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0)
- 2023(4560)
- 2022(3932)
- 2021(3678)
- 2020(3087)
- 2019(7024)
- 2018(6716)
- 2017(13547)
- 2016(6954)
- 2015(7958)
- 2014(7494)
- 2013(7298)
- 2012(6514)
- 2011(5871)
- 2010(5937)
- 2009(5515)
- 2008(5442)
- 2007(4942)
- 2006(4430)
- 2005(4121)
- 学科
- 业(30226)
- 济(30044)
- 经济(29999)
- 企(26855)
- 企业(26855)
- 管理(25365)
- 方法(14148)
- 数学(12236)
- 数学方法(12174)
- 财(11883)
- 务(9684)
- 财务(9677)
- 财务管理(9663)
- 企业财务(9365)
- 农(7311)
- 业经(7212)
- 贸(7118)
- 贸易(7115)
- 易(7046)
- 制(6421)
- 中国(6417)
- 体(5543)
- 公司(5410)
- 技术(5145)
- 关系(5050)
- 农业(4942)
- 划(4515)
- 融(4430)
- 金融(4429)
- 体制(4393)
- 机构
- 大学(101168)
- 学院(99014)
- 济(44919)
- 经济(44217)
- 管理(42891)
- 理学(37457)
- 理学院(37113)
- 管理学(36765)
- 管理学院(36562)
- 研究(31466)
- 中国(24110)
- 财(21154)
- 京(20516)
- 财经(17296)
- 科学(16070)
- 经(15894)
- 所(14624)
- 中心(14493)
- 经济学(13640)
- 江(13583)
- 财经大学(13180)
- 研究所(13142)
- 北京(12788)
- 商学(12729)
- 商学院(12644)
- 经济学院(12379)
- 农(12219)
- 范(11961)
- 业大(11945)
- 师范(11883)
- 基金
- 项目(66336)
- 科学(54233)
- 基金(51555)
- 研究(49504)
- 家(45498)
- 国家(44705)
- 科学基金(39227)
- 社会(34252)
- 社会科(32592)
- 社会科学(32585)
- 基金项目(26868)
- 自然(24831)
- 自然科(24334)
- 自然科学(24330)
- 自然科学基金(23966)
- 省(23360)
- 教育(22426)
- 资助(20902)
- 划(20161)
- 编号(19396)
- 成果(15996)
- 部(15897)
- 国家社会(15025)
- 重点(14441)
- 教育部(14419)
- 创(14256)
- 人文(14131)
- 制(13403)
- 创新(13281)
- 发(13259)
共检索到146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立斌
亚洲经济体在20世纪80年代步入全球化进程后开始快速扩张且仍然有着高增长潜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FDI的作用。对于已经成功实现快速工业化,并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东盟,FDI也尤为关键。文章在对东盟国家参与全球生产网络进程及FDI绩效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用1998~2012年东盟六国的面板数据分析东盟国家FDI流量、存量与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实证检验其在参与全球生产网络进程中FDI水平的决定因素,对于提高东盟国家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FDI绩效,改善其分工地位与经济社会效应并不断推进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生产网络 产品内分工 区域一体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熊琦
本文研究表明,东盟已较大程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中,但在全球价值链中仍处于低端环节,主要表现为间接出口品的国内附加值比重不断减少、国外附加值比重不断增加;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所处地位较高,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程度提高,但呈下游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生产网络 东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立斌
跨国公司FDI在全球的生产布局极大地促进了东盟国家产品内分工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东盟国家近年来FDI和中间产品贸易的现状,发现随着世界FDI流动的不断恢复,在产品内分工处于价值链中后端位置的东盟国家,虽然位置没有明显提升,但在引入FDI增加的同时其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却在不断加深;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跨国公司FDI与产品内分工的程度可能存在良性互动关系的假设,并建立数量模型对东盟五国十多年来FDI与中间产品贸易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长期内跨国公司FDI与中间产品贸易即产品内分工之间存在着双重的因果关系,而短期内只有中间产品进出口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FDI与中间产品进出口没有必然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敏 冯兴艳
冷战结束后,亚洲地区发生了巨大的战略和经济变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地区制度或组织。本文从区域生产网络角度出发,通过中间产品贸易指标的测度,对亚太地区贸易格局的深化发展进行研究,重点关注东盟国家在区域生产网络中的地位,据此对东盟国家在亚太区域一体化不同路径的选择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梳理中国参与亚太区域合作和推动中国—东盟合作升级的思路。
关键词:
东盟 亚太区域生产网络 中间产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敏 冯兴艳
