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3)
2023(6579)
2022(5309)
2021(5152)
2020(4250)
2019(9864)
2018(10040)
2017(18560)
2016(9609)
2015(10838)
2014(9956)
2013(9715)
2012(8617)
2011(7727)
2010(7942)
2009(7359)
2008(7488)
2007(6722)
2006(5962)
2005(5192)
作者
(24261)
(20362)
(20166)
(18803)
(13010)
(9543)
(8954)
(7642)
(7485)
(7186)
(6758)
(6718)
(6454)
(6421)
(6145)
(6042)
(6040)
(6017)
(5863)
(5861)
(5014)
(4836)
(4751)
(4677)
(4620)
(4548)
(4455)
(4354)
(3933)
(3880)
学科
(42652)
(41007)
企业(41007)
管理(40630)
(32804)
经济(32766)
技术(16245)
(14265)
方法(13723)
技术管理(12850)
(11593)
财务(11577)
财务管理(11562)
企业财务(11166)
数学(10562)
数学方法(10465)
业经(10124)
中国(9610)
(8972)
理论(8414)
(7357)
(6762)
(6714)
(6562)
(6425)
(6127)
贸易(6118)
(6059)
银行(6053)
(5983)
机构
学院(129838)
大学(129039)
管理(57133)
(51704)
经济(50634)
理学(49198)
理学院(48793)
管理学(48323)
管理学院(48061)
研究(36557)
中国(29173)
(25791)
(25773)
财经(20201)
(19684)
科学(19329)
(18348)
中心(17397)
商学(16772)
商学院(16619)
(16331)
北京(16119)
(15978)
(15714)
师范(15573)
财经大学(15116)
经济学(14638)
研究所(14403)
业大(14109)
技术(13930)
基金
项目(83984)
科学(68218)
研究(66478)
基金(60519)
(51106)
国家(50651)
科学基金(45821)
社会(42503)
社会科(40439)
社会科学(40428)
(34068)
基金项目(32564)
教育(31374)
自然(28345)
编号(27948)
自然科(27828)
自然科学(27823)
(27691)
自然科学基金(27400)
(24781)
成果(23322)
资助(22796)
创新(21930)
项目编号(18792)
课题(18570)
重点(18402)
(18395)
(17537)
国家社会(17410)
(17397)
期刊
(57605)
经济(57605)
研究(38469)
中国(29088)
管理(25650)
(23080)
教育(19619)
科学(14794)
学报(13440)
技术(13249)
(12845)
金融(12845)
大学(11259)
(10559)
财经(10220)
学学(10198)
业经(10033)
经济研究(9510)
(8744)
科技(8725)
图书(8345)
财会(7649)
技术经济(7354)
农业(7145)
会计(7064)
(7037)
论坛(7037)
商业(6581)
问题(6433)
现代(6286)
共检索到196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润兵  李元旭  
本文首先介绍了跨国公司知识来源的分类,接着分析了其演进过程,并介绍了各个具体知识来源的特点;随后本文对开放式创新和传统的封闭式创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公司是否适宜于开放式创新的几个标准;最后,通过对跨国公司知识来源的研究和对开放式创新适用性的分析,本文提出了跨国公司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更适应于开放式创新的若干原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游怡  
本文对跨国公司的突破式创新绩效和渐进式创新绩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实施高全球化-高开放度战略的跨国公司具有最高突破式创新绩效,同时其突破式创新绩效要高于渐进式创新绩效;而实施其他三种战略的企业的渐进式创新绩效比突破式创新绩效更显著。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郑飞虎  曹思未  
有关跨国公司在海外部署研发等高端资源的经典理论认为,在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跨国企业会在东道国部署"低技术价值"研发活动并通过内部控制保护进行"封闭式创新"。本文利用来华跨国公司研发合约交易的数据,基于中国大陆新兴的创新外包活动分析后发现:在2001—2011年间,区别于经典研发资源配置模型,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部署策略从"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转变。本文从理论上对这一转型的成因进行了解释,并以2008年专利法修订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前后对比和双重差分法对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更高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仅提高了跨国公司面向本土市场研发活动的技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也同时促使跨国企业更倾向于依托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而不是内部控制)对研发成果进行保护。更高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带来的知识溢出正外部性对国内企业深入学习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提供了制度创新红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崔执树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本文首先对有关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知识创新模式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全球同步知识创新模式和跨国公司柔性网络组织,并对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章文光  陈丹  贾妙元  
本文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与中国区域知识创新相结合,分析了跨国公司研发投资行为与中国区域知识创新之间的互动发展现状,针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与中国区域知识创新的互动双方需求非对称、互动双方获知不平等等特点,提出了两者互动发展的突破口,从企业、中介组织和政府层面提出促进两者互动发展的措施建议,以提高中国区域知识创新水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珮璘  黄国群  
跨国公司分布式创新是由一家主导性跨国公司发起,选定创新任务,在创新合作伙伴或者内部分支创新机构之间分配创新任务,最后对创新成果进行集成的创新模式。根据集成模式的不同,跨国公司分布式创新可分为模块式分布式创新(并行式)、序列式分布式创新(串行式)以及混合式分布式创新。跨国公司分布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包括两类,一类是驱动因素,另一类是促进因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晓峰  冷莎  
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从传统的母公司中心型的层级组织结构形式转变为全球导向型的网络结构,母子公司都成为网络上的节点。文章指出跨国公司内部网络的知识创新来源于全球创新节点、节点之间的相互合作创新和知识整合节点,并重点分析了上述三种知识创新机理。跨国公司应该充分利用此机理进行知识创新,维持其知识优势和竞争力。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威  
本文基于共生范式分析跨国公司创新网络这一共生体中共生能量的生成、共生界面的选择和共生系统的进化,探讨跨国公司创新网络竞争战略的指导理论和分析技术方法,以及对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礼伟  魏浩  
跨国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分工的重要组织者。跨国公司主导型国际分工正从传统国际分工模式中凸显出来成为新的国际分工模式,并将是今后国际分工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全面了解掌握跨国公司主导型国际分工不仅要对它的含义进行分析,还需要对新分工模式的分工基础、分工格局和分工利益、分工效应以及贸易投资关系进行研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那军  
技术创新要素在国际间的频繁流动,既丰富了国际经济合作的模式,也深化了各国间的国际分工。本文试图对跨国公司技术创新要素及其国际流动特性进行一个探讨,以便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活动的特点。总的来说,跨国公司技术创新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性比较强,在国际流动中呈现出多维复合特性和分散集聚特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匡跃平  罗定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志宏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创新已成为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中外创新环境也发生了新变化。为了保持自己的领先优势,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技术限制与封锁,跨国公司在技术输出、转让、专利、抑制技术外溢等方面实行了一些新战略。中国企业已经深刻认识到:原有的经营模式已难以为继,创新已成为发展瓶颈;用市场和金钱换不回、买不到核心技术;"中国制造"如何向"中国创造"转变?必须加强系统整合,提升产业层级,构建核心竞争力,创建自主品牌,才是唯一出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荣辉   汪宝国  
技术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围绕特定目的而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各种操作技能,及其相应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技术的创新以及由此所诱发的技术水平的进步是企业、部门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源动力。邓小平曾经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西方学者道尔曼((A·Dollman)也认为“建立在现代技术基础上的技术是经济增长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元旭  黄义志  
本文以迅速崛起的新兴市场为研究范围,以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的营销渠道策略的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为研究对象,对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的营销渠道策略的创新进行分析,以丰富营销渠道的理论和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