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33)
- 2023(5181)
- 2022(4433)
- 2021(4113)
- 2020(3548)
- 2019(7927)
- 2018(7699)
- 2017(14680)
- 2016(7492)
- 2015(8162)
- 2014(7199)
- 2013(7239)
- 2012(6610)
- 2011(6109)
- 2010(6200)
- 2009(6066)
- 2008(6125)
- 2007(5554)
- 2006(4963)
- 2005(4560)
- 学科
- 济(31852)
- 经济(31820)
- 管理(26775)
- 业(25911)
- 企(24258)
- 企业(24258)
- 方法(12652)
- 技术(12352)
- 数学(10361)
- 数学方法(10242)
- 技术管理(10153)
- 中国(8775)
- 财(7669)
- 制(7170)
- 业经(7098)
- 学(6711)
- 贸(6384)
- 贸易(6379)
- 易(6164)
- 农(6060)
- 地方(5982)
- 理论(5815)
- 融(5642)
- 金融(5641)
- 关系(5603)
- 银(5458)
- 银行(5437)
- 行(5246)
- 体(5216)
- 划(4464)
- 机构
- 大学(105155)
- 学院(102761)
- 济(44188)
- 经济(43385)
- 管理(40370)
- 研究(36633)
- 理学(34806)
- 理学院(34401)
- 管理学(33767)
- 管理学院(33558)
- 中国(27581)
- 京(21941)
- 科学(21231)
- 财(21206)
- 所(18329)
- 研究所(16548)
- 财经(16540)
- 江(16048)
- 中心(15723)
- 经(15056)
- 农(15006)
- 北京(14059)
- 业大(13913)
- 经济学(13786)
- 院(13753)
- 范(13051)
- 师范(12952)
- 州(12845)
- 经济学院(12306)
- 财经大学(12306)
- 基金
- 项目(68386)
- 科学(54724)
- 基金(50364)
- 研究(49706)
- 家(44535)
- 国家(44177)
- 科学基金(37988)
- 社会(33223)
- 社会科(31575)
- 社会科学(31566)
- 省(26268)
- 基金项目(26141)
- 自然(23827)
- 自然科(23399)
- 自然科学(23392)
- 自然科学基金(23013)
- 教育(22433)
- 划(21983)
- 资助(19834)
- 编号(18284)
- 创(17483)
- 创新(16478)
- 成果(15378)
- 重点(15243)
- 部(14967)
- 发(14416)
- 国家社会(14321)
- 课题(13295)
- 教育部(13147)
- 制(13055)
共检索到162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全伦
本文在假定基金产权划分为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物质产权与价值产权的基础上,以离岸基金为例探讨跨国基金的产权关系。基金产权相互分离,且归属于相对独立的不同产权所有者,是基金实施跨国经营和跨国融资的产权基础,其中关键是,基金的国家间接物质产权与国家间接价值产权相分离并分别归属于不同国家的政府。实现跨国基金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需要,规范各类基金产权所有者的权利和行为,降低基金内部的交易费用,重新构建基金治理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敏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敏华
跨国战略联盟是跨国经营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所建立的合作关系,是企业可以扩大经营范围而不扩大企业规模的一种经营方法,作为介于市场和企业组织间的“混成组织”,跨国战略联盟体现了一种新型的“柔性”竞争,是在竞争的基础上加入了合作的内涵,是一种合作性的竞争或竞争性的合作,它对现代企业的竞争关系进行了新的诠释。
关键词:
跨国战略联盟 竞争关系 新的诠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全伦
从企业产权的角度来看,在资本被投入企业的过程中,投资人是以转让资本产权为代价,换取企业的直接价值产权(含利息索取权),而不是投资人单方面地向企业转让资本的使用权,以换取利息索取权。利息取决于投资人行使企业直接价值产权的实际绩效,它受资本的质量与数量以及投资人执行企业直接价值产权的能力与行为的影响。因此,利息的本质是投资人占有并行使企业直接价值产权的报酬。
关键词:
利息 资本 直接价值产权 报酬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红坤 莫建明 唐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全伦
本文从企业存在的两种形态———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出发 ,将跨国公司的产权划分为直接产权与间接产权 ,二者都有物质与价值之分。直接产权的主体是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或公司的投资者 ;公司的间接产权包括个体间接产权和国家间接产权 ,其主体分别是公司内部或公司投资组织内部的职工、公司所在地或投资者所在的国家 ;跨国公司的不同产权之间是一种既统一又分离的关系 ,公司直接物质产权与直接价值产权完全分离为跨国公司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子公司的个体间接物质产权与个体间接价值产权、子公司的国家间接物质产权与国家间接价值产权同时分离是跨国公司的经营范围超出国界的产权原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在富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调控上的博弈色彩越来越浓,中央政府"地根"调控的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均衡有序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其决策是符合全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的。