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5)
- 2023(15721)
- 2022(13187)
- 2021(12092)
- 2020(10006)
- 2019(22636)
- 2018(22404)
- 2017(42262)
- 2016(22945)
- 2015(25296)
- 2014(25023)
- 2013(24610)
- 2012(23230)
- 2011(20924)
- 2010(21381)
- 2009(19997)
- 2008(19747)
- 2007(18117)
- 2006(16249)
- 2005(14875)
- 学科
- 济(94763)
- 经济(94649)
- 业(73303)
- 管理(71075)
- 企(60089)
- 企业(60089)
- 方法(35265)
- 中国(31407)
- 数学(30361)
- 数学方法(30182)
- 财(28387)
- 农(27610)
- 地方(23266)
- 业经(22661)
- 制(22152)
- 技术(20809)
- 银(18684)
- 银行(18629)
- 农业(18585)
- 贸(18305)
- 贸易(18285)
- 务(18143)
- 财务(18107)
- 财务管理(18070)
- 行(17981)
- 融(17894)
- 金融(17887)
- 学(17749)
- 易(17742)
- 企业财务(17363)
- 机构
- 学院(329081)
- 大学(327818)
- 济(136887)
- 经济(134107)
- 管理(124806)
- 研究(115521)
- 理学(106376)
- 理学院(105176)
- 管理学(103675)
- 管理学院(103051)
- 中国(89171)
- 京(69946)
- 科学(69080)
- 财(67178)
- 所(59310)
- 农(59053)
- 研究所(53282)
- 财经(52132)
- 中心(51945)
- 江(50771)
- 业大(49067)
- 经(47197)
- 农业(46309)
- 北京(44838)
- 范(42196)
- 师范(41639)
- 院(41615)
- 经济学(40952)
- 州(40637)
- 财经大学(38555)
- 基金
- 项目(212269)
- 科学(166669)
- 研究(154790)
- 基金(152294)
- 家(134773)
- 国家(133278)
- 科学基金(112822)
- 社会(99030)
- 社会科(93955)
- 社会科学(93930)
- 省(84766)
- 基金项目(80763)
- 自然(71849)
- 划(71239)
- 教育(70624)
- 自然科(70226)
- 自然科学(70201)
- 自然科学基金(68998)
- 编号(61689)
- 资助(60746)
- 成果(50985)
- 发(50005)
- 创(48905)
- 重点(47926)
- 部(46374)
- 创新(44912)
- 课题(44165)
- 国家社会(40785)
- 科研(40217)
- 业(40014)
- 期刊
- 济(158956)
- 经济(158956)
- 研究(102083)
- 中国(72316)
- 农(54455)
- 学报(53866)
- 财(52243)
- 管理(50137)
- 科学(48596)
- 大学(40522)
- 教育(38433)
- 学学(38267)
- 农业(36680)
- 融(36170)
- 金融(36170)
- 技术(27764)
- 业经(27628)
- 财经(26071)
- 经济研究(25939)
- 经(22400)
- 问题(21203)
- 业(20038)
- 贸(18048)
- 科技(17376)
- 国际(16818)
- 技术经济(16565)
- 商业(16328)
- 版(15525)
- 现代(14749)
- 世界(14669)
共检索到513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辉群 白玲
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以东道国为视角,对跨国公司 R&D 投资对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绩效作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跨国公司 R&D 投资对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知识创造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作用并不显著,但它显著地促进了知识流动能力和技术创新环境,并且带动了国内企业的 R&D 投资,从而对国家创新系统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
跨国公司 R&D 国家创新系统 绩效评价
[期刊] 改革
[作者]
章文光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既是跨国公司母国国家创新体系向海外的延伸,也是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双重性质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对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存在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中国要努力趋利避害,通过改善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环境,改进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增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关联,推进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制度创新,不断完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在华研发 国家创新体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楚天骄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对东道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开放性、演化路径、分异程度及其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显著影响。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发展将加大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和分化,并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和功能。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我国区域创新政策的调整思路。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全球化 跨国公司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蔡悦
吸引、利用外资对我国的研发投资是我国利用跨国公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分析、探讨了跨国公司在我国研发投资的特点,提出在现实条件下如何积极、有效地吸收、利用好跨国公司对我国的研发投资。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国外直接投资 研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新健
本文基于NIS(国家创新体系)分析框架,动态化分析外资研发中心对我国NIS的正效应及其形成机理,重点以NIS要素相互交流和作用中的知识流动为主线,突破对创新体系效率仅从资源配置静态分析视角的局限性。外资研发中心嵌入NIS深层次的内在交流和作用对于NIS的影响是长远的和实质性的。外资研发中心对我国NIS、产业创新体系、地区创新体系和企业创新体系,分别产生开放效应、关联效应、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
关键词:
外资研发中心 国家创新体系 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尚涛 樊增强 冯宗宪
