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50)
2023(14955)
2022(12892)
2021(12078)
2020(10222)
2019(22758)
2018(22718)
2017(43172)
2016(23674)
2015(26334)
2014(25392)
2013(25060)
2012(22711)
2011(20503)
2010(20183)
2009(18246)
2008(17659)
2007(15350)
2006(13249)
2005(11281)
作者
(68459)
(56897)
(56555)
(53468)
(36183)
(27451)
(25430)
(22420)
(21464)
(20079)
(19277)
(19112)
(18034)
(17837)
(17397)
(17286)
(17282)
(17037)
(16322)
(16259)
(14394)
(13762)
(13730)
(12948)
(12761)
(12686)
(12558)
(12459)
(11401)
(11358)
学科
(87023)
经济(86934)
管理(69709)
(69499)
(58517)
企业(58517)
方法(41127)
数学(35134)
数学方法(34757)
(23992)
中国(23256)
技术(22731)
(21798)
业经(21006)
(20052)
(17666)
贸易(17657)
地方(17179)
(17172)
农业(16560)
理论(15972)
(15221)
技术管理(14267)
(14249)
(14004)
环境(13969)
财务(13932)
财务管理(13915)
(13187)
企业财务(13175)
机构
大学(326466)
学院(325809)
管理(131554)
(125707)
经济(123015)
理学(115133)
理学院(113869)
管理学(111889)
管理学院(111324)
研究(107875)
中国(77620)
科学(70314)
(69322)
(58564)
业大(54387)
(54288)
(54013)
研究所(50139)
中心(48694)
(46394)
农业(46363)
财经(44193)
北京(43250)
(41977)
师范(41449)
(40403)
(39231)
(37755)
技术(37244)
经济学(36671)
基金
项目(233181)
科学(182310)
基金(167781)
研究(166387)
(148783)
国家(147533)
科学基金(126073)
社会(103739)
社会科(98367)
社会科学(98341)
(92887)
基金项目(90216)
自然(84056)
自然科(82125)
自然科学(82101)
自然科学基金(80662)
(78162)
教育(76218)
资助(67650)
编号(67187)
(52716)
成果(52489)
重点(52192)
(49997)
(49536)
创新(48543)
课题(46211)
科研(44714)
计划(43874)
大学(42931)
期刊
(131482)
经济(131482)
研究(90186)
中国(61911)
学报(57813)
(52143)
科学(51278)
管理(48019)
大学(42783)
学学(40478)
(39368)
教育(38099)
农业(36437)
技术(29800)
(23974)
金融(23974)
业经(22638)
经济研究(21574)
财经(20538)
科技(19911)
(19823)
(17549)
图书(17118)
技术经济(16982)
问题(16947)
(15914)
业大(15693)
理论(15069)
商业(14795)
现代(14158)
共检索到460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烨菁  张纪  
文章借鉴Antraes(2005)中间品选择模型,结合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的动态特征构建南北方国家之间中间品生产合作的模型,从北方国家技术转移与接包方技术吸收能力建设两个视角探索接包方发展创新能力的因素,提出外包项目动态升级情境下接包方获得的创新激励效应。在此基础上,论文通过回归分析模型检验外包生产对当地创新能力的影响,结论表明,各地承接外包的出口对当地创新活动有显著的正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平  杨立娜  
本文将人力资本跨国外流和汇款两大因素引入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模型,利用世界上34个国家和地区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外流人员向母国输送汇款的技术创新效应。结果表明,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人力资本跨国外流能够通过汇款显著促进母国的技术创新;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汇款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俊  
在跨国公司控制下的外包生产模式中,没有品牌和核心技术的我国制造业被锁定在技术低端,并缺乏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本文认为我国目前应该谨慎地对待外包,对于技术势差小的企业应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建自有品牌的产业链,从而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俊  黄先海  
本文运用浙江省制造企业调查问卷数据,实证检验了技术创新的出口效应。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企业出口行为存在正面影响:技术创新强度越高,企业的出口倾向和出口强度越高。基于我国处于跨国外包生产体系之中,本文还研究了跨国外包、技术创新与出口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跨国外包不仅直接推动了我国出口扩张,而且还通过促进技术创新间接地激励企业出口。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我国本土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保持出口持续扩张的态势,摆脱对跨国公司及其外包订单的依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平  许家云  张庆昌  
智力跨国外流究竟是提升了外流国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是导致创新人才流失而削弱了技术创新能力?文章在人力资本异质性的开放经济框架内,将智力外流引入技术创新生产函数,从理论上探讨了智力外流与外流国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构造智力外流指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智力外流与中国技术创新之间呈倒U形关系,当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智力外流水平处于倒U形曲线的上升阶段。因此,鼓励和合理引导人才国际流动对于提升中国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先明  杜丽虹  
20世纪90年代以来,拥有强大技术优势的跨国公司大量进入中国电信设备市场,给幼小的中国电信设备制造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技术冲击和市场竞争压力。为了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我国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逐渐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实现了企业的快速成长。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跨国公司进入与我国电信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跨国公司对我国电信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其作用机理的分析,发现跨国公司主要是通过四种效应促进了我国电信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即生产效应、竞争与学习效应、市场效应和内部研发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永贵  刘菲  
