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80)
- 2023(19345)
- 2022(16371)
- 2021(15263)
- 2020(12917)
- 2019(29806)
- 2018(29076)
- 2017(56347)
- 2016(30162)
- 2015(33863)
- 2014(33342)
- 2013(33359)
- 2012(30407)
- 2011(27124)
- 2010(26889)
- 2009(25052)
- 2008(24896)
- 2007(21809)
- 2006(19004)
- 2005(17028)
- 学科
- 济(133231)
- 经济(133090)
- 业(110907)
- 管理(101183)
- 企(98934)
- 企业(98934)
- 方法(62621)
- 数学(52196)
- 数学方法(51638)
- 财(41030)
- 农(37019)
- 业经(37009)
- 中国(33812)
- 务(29196)
- 财务(29126)
- 财务管理(29077)
- 企业财务(27589)
- 贸(26393)
- 贸易(26379)
- 易(25714)
- 农业(25683)
- 制(24529)
- 地方(23712)
- 技术(23346)
- 和(21912)
- 学(21827)
- 理论(21591)
- 划(20253)
- 策(19602)
- 体(18579)
- 机构
- 学院(432898)
- 大学(431187)
- 济(185539)
- 经济(182170)
- 管理(178619)
- 理学(154645)
- 理学院(153155)
- 管理学(150887)
- 管理学院(150105)
- 研究(138647)
- 中国(108322)
- 京(91013)
- 财(85374)
- 科学(81350)
- 财经(68957)
- 所(67391)
- 农(65516)
- 经(62972)
- 中心(62894)
- 江(61920)
- 研究所(60940)
- 业大(60762)
- 北京(57410)
- 经济学(56706)
- 范(52063)
- 师范(51617)
- 经济学院(51433)
- 财经大学(51385)
- 农业(51287)
- 院(50497)
- 基金
- 项目(291232)
- 科学(232140)
- 基金(215179)
- 研究(214992)
- 家(185575)
- 国家(184040)
- 科学基金(161026)
- 社会(139409)
- 社会科(132499)
- 社会科学(132469)
- 基金项目(113482)
- 省(111522)
- 自然(103440)
- 自然科(101129)
- 自然科学(101108)
- 自然科学基金(99355)
- 教育(97728)
- 划(93049)
- 资助(89197)
- 编号(86339)
- 成果(68336)
- 部(65337)
- 重点(64156)
- 创(62066)
- 发(61775)
- 国家社会(58388)
- 课题(58131)
- 创新(57432)
- 教育部(56895)
- 人文(56002)
- 期刊
- 济(200168)
- 经济(200168)
- 研究(127157)
- 中国(76806)
- 管理(69476)
- 财(69317)
- 学报(60584)
- 农(59317)
- 科学(59001)
- 大学(47697)
- 学学(45145)
- 农业(41497)
- 教育(39671)
- 技术(39276)
- 融(37155)
- 金融(37155)
- 财经(34357)
- 业经(33507)
- 经济研究(32702)
- 经(29588)
- 问题(26184)
- 业(24412)
- 技术经济(23535)
- 贸(22746)
- 统计(21009)
- 现代(20441)
- 商业(20183)
- 财会(20073)
- 世界(20003)
- 理论(19660)
共检索到632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其淋 许家
跨国公司进入究竟会如何影响本土企业的成本加成定价能力?本文基于水平溢出与产业关联视角,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进行研究发现:(1)跨国公司进入通过水平溢出渠道降低了本土企业成本加成率,而通过垂直溢出(包括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显著提高了本土企业成本加成率,在总体上有益于提升本土企业的成本加成定价能力。(2)来自OECD国家的跨国公司进入显著提高了本土企业成本加成率,而来自港澳台地区的跨国公司进入对本土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正向作用相对较弱;另外,出口导向型跨国公司进入对本土企业成本加成率的促进作用总体上大于市场寻求型跨国公司。(3)在制度越完善的地区,跨国公司进入对本土企业成本加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娜
考虑到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具有滞后性,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跨国公司当期和前1~3期的研发投入、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数和产值对中国企业当期的对应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存在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溢出;不同方面的技术溢出的同期效应不一定大于滞后效应,即跨国公司前2期的研发投入对中国企业当期的研发投入的影响要大于跨国当期的研发投入对后者的影响,跨国公司当期的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对中国企业当期的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的影响最大,跨国公司前2期的产值对中国企业当期产值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溢出效应 实证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金发 张慧
跨国公司(MNC)通过与地方集群的关联和溢出,成为集群企业发展和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讨论了MNC与地方集群企业的几种关联和溢出途径及其发展潜力,并分析了集群企业与MNC成功的关联形成和技术升级的决定因素,最后又提出了发展和升级与MNC有关联的集群企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范飞龙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溢出效应内生化的合技术约束生产函数模型,对跨国公司溢出效应进行检验。来自上海的实证研究表明,在金融市场上,跨国公司投资对上海企业带有一定的“资本挤出效应”;而跨国公司投资对上海经济的技术溢出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作用并不显著;管理溢出效应虽然统计检验显著,但整体效应却非常微弱。
关键词:
跨国公司投资 经济发展 溢出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彭迪云 何文靓
新国际分工背景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已成为知识溢出的有效载体。本文旨在通过引入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来探寻跨国公司知识溢出质量特性作用于本土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微观机理。以苏州地区制造业集群企业为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知识溢出质量特性和本土集群企业吸收能力均对本土集群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吸收能力对跨国公司的知识溢出与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之间则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为此,要调整政府利用外商投资的政策取向,提高集群企业的吸收能力,以增强跨国公司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对本土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连喜
