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5)
- 2023(12554)
- 2022(10478)
- 2021(9468)
- 2020(7602)
- 2019(17365)
- 2018(17138)
- 2017(31881)
- 2016(17126)
- 2015(18999)
- 2014(18831)
- 2013(18456)
- 2012(17358)
- 2011(15825)
- 2010(16022)
- 2009(14694)
- 2008(14441)
- 2007(13352)
- 2006(11960)
- 2005(11065)
- 学科
- 济(73142)
- 经济(73057)
- 业(57795)
- 管理(56384)
- 企(49126)
- 企业(49126)
- 方法(24947)
- 中国(24563)
- 财(22951)
- 地方(21247)
- 数学(20899)
- 数学方法(20780)
- 农(20226)
- 技术(19327)
- 业经(18670)
- 贸(18166)
- 贸易(18150)
- 易(17687)
- 制(17382)
- 银(14444)
- 银行(14425)
- 融(14286)
- 金融(14279)
- 务(14235)
- 财务(14202)
- 财务管理(14171)
- 行(14025)
- 农业(13796)
- 企业财务(13632)
- 技术管理(13447)
- 机构
- 学院(241680)
- 大学(238414)
- 济(102776)
- 经济(100642)
- 管理(93098)
- 研究(83779)
- 理学(78949)
- 理学院(78099)
- 管理学(77100)
- 管理学院(76623)
- 中国(66133)
- 京(50858)
- 财(50478)
- 科学(47985)
- 所(41674)
- 江(38848)
- 财经(38665)
- 中心(38653)
- 农(37662)
- 研究所(37102)
- 经(35060)
- 北京(32413)
- 业大(31826)
- 范(31592)
- 经济学(31282)
- 师范(31232)
- 州(31081)
- 院(30751)
- 农业(28968)
- 财经大学(28527)
- 基金
- 项目(155772)
- 科学(124176)
- 研究(118427)
- 基金(111552)
- 家(96234)
- 国家(95362)
- 科学基金(82738)
- 社会(76674)
- 社会科(72901)
- 社会科学(72892)
- 省(63292)
- 基金项目(58798)
- 教育(54297)
- 划(51911)
- 自然(50650)
- 自然科(49575)
- 自然科学(49566)
- 自然科学基金(48712)
- 编号(47486)
- 资助(44200)
- 成果(39070)
- 发(38846)
- 创(38076)
- 重点(35040)
- 创新(34622)
- 课题(34465)
- 部(34307)
- 发展(31879)
- 国家社会(31747)
- 展(31340)
- 期刊
- 济(121960)
- 经济(121960)
- 研究(78059)
- 中国(58377)
- 财(40205)
- 管理(39175)
- 农(35691)
- 学报(33770)
- 科学(32306)
- 教育(32106)
- 融(28096)
- 金融(28096)
- 大学(26472)
- 学学(24668)
- 农业(24293)
- 技术(22416)
- 业经(21717)
- 经济研究(20138)
- 财经(19399)
- 经(16749)
- 问题(15761)
- 贸(14855)
- 业(13528)
- 科技(13334)
- 国际(13139)
- 技术经济(12601)
- 商业(12049)
- 世界(11808)
- 坛(11716)
- 论坛(11716)
共检索到388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凤霞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增加改变了我国技术创新系统要素结构和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竞争状态。通过构建跨国公司参与下的我国技术创新主体竞争关系模型,探究双方对有限科研资源和市场资源的争夺态势及其演变规律和挤出效应大小,认为重新构筑实力型企业发展范式,推动本土企业竞争实力提升是避免或减少跨国公司挤出效应的根本所在,政府制订执行政策与法律法规的能力是引导规范两主体竞争、减小跨国公司挤出效应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
挤出效应 本土技术创新主体 跨国公司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贺映辉
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并进行本地化技术创新已成为在华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一部分。本文从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本地化的动机出发,分析了在华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本地化的主要思路及对我国技术发展的挤出效应,并由此提出了应对之策与建议。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创新 本地化 挤出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楚天骄 杜德斌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是地方创新体系联入跨国公司全球技术网络的关键节点,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资源。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本土互动是双方反复博弈的结果,建立互动关系是一种双赢策略。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本土互动的效果是由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性质、地方创新主体的技术水平及其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之间的技术落差、地方研发人员的素质和丰富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地理接近程度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研发机构 互动 知识流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利娟 彭纪生
随着全球科技一体化趋势的发展,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中心颇具规模,对推动我国科技进步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影响。本文旨在阐明中国要想成为经济大国,首先要成为技术强国,要充分抓住跨国公司对我国R&D投资的契机,增强我国自有技术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才能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R&D 科技 效应分析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毕红毅 刘斌
跨国公司投资对东道国国内投资的影响十分突出,具体表现为对东道国国内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挤入效应或者中性效应。本文通过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初步得出结论,跨国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这些城市的国内投资,对国内企业的投资会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分析了跨国公司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提供了我国企业的一些反挤出对策。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国内企业需要调整自身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跨国公司的竞争。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国内投资 挤出效应 反挤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辉群 白玲
