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63)
- 2023(14045)
- 2022(11898)
- 2021(11158)
- 2020(9579)
- 2019(21757)
- 2018(21341)
- 2017(41506)
- 2016(22028)
- 2015(24834)
- 2014(24149)
- 2013(23598)
- 2012(21166)
- 2011(18936)
- 2010(18767)
- 2009(17138)
- 2008(16697)
- 2007(14914)
- 2006(12890)
- 2005(11491)
- 学科
- 济(84309)
- 经济(84184)
- 管理(75573)
- 业(72561)
- 企(64133)
- 企业(64133)
- 方法(39670)
- 数学(34040)
- 数学方法(33572)
- 财(29552)
- 农(22080)
- 制(21593)
- 中国(21523)
- 业经(20531)
- 务(19929)
- 财务(19873)
- 财务管理(19828)
- 企业财务(18954)
- 学(16103)
- 技术(15893)
- 贸(15454)
- 贸易(15445)
- 体(15396)
- 易(15114)
- 农业(14857)
- 地方(14545)
- 理论(14485)
- 划(14139)
- 和(13711)
- 银(13670)
- 机构
- 大学(307797)
- 学院(306213)
- 济(125008)
- 管理(124043)
- 经济(122509)
- 理学(107844)
- 理学院(106750)
- 管理学(104996)
- 管理学院(104412)
- 研究(97433)
- 中国(73954)
- 京(63104)
- 财(61132)
- 科学(57197)
- 财经(48467)
- 所(46867)
- 农(45873)
- 中心(45625)
- 江(45168)
- 经(44159)
- 业大(43338)
- 研究所(42283)
- 北京(38575)
- 经济学(38166)
- 范(37772)
- 师范(37290)
- 财经大学(36395)
- 农业(35918)
- 院(35874)
- 州(35416)
- 基金
- 项目(210759)
- 科学(168725)
- 基金(156457)
- 研究(154234)
- 家(136208)
- 国家(135101)
- 科学基金(118000)
- 社会(99930)
- 社会科(94935)
- 社会科学(94911)
- 基金项目(82664)
- 省(81252)
- 自然(77080)
- 自然科(75405)
- 自然科学(75381)
- 自然科学基金(74072)
- 教育(72386)
- 划(69154)
- 资助(63066)
- 编号(61977)
- 成果(50353)
- 部(47961)
- 重点(47576)
- 创(45514)
- 发(44175)
- 制(43220)
- 创新(42489)
- 教育部(42125)
- 国家社会(41875)
- 课题(41828)
- 期刊
- 济(133728)
- 经济(133728)
- 研究(87303)
- 中国(59540)
- 财(50713)
- 管理(49386)
- 学报(45696)
- 科学(43703)
- 农(41103)
- 大学(36298)
- 学学(34231)
- 教育(32204)
- 农业(27534)
- 融(27390)
- 金融(27390)
- 技术(27244)
- 财经(24613)
- 业经(22046)
- 经济研究(21404)
- 经(21056)
- 问题(17319)
- 业(14674)
- 财会(14455)
- 贸(14424)
- 版(14376)
- 理论(14357)
- 技术经济(14281)
- 科技(14257)
- 现代(13775)
- 图书(13765)
共检索到447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丽虹 吴先明
近年来中国企业知识资源寻求型海外投资日益增加,而实施海外子公司向母公司的逆向知识转移是获取东道国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从母公司视角切入探讨中国企业如何通过逆向知识转移获取海外知识资源,在问卷调研和实证检验后得出结论:母公司国际化战略导向、母子公司控制程度、吸收能力和转移支持制度对逆向知识转移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前两类为战略因素,后两类为能力因素。同时,基于上述两类母公司因素的影响差异,将逆向知识转移影响机制分为四类,即同时关注战略导向和吸收能力的主导型、侧重知识吸收能力和创新的应用型、侧重知识寻求战略导向的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丽虹 吴先明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逐渐关注战略性资源寻求,其中知识寻求日益受到重视,并借由子公司向母公司的逆向知识转移获取东道国先进知识资源,因此探讨逆向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文章从研究该论题的主要文献入手,探讨了母公司战略组织和能力制度两类因素对逆向知识转移的积极调控作用,前者包括国际化战略导向和母子公司控制程度,后者包含吸收能力和转移支持制度,同时在总结现有研究特点基础上还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跨国公司 逆向知识转移 母公司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昌南 曾小龙
多年来,国际学术界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研究的焦点是跨国母公司对子公司以及子公司对东道国企业的技术转移及其溢出效应。然而,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从国际化的视角,利用子公司的逆向知识转移,整合国际资源,增强竞争力。许多西方研究文献表明,跨国公司不仅仅是国际技术转移的输送方,也是东道国或者东道国子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吸收方,即东道国或东道国子公司对跨国公司也存在逆向知识转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关于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研究文献,主要研究点有三个方面,即知识多样性下的知识逆向转移、各种逆向知识转移路径以及逆向知识转移对跨国公司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我国应适度地防止在华子公司向其...
