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13)
- 2023(13781)
- 2022(11215)
- 2021(10517)
- 2020(8788)
- 2019(19650)
- 2018(19278)
- 2017(37000)
- 2016(19893)
- 2015(22096)
- 2014(21282)
- 2013(21731)
- 2012(19798)
- 2011(17750)
- 2010(17704)
- 2009(16970)
- 2008(17269)
- 2007(15500)
- 2006(13835)
- 2005(12517)
- 学科
- 业(96109)
- 济(90441)
- 经济(90326)
- 企(78581)
- 企业(78581)
- 管理(71961)
- 农(46836)
- 方法(39713)
- 数学(31823)
- 数学方法(31694)
- 财(31481)
- 业经(31387)
- 农业(30765)
- 中国(23985)
- 务(23675)
- 财务(23669)
- 财务管理(23646)
- 企业财务(22574)
- 制(20282)
- 贸(19648)
- 贸易(19638)
- 易(19274)
- 技术(17402)
- 策(16998)
- 体(16188)
- 划(15536)
- 和(14241)
- 银(13022)
- 银行(12990)
- 体制(12854)
- 机构
- 学院(295538)
- 大学(288962)
- 济(136388)
- 经济(134490)
- 管理(120254)
- 理学(104300)
- 理学院(103374)
- 管理学(102279)
- 管理学院(101765)
- 研究(97704)
- 中国(80779)
- 农(66979)
- 财(60205)
- 京(59303)
- 科学(56303)
- 农业(51875)
- 所(49271)
- 财经(48666)
- 业大(48543)
- 中心(44692)
- 经(44656)
- 研究所(44513)
- 江(43084)
- 经济学(41546)
- 经济学院(37733)
- 北京(36852)
- 财经大学(35926)
- 经济管理(35617)
- 商学(34515)
- 商学院(34226)
- 基金
- 项目(194423)
- 科学(155243)
- 基金(146444)
- 研究(139823)
- 家(128639)
- 国家(127424)
- 科学基金(110127)
- 社会(95350)
- 社会科(90356)
- 社会科学(90332)
- 基金项目(78028)
- 省(74194)
- 自然(70436)
- 自然科(68894)
- 自然科学(68871)
- 自然科学基金(67781)
- 划(61467)
- 教育(60606)
- 资助(58383)
- 编号(53741)
- 业(44885)
- 部(44787)
- 创(43270)
- 重点(42912)
- 发(42211)
- 成果(41071)
- 国家社会(40901)
- 创新(39777)
- 教育部(38317)
- 人文(37880)
共检索到437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考金
跨国农业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已有20多年,基本在中国市场上形成了垄断优势。本文立足于跨国农业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垄断力,结合中国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及现状,分析了跨国农业公司在农产品贸易、农作物种植、育种、农产品深加工、农业技术研发等方面对中国粮食安全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跨国农业公司的投资和垄断,对中国粮食安全是一把"双刃剑",中国政府应该积极加强宏观调控,减少对跨国农业公司主导的粮食贸易依存度,加大对跨国农业公司的安全审查行为;同时中国的农业企业应该借助合作,学习跨国农业公司外溢的技术、知识,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推进技术创新能力,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伟 Boulanger Mathieu 吴先明
分析了在华FDI的主要跨国粮商和跨国种业公司的垄断优势,借助粮食贸易依存度指标探讨了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农业跨国公司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国粮商通过控制世界大豆主要产区的种植、贸易,控制粮食产业链附加值较高的两端——育种和加工,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跨国种业公司在研发和育种领域的高投入和高产出加深了农户对其依赖。因此,建议通过宏观调控提高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减少对农业跨国公司的依赖;基于种业发展机制创新,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种业育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种子企业。
关键词:
农业跨国公司 垄断优势 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静 陈亮 冯卓
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新自由主义农业政策为利器,不断推动本国农业垄断资本国际化,凭借技术优势、规则优势与资本优势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体系,引发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的困局,逐步渗透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与贸易,力图蚕食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主权,达到控制全球粮食产业的目的。而近些年来,国际农业垄断资本更是利用粮食的金融化、能源化趋向为发展中国家粮食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因此,为避免重蹈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覆辙,积极应对国际农业垄断资本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中国应在经济新常态下实施粮食安全新战略,以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粮食生产结构调整为基础,以合理运用WTO规则和政策规制国际农业垄断资本为抓手,以金融制度支持农业、促进农村发展为依托,尽快实现中国粮食生产的现代化,切实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国际农业垄断资本 新自由主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静 陈亮 冯卓
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新自由主义农业政策为利器,不断推动本国农业垄断资本国际化,凭借技术优势、规则优势与资本优势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体系,引发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的困局,逐步渗透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与贸易,力图蚕食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主权,达到控制全球粮食产业的目的。而近些年来,国际农业垄断资本更是利用粮食的金融化、能源化趋向为发展中国家粮食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因此,为避免重蹈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覆辙,积极应对国际农业垄断资本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国际农业垄断资本 新自由主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荣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推进,跨国农业资本日益集中。跨国农业食品公司运用和滥用其垄断性的市场力量,借助其强大的政治力量,甚至组成非法的价格卡特尔,来压低粮食收购价格,推高粮食生产资料价格,在攫取巨额利润的同时却使全球粮食安全受到威胁。为此,国际社会有必要加强合作,通过公平合理的竞争政策、投资政策、贸易政策,共同促使跨国农业食品公司增强社会责任感,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关键词:
跨国农业食品公司 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梦娇 贾利军
