2008(14808)
- 2007(13063)
- 2006(12214)
- 2005(11690)
- 学科
- 济(95072)
- 经济(95001)
- 管理(39641)
- 业(38560)
- 方法(29342)
- 中国(28518)
- 企(28444)
- 企业(28444)
- 地方(26677)
- 数学(26081)
- 数学方法(25964)
- 农(21302)
- 业经(18335)
- 贸(17885)
- 贸易(17870)
- 易(17296)
- 地方经济(16664)
- 制(16568)
- 学(15498)
- 融(14732)
- 金融(14731)
- 农业(14636)
- 财(14592)
- 银(14052)
- 银行(14043)
- 发(13996)
- 环境(13908)
- 行(13857)
- 体(12652)
- 和(11330)
- 机构
- 大学(237933)
- 学院(237165)
- 济(118711)
- 经济(116765)
- 研究(95051)
- 管理(85479)
- 中国(74032)
- 理学(71851)
- 理学院(70929)
- 管理学(70128)
- 管理学院(69662)
- 科学(52581)
- 京(52082)
- 财(50969)
- 所(48403)
- 研究所(43484)
- 中心(40802)
- 财经(39932)
- 经济学(38950)
- 经(36395)
- 江(35412)
- 农(34853)
- 经济学院(34768)
- 北京(34492)
- 院(33887)
- 范(32731)
- 师范(32478)
- 财经大学(29538)
- 科学院(29252)
- 业大(28249)
- 基金
- 项目(148395)
- 科学(118721)
- 研究(111951)
- 基金(109455)
- 家(94972)
- 国家(94237)
- 科学基金(80074)
- 社会(76119)
- 社会科(72489)
- 社会科学(72476)
- 基金项目(56140)
- 省(54767)
- 教育(49346)
- 划(46933)
- 自然(46844)
- 自然科(45728)
- 自然科学(45718)
- 资助(45195)
- 自然科学基金(44925)
- 编号(43037)
- 发(39106)
- 成果(35502)
- 部(34328)
- 重点(34148)
- 国家社会(33304)
- 发展(32780)
- 展(32291)
- 课题(31063)
- 中国(30924)
- 创(30373)
- 期刊
- 济(143872)
- 经济(143872)
- 研究(83403)
- 中国(52356)
- 财(36168)
- 管理(34786)
- 农(33267)
- 科学(32582)
- 学报(31338)
- 融(27271)
- 金融(27271)
- 经济研究(25237)
- 大学(24502)
- 教育(23564)
- 农业(23127)
- 学学(22896)
- 财经(21195)
- 业经(21128)
- 技术(20464)
- 问题(18961)
- 经(18613)
- 贸(17709)
- 国际(16710)
- 世界(16509)
- 技术经济(13630)
- 业(12959)
- 统计(11761)
- 经济问题(11758)
- 商业(11716)
- 资源(11434)
共检索到387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田祖海 张恬嘉
本文认为跨国并购活动在中国日益活跃,已成为我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之一。跨国公司在华的并购目标有明显的区域选择差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较为集中,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少。而且,这一差异与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相对应,反过来,又加深了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发展。因此,认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区位分布特点、影响因素,研究跨国并购对区域资本形成、制度变迁、外部环境及企业发展的影响机理,对中西部地区如何改善自身的投资环境,吸引跨国并购,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跨国并购 区位选择 经济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桑百川
跨国并购迅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和内容。跨国并购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螺旋性上升”的趋势不会终结。中国在对外开放、参加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参与跨国并购,是无可避免的选择。面对日益活跃的外资并购,必须规范并购行为,核心是设定外资并购审查制度,控制外资并购导致垄断结果,完善外资并购产业政策。
关键词:
跨国并购 经济全球化 产业政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薛新红 王忠诚
基于2008~2015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分析了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东道国的金融发展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具有融资效应,会促进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但是在发达国家金融发展的融资效应并不显著。(2)在人均GDP低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进而对跨国并购产生积极作用;当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高于中国时,当地经济发展会抑制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3)发达国家较大的市场规模和丰富的资源可以增强金融发展对跨国并购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具恒
FDI区位理论的发展脉络与自然、经济、社会、人力、生态、制度等多元要素构成的区位优势集决定了FDI的区位选择。我国FDI的区域分布、投资效率、变动速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东高西低"的基本格局,区域制度变迁与FDI强相关。西部地区可通过提高投资的市场化程度、技术含量、制度创新、提高劳动力素质等措施有效配置和利用FDI。
关键词:
FDI 位选择 区域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永红 保建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腾飞
在信息、劳动力、资本和商品等要素超具流动性的时代背景下,知识越发表现出一种邻近和远距离流动并存的多区位互动特征,并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此,论文首先围绕当前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系列重要变化,并结合传统区域创新研究范式的内在缺陷,引介以知识组合为核心的区域知识动力学理论。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区位知识动力解析框架:通过引入信任机制和学习机制深度阐释正式/非正式制度和认知水平等地方情景因素对知识组合的影响机理;分别围绕外部知识关联和知识网络外部性探究多区位知识网络对区域产业比较优势演化和内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最后,从区域管治、区域战略导向、政策工具和知识影响4个维度归纳知识经济时代的区域治理逻辑。多区位知识动力框架推进了区域创新学派关于经济发展中知识动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区域协同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的科学制定。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文忠