冷战结束后,亚洲地区发生了巨大的战略和经济变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地区制度或组织。本文从区域生产网络角度出发,通过中间产品贸易指标的测度,对亚太地区贸易格局的深化发展进行研究,重点关注东盟国家在区域生产网络中的地位,据此对东盟国家在亚太区域一体化不同路径的选择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梳理中国参与亚太区域合作和推动中国—东盟合作升级的思路。
关键词:
东盟 亚太区域生产网络 中间产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黎鹏 杨宏昌 王勇
运用网络分析方法和改进的Mundell-Fleming模型,分析了中国和主要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网络关联关系,并测度了中国与主要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与主要东盟国家经济空间网络存在10对关联关系;各个国家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差别较大,不利于整体网络的稳定;国家间经济增长的交叉溢出效应非常明显,打破了两两国家间的溢出关系;中国与主要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不强,与部分国家甚至存在竞争关系;东盟国家内部也存在增长竞争现象,但是总体上合作大于竞争。
关键词:
跨国溢出 经济增长网络 东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黎鹏 杨宏昌 王勇
运用网络分析方法和改进的Mundell-Fleming模型,分析了中国和主要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网络关联关系,并测度了中国与主要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与主要东盟国家经济空间网络存在10对关联关系;各个国家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差别较大,不利于整体网络的稳定;国家间经济增长的交叉溢出效应非常明显,打破了两两国家间的溢出关系;中国与主要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不强,与部分国家甚至存在竞争关系;东盟国家内部也存在增长竞争现象,但是总体上合作大于竞争。
关键词:
跨国溢出 经济增长网络 东盟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山下彰一 陈江武
日本对东盟的投资始于1950年,至今其投资额已在东盟的外国投资中占据首位。可以说,日资企业在东盟的工业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对日资企业对东盟的生产、经营及技术转移状况进行简要的评价。一、日资企业的生产转移及存在的问题对于采取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的东盟国家来说,无疑期待外资企业通过扩大出口与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晓晨
东盟国家投资环境比较赵晓晨拥有约4亿人口的东盟国家,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过去的20年中,原东盟6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6%。保持这样的发展速度,除由于这些国家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自然优...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许地恒
欧盟已先后裁定卢森堡税务机关与菲亚特,荷兰税务机关与星巴克,以及爱尔兰税务机关与苹果签订的税收决议构成非法国家援助。通过判例和法条,欧盟详细解释了国家援助法在税收措施上的应用。该制度正成为欧盟打击跨国公司避税的有力工具,其在内容和程序设计上对我国有重要启示。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许地恒
欧盟已先后裁定卢森堡税务机关与菲亚特,荷兰税务机关与星巴克,以及爱尔兰税务机关与苹果签订的税收决议构成非法国家援助。通过判例和法条,欧盟详细解释了国家援助法在税收措施上的应用。该制度正成为欧盟打击跨国公司避税的有力工具,其在内容和程序设计上对我国有重要启示。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许地恒
欧盟已先后裁定卢森堡税务机关与菲亚特,荷兰税务机关与星巴克,以及爱尔兰税务机关与苹果签订的税收决议构成非法国家援助。通过判例和法条,欧盟详细解释了国家援助法在税收措施上的应用。该制度正成为欧盟打击跨国公司避税的有力工具,其在内容和程序设计上对我国有重要启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瑞
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形成的实质在于国际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全球市场开放的结合对国际分工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使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日益融合,为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模块化生产方式的产生是推动全球生产网络形成的重要动力;"产品内分工"、"生产服务业"和"网络化组织"则是全球生产网络"三位一体"的表现形式。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必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跨国公司 国际分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芳
全球跨国公司活动80年代以来蓬勃日上,不仅加剧了世界经济生活的国际化趋势,而且影响到全球直接投资及国际贸易格局的重新组合,以往由美国主导的全球直接投资流动正由双向、多极的新格局所取代;传统的体现国与国产品间的进出口贸易概念也已无法反映跨国公司系统内融入了多国资源、技术和劳动力要素的产品在国际间交易的现状。一方面,为了争夺市场,国际间的竟争愈演愈烈;而另一方面,竟争对手为分享彼此的市场,又不断寻求合作的途径。于是,跨国兼并与跨国战略联合较之于创建新的跨国子公司而成为发达国家企业推行全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