但是,作为具有"经济人"思维的地方政府,也有与中央政府利益不一致的地方。研究发现,由于中央对地方政府在土地调控中的投机行为不可能百分之百查处,加之官员任期存在阶段性,现有的成本收益布局决定了地方政府会在土地调控中采取欺骗行为,造成中央土地调控政策的梗阻。制度创新、GPS等技术手段的运用等改变成本收益布局的措施,将有利于减少地方政府的投机行为,增强中央宏观调控的效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世勇 Xiaoyu Huang 张丽华 许春燕 Anil Verma
近年来中国外资企业罢工事件不断增多,已有研究者提出的解决机制均忽视了地方党委在罢工事件处理中的积极作用。本研究选取了大连经济开发区一家经历了当地3次大罢工的日本独资制造企业为对象进行回溯性案例研究,对亲历3次罢工事件的地方党委、地方政府、地方总工会、企业工会、资方负责人和工人代表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并通过文档资料分析对访谈结果进行补充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外企工人罢工事件处理时存在一个地方党委领导下的四方主体、3个层级的解决机制,即地方党委领导下的地方政府与地方工会、企业工会、资方和工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该模式最高层为地方党委,中间层包括地方工会和地方政府,其中地方党委起到了领导、监督和评价的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苟尤钊 吕琳媛
二战后日本创造了"东亚奇迹",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却连续经历了两个"失落十年"。反观同期的美国却迎来"黄金十年"。笔者认为,中小企业的持续涌现和快速成长是美日两国社会经济发展差异背后的关键所在。美国中小企业的成长表现出"达尔文"式的自然选择特征,通过增强物种多样性提升生态整体适应力,而日本遵循"拉马克"式的进化,实现"定向变异",重视在既定技术—经济轨道上的效率提升。当前中国正处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兼具引领和追赶两种属性,需要在美国的"多样性"和日本的"高效率"这两种中小企业成长生态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经济复杂性增加带来的挑战。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文祥
身体的历史始终无法从思维意识的发展史中被遗弃,某种程度上,意识的发展史是通过身体而获得显现的,与此同时,没有一个单独存在的身体,身体必须在面对其他身体时才能产生我与他人的伦理关系与秩序。身体不断的抗争与反暴力运动反映了在身体的内在中存在着伦理性,即我无法遗忘的对自我与他人的责任与关怀。而将身体中性化或者物理化的做法,最终只是将身体悬置以作为中介要素,并将其填入到某种思想阵地,而这种思想阵地的战乱极有可能成为其投射在世界战场上的一种翻版与复刻之源。身体成为了一种在历史中不断发展与演化的存在者。
关键词:
身体 主体际性 现象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格物致知"在《礼记·大学》中被提出,汉唐对之进行注疏,宋明注重义理诠释。宋元时期,"格物致知"与自然科学逐渐关联。明清之时由于受到西学影响,格致之学受到关注,在晚清,"格致"成为西学science的译词,学校也开设格致课程,课程内容主要为科学技术。后又以"格致"与"科学"混用,最终,"科学"作为science的正式译词得到了公认和广泛使用,"格致"或"格物致知"与"科学"又分了手。对这一历史过程的梳理,可以明确"格物致知"涵义的演变历程,可以分辨它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这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格物致知"和科学及科学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于我们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也都...
关键词:
格物致知 格致 科学 科学教育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荣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阎静
林克莱特是国际关系批判理论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批判理论将包容和排斥问题视为国际关系研究的中心问题,政治共同体转型问题是林克莱特批判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林氏对政治共同体的研究从规范的、社会学的和人类行为学三重分析视角进行综合诠释,并期望通过这种完整的关于共同体的综合研究,推动政治共同体的转型和更高形式的政治共同体的产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彦
文章在回顾有关跨国公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在华跨国公司出现的问题划分为违法行为、社会责任弱化、生产经营非本土化和寻租行为四个层次,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剖析问题的根源。
关键词:
在华跨国公司 问题 经济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