中国已经成为许多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扩张最快并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中国本土企业如何面对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 ,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是中国加入WTO后迫在眉睫的一大战略任务。本文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营销实践的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 ,包括关系本土化、产品本土化、市场本土化、人员本土化以及研究本土化等竞争战略 ,探讨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学习———适应———创新和适应———加盟———融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本土化战略 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学军
前向联系是跨国公司向东道国本土企业发生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通过对珠海外商投资企业基于前向联系的技术溢出状况分析,并阐述其技术溢出的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促进其技术溢出效果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前向联系 技术溢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保国
本文选择了人们关心的10个影响技术溢出的因素,通过实证分析,观察其相关程度。结果表明,有4个因素相关程度较高,6个因素相关程度较低。文章最后还就这个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技术溢出 跨国公司 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樊娜娜
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通过构建外资水平溢出、前向关联溢出和后向关联溢出三类指标,实证检验外资溢出对本土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和贸易持续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资前向关联溢出效应扩大本土企业的出口市场数量,有利于企业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布局,但后向关联溢出效应减少出口市场数量,行业内水平溢出效应的影响则不明显,控制内生性后结果仍稳健;外资三类溢出效应对本土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影响因企业所有制和贸易方式不同而存在差异;使用生存分析法对贸易持续期的检验发现,外资三类溢出效应均降低本土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的风险率,延长企业的出口持续期。
关键词:
外资进入 溢出效应 出口持续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修岩 易博杰 邵军
本文使用2005—2007年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外资企业对中国内资企业的出口溢出效应。考虑到企业出口决策和出口强度是两个相互联系的过程,我们采用Heckman两步选择模型进行估计,从而得到更加可靠的结果。研究发现:行业外资渗透率对同行业内资企业的出口决定和出口强度都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行业外资出口强度对内资企业的出口决定和出口强度的影响却显著为负。这一发现与多数使用发达国家数据的研究结论相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章文光 梁丽红
本文认为,为了实现产业梯度转移和增强核心竞争力,跨国公司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产业关联的契机;如何有效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促进产业关联,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是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针对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产业关联不够紧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项目国产化率普遍较低的现状,中国企业要通过自身技术创新和聚集效应的获取,努力提高与跨国公司的产业关联度。
关键词:
跨国公司 产业关联 技术创新 聚集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祖强 梁俊伟
FDI 技术溢出效应是指,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简称MNCs)在东道国实施FDI 引起当地技术或生产力的进步,而MNCs 无法获取其中的全部收益的一种外部效应。本文从行业角度对1997—2002年连续六年国内十五个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Time Series Data)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明显的行业差异。得出结论:第一,FDI 对于中国行业整体的技术溢出指数为+ 0.0227,即FDI 占行业整体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增加1%,行业整体的增加值就会提高0.0227%。第二,制造业等七个行业的技术溢出指数为正,说明外商投资对于这些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关键词:
FDI 技术溢出效应 跨国公司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建文
跨国公司离岸外包使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本地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这种联系使本地企业在“干中学”、“出口中学”过程中,吸纳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获得能力提升。我国企业要积极承接跨国公司外包业务,通过广泛的组织学习,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溢出 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宏伟 崔新健
2探究跨国公司和中国高校R&D合作中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对于增强R&D合作,促进跨国公司向我国高校的技术溢出以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在现有理论文献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假设,通过问卷统计分析对跨国公司与中国高校R&D合作中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现有沟通交流水平以及合作环境状况对高校科研能力获益,高校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地位差距对高校科研管理获益,以及高校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对高校科研资源获益均产生负面影响,但高校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却对高校教育功能获益产生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跨国公司在华研究与发展(R&D)溢出——基于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
跨国公司“利润溢出效应”的研究——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本土企业获得FDI垂直技术溢出了吗?——基于1999-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东道国多维度技术集聚与跨国公司海外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对OECD国家投资的实证分析
企业绿色管理影响因素——基于在华跨国公司的实证研究
外资进入、产业关联与本土企业单位劳动成本: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
跨国公司技术溢出问题研究
跨国公司在华溢出效应研究:人力资本的视角
溢出效应: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企业的重要作用
跨国公司市场进入战略研究——兼评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