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以东道国为视角,对跨国公司 R&D 投资对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绩效作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跨国公司 R&D 投资对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知识创造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作用并不显著,但它显著地促进了知识流动能力和技术创新环境,并且带动了国内企业的 R&D 投资,从而对国家创新系统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
跨国公司 R&D 国家创新系统 绩效评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梁正 薛澜 朱琴 朱雪祎
本文基于对北京主要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动因进行鉴别,总结归纳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不同战略类型。同时,本文考察研发战略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和中国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中国企业等知识主体的知识交流活动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不同知识交流形式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跨国公司与中国知识主体的知识交流明显受制于其在华研发战略,并与其人员本地化程度、生产营销网络的本地嵌入性,以及在华知识交流渠道的多样性显著相关。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研发机构 研发战略 知识交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隆国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来华外国直接投资正经历着结构快速升级的过程:从早期劳动密集型的简单制造活动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制造活动升级;从单纯的制造活动向服务领域扩展;从制造业转移向研发机构和地区运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律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快速的增长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市场前景的向往和追求以及研发全球化的战略要求使得跨国公司纷纷在华设立研发机构,这样就使得研发的本土化成为了一种趋势。这对中国而言,既带来了技术溢出等好处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涉及的行业可能被垄断等风险,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政府和本地企业进行客观的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趋利避害,以期达到双方的共赢。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研发 本土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建华 武立永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和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使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成为一种趋势。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投资,能够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中国科研创新体制进行面向市场的改革,有利于中国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有利于竞争人才市场的形成;同时又会使国内企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削弱了中国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大批高级人才外流,造成中国技术的逆向扩散,加剧了中国企业技术的依赖性。这将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应采取有效对策,鼓励其发展,促使其积极作用的发挥,要积极加以调控和引导,尽量减少其负面效应。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本土化 影响 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段军山
当今跨国公司控制着90%的国际先进技术,其研发投资活动显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但对东道国技术进步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溢出”和“工资溢出”在我国都有所表现,但发挥作用的条件在变化,所以我国现行的鼓励政策有明显的局限性,应抓住机遇,扬长避短,进行政策性调整,大力引进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充分利用“溢出效应”,防止“挤出效应”,促进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成长,加快我国知识性经济的步伐。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研发国际化 溢出效应 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柳德荣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研发机构发展迅速,其区位选择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往往设立在研发实力较强的地区;与区域总部设立在同一地区;设立在生产厂家集中的地区;设立在产业优势地区;设立在基础设施较好的城市。地区性优惠政策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区位选择也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生辉 崔新健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为了有效地吸引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和引导跨国公司在华研发行为,本文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现状分析为基础,剖析由此可能产生的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研发机构 现状 影响 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艳 王莹
随着跨国公司当地化趋势的显现,研发投资对天津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日益加强。但与一般FDI相比,跨国公司在天津研发投资相对滞后。分析跨国公司在津研发机构的投资影响,我们应通过促进出口贸易、扩大投资、解决就业、提高收入水平、拓宽技术创新等途径加快天津经济增长。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研发机构 投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