二战后发达国家农业跨国公司迅速壮大,开始将触角伸向全球。当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农业市场后,利用贸易规则、政策、资本和技术等优势实行垄断布局,对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本文通过对跨国公司垄断行为和影响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防范垄断资本,保障粮食安全和国家主权。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垄断资本 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梦娇 贾利军
二战后发达国家农业跨国公司迅速壮大,开始将触角伸向全球。当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农业市场后,利用贸易规则、政策、资本和技术等优势实行垄断布局,对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本文通过对跨国公司垄断行为和影响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防范垄断资本,保障粮食安全和国家主权。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垄断资本 粮食安全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罗浩轩
近年来,以ABCD四大粮商和孟山都等为主要代表的跨国农业垄断公司加速从资本、技术和服务领域对中国农业产业链进行渗透。在资本方面,跨国农业垄断公司已在中国进行深耕,并开始进入更多细分市场;在技术方面,对核心技术的高效转化和集中掌握使其占据了农业产业链的制高点;在服务方面,对贸易、加工、仓储等服务环节的渗透使其获得了高额利润。中国农业企业是抵御跨国农业垄断公司渗透的根本,但目前中国农业企业的竞争力整体上低于跨国农业垄断公司,未能掌握核心技术、因投资回报率低而不愿深耕农业以及市场机制被扭曲是中国农业企业竞争力不足的主要原因。面对跨国农业垄断公司的多维渗透,中国应加强"监督审查"以构筑农业产业发展安全网,强化"创新引领"以打造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主动"扎根县域"以厚植农业企业的国内发展根基,积极"乘船出海"以拓展农业企业的全球发展空间,坚持"市场主导"以优化农业企业运营市场环境,进而谋求中国农业企业与跨国农业垄断公司的竞争均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莉侠 张锦华
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外资企业凭借其资本和技术优势对中国农业领域加紧渗透和扩张。本文在分析了跨国公司对中国农业的扩张战略及扩张态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跨国公司的扩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认为尽管跨国公司带来了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及资金,对促进行业竞争、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加工水平和技术进步有一定作用,但同时也危及到中国的粮食安全。为此,本文从健全粮食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规范跨国公司的经营行为、加速国内粮食企业的整合、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粮食企业的竞争力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扩张态势 粮食安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述忠 陈颖 王笑笑
本文以农业发明专利产出代表农业研发能力,通过构建负二项分布模型考察了外资对中国农业研发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外资在中国农业研发领域会产生负向的溢出效应,不断拉大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研发水平的差距,有利于外资企业建立技术优势,逐渐形成垄断。以种业为例,本文构建一个以本土和外资企业为主体的研发能力动态仿真系统,模拟外资对中国种业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外资企业进入后,容易形成寡头垄断或垄断市场,不断冲击本土种子的价格稳定和市场份额。当外资撤出,本土企业种子研发产出和销售利润虽在短期内会有增加,但增幅将明显滑落,说明本土企业受外资撤资冲击的影响较大,本土研发产出呈现对外资的高度依赖,不利于保障自身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大兴
选取中国31省市1978—2012年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随机前沿模型,本文估计了农业生产率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贡献及对未来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控制实际固定资本、农业机械总动力等要素投入和生产条件的影响后,农业全要素年均增长率仅为0.53%;(2)实际固定资本、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等工业投入的增加对粮食增产的影响,大约是农业技术进步影响的2.87倍;(3)未来20年内,保持现有要素变化率不变,如果农业全要素增长率增加23%,便可维持95%的粮食自给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俊聪 王怀明 汤颖梅
本文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际(地区)面板数据,通过运用Nerlove提出的适应性预期模型与似不相关回归方程组模型,重点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以及农业保险政策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1)气象变化影响了整个粮食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其中降水增多、气温上升加快了我国粮食产业向东北地区、华北、西北地区转移,促进了北方地区粮食产业发展;降水减少、干旱天气增多对南方传统粮食产区如华东、华南地区粮食生产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2)农业保险缓解了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冲击,其中农业保险承保规模扩大对粮食单产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农业保险灾后赔付对粮食总产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粮食价格、农村...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保险 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风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培秀
本文结合中国粮食生产发展过程,从生态环境、体制政策两个方面探讨了目前威胁和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及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问题。提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阻止耕地流失、恢复植被及抑制水土流失、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粮食流通体制问题,并针对这些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建议性对策措施。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生态环境 农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勤 勤裴晗 高铁生
对世界各国而言,在经济全球化和跨国粮商控制全球市场背景下,粮食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中国加入WTO逐步放开国内粮食市场后,跨国粮商凭借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依靠成熟的管理和经营经验,在中国市场不断渗透和扩张。在短短十几年间,跨国粮商业已成为中国粮食市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在某些领域甚至已具备一定的垄断优势。本文以我国粮食产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分析当前跨国粮食公司在我国粮食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与国内粮食企业的竞合态势,探讨了跨国粮商对相关产业进行控制的战略及其运作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企业如何应对跨国粮商的产业链控制战略,并为确保我国粮食产业健康、长远、有效的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