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5)
- 2023(13935)
- 2022(11607)
- 2021(10866)
- 2020(8864)
- 2019(19511)
- 2018(19159)
- 2017(35594)
- 2016(19297)
- 2015(21240)
- 2014(20759)
- 2013(19870)
- 2012(18042)
- 2011(16370)
- 2010(16884)
- 2009(15504)
- 2008(14858)
- 2007(13519)
- 2006(12191)
- 2005(10893)
- 学科
- 济(66134)
- 经济(66054)
- 业(61565)
- 管理(61130)
- 企(50342)
- 企业(50342)
- 农(23873)
- 方法(23378)
- 技术(21906)
- 中国(21726)
- 财(19284)
- 数学(19055)
- 数学方法(18734)
- 业经(18107)
- 制(16936)
- 农业(15976)
- 贸(14675)
- 贸易(14665)
- 易(14308)
- 地方(13950)
- 学(13838)
- 策(13837)
- 技术管理(13832)
- 理论(13756)
- 银(13561)
- 银行(13525)
- 行(13029)
- 融(12349)
- 金融(12341)
- 体(12196)
- 机构
- 学院(261639)
- 大学(255976)
- 济(105754)
- 经济(103375)
- 管理(99997)
- 研究(90365)
- 理学(84854)
- 理学院(83972)
- 管理学(82592)
- 管理学院(82081)
- 中国(69175)
- 京(53932)
- 科学(53358)
- 财(50337)
- 所(45199)
- 农(43768)
- 江(42880)
- 中心(41855)
- 研究所(40588)
- 财经(38058)
- 业大(37034)
- 范(35212)
- 师范(34823)
- 经(34515)
- 农业(34009)
- 北京(33785)
- 院(33406)
- 州(33401)
- 技术(32538)
- 经济学(30814)
- 基金
- 项目(172067)
- 科学(136299)
- 研究(132660)
- 基金(121389)
- 家(105695)
- 国家(104709)
- 科学基金(89728)
- 社会(82961)
- 社会科(78621)
- 社会科学(78608)
- 省(70252)
- 基金项目(62474)
- 教育(61983)
- 划(58238)
- 编号(55635)
- 自然(55538)
- 自然科(54338)
- 自然科学(54322)
- 自然科学基金(53392)
- 资助(48327)
- 成果(46059)
- 创(41503)
- 课题(40068)
- 重点(38990)
- 发(38542)
- 创新(37871)
- 部(37376)
- 项目编号(34010)
- 国家社会(33981)
- 性(33637)
- 期刊
- 济(124912)
- 经济(124912)
- 研究(80546)
- 中国(62829)
- 农(41784)
- 管理(41643)
- 教育(40807)
- 财(38885)
- 学报(37695)
- 科学(36106)
- 大学(29150)
- 农业(28760)
- 技术(27612)
- 学学(27120)
- 融(27003)
- 金融(27003)
- 业经(22153)
- 经济研究(20485)
- 财经(18287)
- 经(16045)
- 业(15939)
- 科技(15285)
- 问题(15028)
- 贸(14285)
- 坛(14276)
- 论坛(14276)
- 技术经济(14245)
- 职业(13578)
- 国际(12855)
- 图书(12846)
共检索到412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俊
在跨国公司控制下的外包生产模式中,没有品牌和核心技术的我国制造业被锁定在技术低端,并缺乏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本文认为我国目前应该谨慎地对待外包,对于技术势差小的企业应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建自有品牌的产业链,从而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关键词:
外包 自主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蕾
"后进型"区域是指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的地区。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按照评价结果将30个区域划分为四类,且首次对"‘后进型’区域"进行了界定,对其自主创新能力特征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后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相应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臧培华 金碚
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背景下,探究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如何摆脱“低质低效”的现实困境,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上地位的跃升日渐重要。通过文献梳理建立并购与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关系、通过跨国并购的典型事实分析及案例分析构建了一个并购获取战略资产并吸收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模型。基于价值链升级的视角,实施以金融资本充当并购主体,“跨国并购、双重整合”的产业战略,构建跨国并购战略资产获取、价值链升级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相互促进的逻辑分析框架;通过在本产业内升级、链条内升级、向高价值链条升级的价值链攀升路径以及国内并购建立国家产业链,逐步打造若干重点产业、主要产业在全球布局并主导其所在的全球价值链,根治中国本土企业创新的双低困境。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雪凤 高兴
本文从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视角,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中国现行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的经济绩效进行评估。研究表明:政策数量和政策力度对于发明专利授权量有着微弱的负面影响,但能促进技术市场成交金额;政策相关度对于发明专利授权量的积极影响较为微弱,但对提高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的影响比较显著;不同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对于经济绩效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力度呈现出差异性。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相应建议以提高政策绩效。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知识产权 政策体系 绩效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先明 张敏