通过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与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的作用机理分析,认为跨国公司R&D机构具有跨国公司母国与东道国国家创新系统组分的双重性质,是连通跨国公司母国与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桥梁和纽带,对中国国家创新系统在补充系统组分,优化系统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知识外溢效应有助于中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管理、制度知识的积累。但是,过分依赖跨国公司在华R&D也会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昊 陈柳
跨国公司进行研发活动是在华跨国公司的一个新动向,同时,党中央在当前这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作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文章分析了在华跨国公司研发对我国自主创新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对如何引导跨国公司行为、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研发 跨国公司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章文光 陈丹 贾妙元
本文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与中国区域知识创新相结合,分析了跨国公司研发投资行为与中国区域知识创新之间的互动发展现状,针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与中国区域知识创新的互动双方需求非对称、互动双方获知不平等等特点,提出了两者互动发展的突破口,从企业、中介组织和政府层面提出促进两者互动发展的措施建议,以提高中国区域知识创新水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柳青 梁巧转 康华
本文采用2005-2016年我国8311家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国家创新体系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股权结构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国家创新体系对滞后一年的上市公司企业R&D投入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企业R&D投入越低;而股权制衡度(第二大与第一大的股东持股之比)越高,则企业R&D投入也越高;更为重要的是,股权集中度会削弱国家创新体系对企业R&D投入的积极影响,而股权制衡度则不会调节上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为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不仅要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还要深入公司股权结构改革以减少"一股独大"的负面影响。为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深化股权改革和改进创新体系均是必要的措施和手段。
关键词:
制度观 国家创新体系 股权结构 研发投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悦
随着中国作为全球重要制造基地地位的逐渐形成和加强,向中国转移研发能力、提升其在中国产业的竞争力,已成为许多跨国公司的共识。文章论述了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在我国的扩张与实施的内涵,指出了跨国公司日益增加在华研发中心和研发机构的重要特征。并且就我国企业如何学习借鉴跨国公司本土化研发投资经验,提升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提出了有益的见解。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研发 投资 企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盛垒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中一些颇具实力的大型跨国公司一改以往将研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康华 扈文秀 吴祖光 赵欣
本文采用2009—2013年113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混合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及其构成要素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OLS模型回归的结果显示:国家创新体系以及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都与滞后一期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但创新环境则并不会显著影响滞后一期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即便采用滞后两期数据,本文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关键词:
制度观 国家创新体系 创业板 研发投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凤霞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增加改变了我国技术创新系统要素结构和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竞争状态。通过构建跨国公司参与下的我国技术创新主体竞争关系模型,探究双方对有限科研资源和市场资源的争夺态势及其演变规律和挤出效应大小,认为重新构筑实力型企业发展范式,推动本土企业竞争实力提升是避免或减少跨国公司挤出效应的根本所在,政府制订执行政策与法律法规的能力是引导规范两主体竞争、减小跨国公司挤出效应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
挤出效应 本土技术创新主体 跨国公司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崔新健 王生辉 柴庆春
外资研发中心NIS研究框架在研究视角和范式以及理念上实现创新,突出外资研发中心从事开放性技术创新活动的本质特征,视其为NIS中的特殊内生变量,突破了囿于“外资与“R&D两条线路分离研究的局限,是一个视角统一、目标明确、同时具有强大张力的动态研究范式。研究框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定位的政策化视角与广适性以及研究视野的全球化等方面均显示出其适用性。
关键词:
R&D全球化 外资研发中心 国家创新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熊广勤 周文锋
现有文献关于汇率与投资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汇率变动对公司一般性投资的影响,而研发投资作为公司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与未来成长力,研究汇率变动对特定研发投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汇率变动对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影响的传导机制框架。研究发现,在一个由垄断的母国市场和古诺双头垄断的东道国市场构成的经济体系下,母国汇率变动会影响跨国公司的留存利润,进而影响公司最优的研发投资水平以及两个市场上的产出与价格水平。特别地,汇率升值会导致跨国公司压缩其在母国和东道国两个市场上的产出水平,带来母国公司生产的边际成本上升,意味着公司进行研发投资的边际收益下降,公司留存利润下降,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