关键词:
跨国公司 逆向知识转移 逆向溢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辉
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知识能够在网络内部进行高效的转移和开发。本文主要在对跨国公司网络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的知识转移机制与模式,并分析了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不同角色。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网络 子公司 知识转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振红 刘昂 周文
逆向知识转移是跨国公司获取海外东道国知识资源、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为了探索逆向知识转移的运行机制和过程规律,针对跨国公司中母子公司之间逆向知识转移的动态过程,构建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动态过程的网络演化博弈模型,并对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博弈策略的信号传递噪音对母子公司博弈策略的采纳和更新均具有重要影响;母子公司单位成本以及子公司努力成本对母子公司积极策略稳态实现速度的影响均具有可分离特征,而母公司努力成本的影响存在最优区间;子公司之间博弈策略的信号传递和策略的模仿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振红 刘昂 周文
逆向知识转移是跨国公司获取海外东道国知识资源、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为了探索逆向知识转移的运行机制和过程规律,针对跨国公司中母子公司之间逆向知识转移的动态过程,构建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动态过程的网络演化博弈模型,并对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博弈策略的信号传递噪音对母子公司博弈策略的采纳和更新均具有重要影响;母子公司单位成本以及子公司努力成本对母子公司积极策略稳态实现速度的影响均具有可分离特征,而母公司努力成本的影响存在最优区间;子公司之间博弈策略的信号传递和策略的模仿强烈依赖于作为载体的网络结构,无标度网络结构更有利于促成积极策略的传递扩散。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怀超 丛贞 张晶
随着地位提升和角色转变,东道国子公司向母公司进行的逆向知识转移得到越来越多学者关注,而现有文献未能从制度落差视角展开分析,也缺乏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的考察。鉴于此,在将制度落差分为制度顺差和制度逆差的基础上,依据合法性和效率两种逻辑,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制度顺差和制度逆差影响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因果关系模型及系统流图。由此,依据方程设计,对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检验,并调整制度顺差和制度逆差数值进行灵敏度检验。结果表明,制度顺差和制度逆差对跨国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影响分别遵循合法性和效率逻辑;制度顺差不利于合法性导向型子公司向母公司进行逆向知识转移;制度逆差有利于效率导向型子公司向母公司进行逆向知识转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京勋 李龙振
母公司知识对跨国公司的海外扩张来说至关重要。基于企业知识观,文章以131家在华韩资企业为对象考察了母公司知识对海外子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母公司知识对海外子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当海外子公司的吸收能力和与母公司之间的相互信任越高时,会进一步增加母公司知识对子公司绩效的影响。这说明,海外子公司的自身学习能力和相互信任,对母公司知识的利用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勤 陈柳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解释近10年跨国公司在中国技术转移战略变化的原因。本文沿着Jian-YeWang和Blomstr觟m(1992)模型的思路,拓展了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厂商之间的技术差距决定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的水平和速度理论分析。结论认为,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程度与跨国公司和东道国厂商之间的技术差距相关,而技术外溢的程度、东道国接受技术转移的能力熏以及运用技术资源的相对成本都会对技术差距形成一定的影响。并用中国的实际案例和有关数据直接或间接验证了这一结论,最后提出相应的产业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差距 技术转移 跨国公司 竞争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易加斌 范莉莉 谢冬梅
基于知识共享的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有效知识转移已成为跨国公司构建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从管理知识转移方(母公司)——转移渠道——管理知识接收方(子公司)的管理知识转移过程视角,在将管理知识界定为"刚性管理知识"与"柔性管理知识"的基础上,对影响母子公司之间管理知识转移的制度距离、文化差异、母公司的转移意愿、转移渠道的丰富性、子公司的吸收能力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管理知识有效转移的对策机制。
关键词:
刚性管理知识 柔性管理知识 管理知识转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晓云 陈怀超
众多学者从知识的特点、企业和国家层面提出了知识跨国界转移的影响因素,而鲜有学者从国家之间制度差异视角就知识跨国界转移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以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制度距离对跨国公司总部和国外分支机构之间双向和单向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度距离越远,跨国公司跨国界转移知识越困难。并且,管制距离下更难于转移明晰性知识,而规范和认知距离下更难于转移默会性知识。此外,本文进一步指出,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国际经验的累积和企业社会资本的构建,减弱制度距离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易加斌
从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知识冲突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机理出发,运用实验研究方法对知识冲突与知识转移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型知识冲突和存量型知识冲突对知识转移的个体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关系型知识冲突对知识转移的个体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具有负向影响作用;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的个体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呈现出层层递进的演进机制。结构型知识冲突和存量型知识冲突属于良性知识冲突,适度的良性冲突对提升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绩效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关系型知识冲突属于恶性知识冲突,对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绩效水平具有消极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跨国公司母子公司 知识冲突 知识转移绩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永贵 王娜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逆向创新对跨国公司全球创新产生了深远影响。现有研究多立足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视角探讨逆向创新所创造的收益,但却未对逆向创新如何影响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当地公民行为、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给予充分关注。本文依据资源依赖理论,探讨了逆向创新对子公司权力产生影响的认同效应和竞争效应,并利用121家大型跨国公司中国子公司的多被访者调研数据(一家公司有多个被访者)检验了逆向创新、子公司权力与跨国公司当地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逆向创新对子公司权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母子公司创新整合正向调节逆向创新与子公司权力之间的关系;子公司权力又进一步对当地公民行为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政治联系在上述二者之间的关系中扮演着正向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逆向创新 子公司权力 当地公民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易加斌
文章从跨国公司母子公司间沟通方式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机理出发,通过实验方法对沟通方式与知识转移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作性沟通对知识转移的个体绩效、团队绩效和组织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竞争性沟通对知识转移的个体绩效、团队绩效和组织绩效具有负向影响作用;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的个体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呈现出层层递进的演进机制。与竞争性沟通方式相比,合作性沟通更能够促使母子公司双方建立共同的沟通目标和坦诚的信息交流机制,从而提升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的知识转移绩效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耘 黄邦发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大批跨国公司涌入中国 ,其往往通过转让定价、资本弱化及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手段转移利润 ,进行反常规的“逆向避税”活动 ,这已严重侵蚀了我国税收收入 ,扰乱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因此 ,应认真分析这一现象内在的、深层次的原因 ,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加以遏制。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在华 逆向避税 应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