基于2011—2015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据,对东道国创新体系、后发企业自主创新对技术能力追赶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同时,考察国际化经验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东道国创新体系和企业自主创新对技术能力追赶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国际化经验对东道国创新体系与技术能力追赶之间的关系和自主创新与技术能力追赶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烨菁 张纪
文章借鉴Antraes(2005)中间品选择模型,结合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的动态特征构建南北方国家之间中间品生产合作的模型,从北方国家技术转移与接包方技术吸收能力建设两个视角探索接包方发展创新能力的因素,提出外包项目动态升级情境下接包方获得的创新激励效应。在此基础上,论文通过回归分析模型检验外包生产对当地创新能力的影响,结论表明,各地承接外包的出口对当地创新活动有显著的正效应。
关键词:
国际外包 技术创新 技术溢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俊 黄先海
本文运用浙江省制造企业调查问卷数据,实证检验了技术创新的出口效应。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企业出口行为存在正面影响:技术创新强度越高,企业的出口倾向和出口强度越高。基于我国处于跨国外包生产体系之中,本文还研究了跨国外包、技术创新与出口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跨国外包不仅直接推动了我国出口扩张,而且还通过促进技术创新间接地激励企业出口。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我国本土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保持出口持续扩张的态势,摆脱对跨国公司及其外包订单的依赖。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出口 跨国外包 制造企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顾水彬 石一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于喆 张义梁
笔者根据“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初步构建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经测算得出1996年、2001年和2004年我国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在百分制下的得分分别为24.72分、39.36分和41.18分,而2003年日本和美国的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得分分别为57.12分和80.25分。
关键词:
自主 国家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伟 赵富洋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是由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多个环节的多个能力有机组成的复杂体系。为此,文章基于创新过程,结合影响企业创新成败的因素分析,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包括企业自主创新研发能力、转换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并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构成要素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最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创新能力 能力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孔来
本文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建立了国家(或区域)层面和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线性加权和函数的方法建立了对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模型方法,并提出了监测评价的程序步骤。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小素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像目前这样强调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为了有效地开展对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宏观指导,有必要根据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和系统结构建立相应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监测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支军 王忠辉
本文依据技术创新理论,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涵义进行了界定,在建立自主创新能力系统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企业创新能力并结合网络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逐层展开,构建了3个层次的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提出了企业创新能力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的观点,并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测度理论和评估指标体系中。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志勇 蒲洪波
文章对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依据系统论思想,构建了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系统模型,并提炼出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根据创新能力要素构成框架体系,设计了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预选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聚类法,对预选测度进行筛选与优化,构建了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体系。
关键词:
大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 测度 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义梁 张嵎喆
作者在理解和认识“自主创新”和“国家创新能力”两个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并提出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分解为国家自主创新的投入能力、国家自主创新的产出能力、国家自主创新的扩散能力和国家自主创新的支撑保障能力四个一级指标,且将一级指标细分为十六项二级指标。
关键词:
自主 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