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83)
- 2023(5223)
- 2022(4342)
- 2021(4374)
- 2020(3660)
- 2019(8653)
- 2018(8269)
- 2017(16150)
- 2016(8393)
- 2015(9999)
- 2014(9466)
- 2013(9753)
- 2012(8995)
- 2011(8224)
- 2010(8068)
- 2009(7626)
- 2008(7752)
- 2007(6700)
- 2006(6046)
- 2005(5673)
- 学科
- 济(40570)
- 经济(40528)
- 业(30533)
- 管理(28497)
- 企(26876)
- 企业(26876)
- 方法(19886)
- 数学(18260)
- 数学方法(18198)
- 财(15097)
- 中国(13428)
- 贸(11314)
- 贸易(11307)
- 易(11165)
- 制(10981)
- 务(10789)
- 财务(10774)
- 财务管理(10758)
- 企业财务(10421)
- 体(8784)
- 农(8467)
- 体制(7999)
- 业经(7113)
- 银(6475)
- 银行(6475)
- 融(6462)
- 金融(6462)
- 出(6412)
- 行(6258)
- 关系(6070)
- 机构
- 大学(127722)
- 学院(123647)
- 济(64552)
- 经济(63805)
- 管理(49673)
- 研究(44898)
- 理学(42946)
- 理学院(42550)
- 管理学(42268)
- 管理学院(42035)
- 中国(37687)
- 财(30237)
- 京(26878)
- 财经(24488)
- 经(22723)
- 科学(21905)
- 所(21603)
- 经济学(21540)
- 经济学院(19402)
- 中心(19369)
- 研究所(19358)
- 财经大学(18697)
- 北京(17930)
- 院(15783)
- 商学(15473)
- 商学院(15361)
- 江(15109)
- 农(13910)
- 范(13862)
- 师范(13773)
- 基金
- 项目(78092)
- 科学(63604)
- 基金(61973)
- 研究(58036)
- 家(53561)
- 国家(53206)
- 科学基金(46235)
- 社会(41211)
- 社会科(39394)
- 社会科学(39389)
- 基金项目(31772)
- 自然(28217)
- 自然科(27631)
- 自然科学(27625)
- 自然科学基金(27214)
- 资助(26585)
- 教育(26153)
- 省(24568)
- 划(22383)
- 编号(20941)
- 部(20254)
- 中国(19424)
- 国家社会(18818)
- 教育部(18238)
- 成果(17671)
- 重点(17433)
- 人文(17024)
- 创(16045)
- 发(15963)
- 社科(15715)
共检索到188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爱文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国内主要城市利用这一机遇 ,竞相吸引跨国公司全球或地区采购中心入驻 ,希望以此带动城市以及区域的经济发展。由于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应用 ,跨国公司对其采购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跨国采购中心的区位选择上 ,也对入驻城市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本文归纳了跨国采购的四个基本要素 ( 4F) ,即价值流、服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然后主要探讨了满足 4F的各方面条件以及其他辅助条件 ,以期能够为力争成为跨国采购中心的国内主要城市提供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跨国采购中心 供应链管理 区位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云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洁
作为企业核心功能之一,跨国公司的R&D活动过去主要集中在公司总部或者母国所在地区。然而,自2 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产业全球化的迅速推进,一些大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R&D机构从事产品开发、实验和科学研究活动。据调查了解,近几年来,著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各类R&D中心约有4 0 0家,其中规模较大的独立的R&D机构有4 0多家。总结跨国公司在中国的R&D区位分布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其区位决策的因素作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并且从总体上阐述跨国公司在中国R&D对投资区域的影响及其对我国西部如何吸引更多跨国公司R&D投资的启示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研究与开发 区位选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彦刚 贺灿飞 刘作丽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逐渐从单一功能向整条价值链拓展,其不同功能的空间布局与中国的城市等级相对应,影响和改变着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本文分析了在华制造类跨国公司不同功能环节进入中国的渐变过程及其区位分布与中国城市等级体系的对应关系;并以全球五百强企业在华分支机构的数据为基础,采用条件逻辑模型分析了不同功能的区位决定因素,发现在控制城市特性基础上,城市行政级别、距离中心城市远近和城市人口规模共同影响跨国公司功能区位,而且相同功能之间以及研发和生产、生产和物流、销售与生产等不同功能间均存在着共聚现象。此类功能共聚推动着中国城市功能专业化发展和城市区域的产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珮 孙永平