本文从经济区位论的角度,研究了区位政策的目标和手段、以及它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提出以下观点:①各级政府或决策部门可通过一定的区位政策,如区位投资环境的改善、区位补助金和区位倾斜政策等来诱导或限制个人或企业的经济活动行为的空间选择,最终实现国土的有效、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②区位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可以使利益空间的界限扩大或缩小,加速或缓减产业的空间集中或分散,刺激新产业区位生长点的形成,以及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等。
关键词:
区位政策,经济区位论,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耀 陈钰
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路径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检验方法对中国省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经验检验,结合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历史演变分析,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展开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各省份初始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下,中国总体上存在着能源资源型的"资源诅咒"现象,矿产资源则不明显。同时,能源资源富集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市场经营环境和出口贸易影响,虽然有较高的教育经费投入比,但是教育投入和人力资本对本地经济的发展却没有显著的作用,应着力改善市场经营环境,引入外部产业进驻来发挥后发优势。地处沿海的省份,引进外资和市场经营环境变革的边际效应已...
关键词:
资源禀赋 资源诅咒 区位因素 区域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鸿阶 张元钊
随着欧洲债务危机发展,海外资产价格估值下降,引发中国企业加快跨国并购,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热潮,但由此也带来不少的难题和阻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其存在问题,提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路径选择及其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国并购 特征 路径选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维 杨保城
2014年各区域经济增幅均呈稳中有降态势,但中西部地区增幅略高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态势并未改变,东北地区经济增幅回落比较大。展望2015年,东部发达地区由于转型相对较好,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高,因而经济稳定性比较好,预计经济增速与2014年基本相当。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经济由于资源型产业比重大、投资依赖性强,经济发展弹性相对弱一些,与东部地区增幅差将可能缩小,部分地区的压力仍比较大。建议:以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创造相对合理公平的发展环境,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区域政策的有效性,以集群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促进区域间的协作,发挥发达区域对周边地区的扩散效应,使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有效。
关键词:
2015年 中国 区域经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施卫东
本文在分析韩国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基础上,探讨了韩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具体 政策措施及其实际效果的评价,并提出了韩国区域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借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艾永中
西方区位理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艾永中区域经济学的中心任务始终是研究并揭示区域发展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在西方区域经济学中,区位理论研究区域发展条件的局部优化问题,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一、西方区位理论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1.农业区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向阳 邢华
跨国公司的选址决策对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分布并不均匀,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区差异。本文从区域条件、跨国公司的战略决策以及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之间的技术博弈三个方面研究跨国公司选址的影响因素,并就如何吸引跨国公司进入、融入全球价值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国公司 选址 全球价值链 区域经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志刚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了“向东倾斜,梯度推进”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我国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大致也体现了这种转变。同时,东中西部地区迅速扩大的差距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差异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