在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创新能力日益成为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本文立足于战略外包情境,从接包方视角出发,选取接包方知识获取作为中介变量,关系质量中的合作冲突和长期合作导向作为调节变量,对发包方创新能力对接包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基于分别面向外包项目经理和战略经理的两套企业问卷调研数据,本文采用层次回归技术对相关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接包方知识获取在发包方创新能力和接包方创新能力之间扮演着中介作用;合作冲突对发包方创新能力与接包方知识获取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倒U型调节作用;接包方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肖德  
技术创新理论是由约瑟夫·熊彼特首先提出的,他强调创新的应用功能。之后技术创新理论有较大的发展,已形成模仿论、市场结构论。经济增长论、线性序列论、扩散模式论等几种代表性的理论。对于我国来说,值得借鉴的西方学者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动力,创新是技术发明与生产相结合,创新的主体只能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必须处于一定的市场结构中最好是“中等程度的市场竞争”,创新技术可以在企业内、企业间和国际间扩散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萍  邓可斌  
本文首次研究了服务外包与区域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根据我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2008—2011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表明,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转型经济环境中,服务外包会加速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也会带来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而且,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服务外包的影响作用,要比服务外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试图通过服务外包业务带动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同时,亦要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吸引外包业务更合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钧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可以促进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首先论述跨国公司R&D投资促进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制约该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牛卫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国际外包为内容的国际产业转移方式开始兴起,国际外包这种新型的分工手段在国内外研究领域备受关注。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国际外包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进行梳理,将其归纳为国际外包将促进技术创新和阻碍技术创新两种主要观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自新  
我国加入WTO后 ,一些跨国公司加快与我国民营企业集团的合作。本文以跨国公司先进的经营理念为视角 ,对我国民营企业集团如何利用跨国公司的经营理念 ,借跨国公司之力提升企业集团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水晶  余翔  
中国目前大力提倡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的、处于价值链高端的研发类离岸外包。中国企业通过承接研发离岸外包,可以参与到全球研发当中获得技术和经验的积累,同时也能学到国际化管理运作模式,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方式之一,然而,研发离岸外包也会在某些方面对承包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负面效应。本文从理论上对承接研发离岸外包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作用机理进行论述,并以2001—2008年中国软件离岸外包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我国承接研发离岸外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兰剑  牟兰紫薇  
针对高新技术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用以维持技术领先优势、保持技术垄断地位的战略手段之一,这种管制会对被管制国的技术创新产生巨大冲击。本文选取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围绕国外技术管制政策,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展开研究。实证检验发现,在技术管制政策下,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均显著增加,但技术创新效率有所降低,且提高了技术创新成本;不同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受技术管制政策的影响并不一致,生物制药与新材料行业内企业的固有创新路径未发生较大改变,而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相关企业均加大了研发投入,创新效率明显降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永贵  马双  杨宏恩  
服务外包已成为我国推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承接服务外包业务中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企业界以及学术界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然而,在现有研究中,有关服务外包中创新能力的内涵、提升机制及其绩效影响的研究却十分零散。本文首先探讨并率先开发出服务外包中企业创新能力的多维测量模型。然后,本文借助知识转移理论,创新性地运用"动机、机会、能力"(MOA)框架,从服务承包方和发包方两个不同视角探讨并论证了承包方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本研究通过174份来自承包方的服务项目经理和战略经理的配对问卷探讨了提出的模型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