本文以跨国公司区位选择微观理论为基础,利用条件Logit模型,对2007年《财富》世界500强中,1995年到2007年期间,457家美国子公司和537家欧洲子公司在华个体区位选择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集聚效应是样本公司区位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在华投资的欧美制造业公司普遍采用"集聚"这一战略,其子公司大量集聚在东部地区,盲目吸收外资来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并不合适,尤其是中部地区。因此,在文章末,本文对中国政府应该如何减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合理引用外资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唐礼智 戴贵芬
本文选取我国吸引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最多的前10位省份或直辖市的横截面数据,对跨国公司在华研究与开发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做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在华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分布与区域的劳动力成本、通讯设施水平、市场规模、科技实力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重视程度等因素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柳德荣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研发机构发展迅速,其区位选择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往往设立在研发实力较强的地区;与区域总部设立在同一地区;设立在生产厂家集中的地区;设立在产业优势地区;设立在基础设施较好的城市。地区性优惠政策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区位选择也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小军 杨舟
本文运用经济学、博弈论等有关原理,推导出了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的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模型。该模型主要分析了市场容量、东道国税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因素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最后,对我国政府在如何制定政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给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康宁 陈健
不同类型跨国公司或跨国公司价值链内部各增值环节的区位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反映了FDI聚集的一些细致特征。本文以中国样本为检验对象,揭示决定跨国公司价值链区位分布的主要因素。在区位选择上,市场规模、交通便利程度、金融条件等对制造类跨国公司的影响度较大;研发类跨国公司对区域或城市的技术基础或人力资本、通讯能力等较为敏感;营运类跨国公司与地理方位、制度透明性和服务业发达程度关联紧密。研究还表明,高端跨国公司在区位选择上对低成本劳动力这一"重要"因素并不敏感,这一结论和已有的许多研究结果并不相同。
关键词:
跨国公司 价值链 区位选择 决定因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利飞
近年来,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大三角"格局中开始出现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快速增长的海外R&D投资主要流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存在地区不均衡性。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选择受东道国市场规模、R&D人力资源、科技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环境等众多因素影响。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选择是公司投资动机与东道国区位条件进行匹配的过程。
关键词:
海外R&D投资 区位选择 跨国公司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建华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取决于公司战略、运用与保持所有权竞争优势,以及获取和整合R&D资源、提高R&D效益的内在需求。而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区位选择则取决于东道国诸多的投资与市场环境因素、R&D资源及供给环境因素和政策环境因素。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优珍 屠金光
现今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而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沿着价值链从生产和销售阶段上移到研究和开发阶段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在高科技和产业国际化程度高的领域。那么这些跨国巨头海外研发投资的区位选择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哪些诱导因素使得他们进行海外研发的巨大投资?本文正是基于此问题,并且结合上海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理论上的分析。
关键词:
跨国公司 R&D 区位选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阎蓓 宋韬
本文通过对跨国公司全球采购活动规模、特点及动因、要求等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全球采购活动在国际贸易中日益重要的地位。结合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实践,本文提出促进和扩大跨国公司在上海采购的建议,并勾画了上海走向国际贸易中心的必经过程——跨国采购中心应具备的特征,最后,文章提出了上海适应跨国公司全球采购的制度变革和开放"试点"建议,即营造适合跨国公司采购环境的若干政策,采取加快物流体系建设、完善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业及加大贸易推广促进的力度等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