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7)
2023(10911)
2022(8673)
2021(7955)
2020(6552)
2019(14758)
2018(14691)
2017(30207)
2016(16288)
2015(18453)
2014(18406)
2013(18165)
2012(16712)
2011(15153)
2010(15342)
2009(14432)
2008(14355)
2007(13156)
2006(12135)
2005(11173)
作者
(45218)
(37490)
(37427)
(35885)
(23798)
(17324)
(17083)
(14268)
(14243)
(13549)
(12541)
(12143)
(12020)
(11876)
(11666)
(11501)
(11119)
(10977)
(10914)
(10749)
(9458)
(9157)
(9087)
(8555)
(8487)
(8438)
(8306)
(8187)
(7408)
(7244)
学科
(72659)
经济(72582)
(53354)
管理(52671)
(43229)
企业(43229)
方法(29152)
数学(25761)
数学方法(25554)
中国(23138)
(23054)
(21419)
业经(17867)
(17224)
地方(15119)
(14538)
财务(14511)
财务管理(14480)
(14396)
贸易(14385)
(14064)
农业(14011)
企业财务(13882)
(13351)
银行(13340)
产业(13063)
(12801)
(12684)
(12121)
(11750)
机构
学院(236655)
大学(234567)
(108281)
经济(106248)
管理(93649)
理学(79950)
理学院(79235)
管理学(78255)
管理学院(77805)
研究(77700)
中国(62533)
(54053)
(48621)
财经(41976)
科学(41724)
(38081)
(37751)
(35901)
中心(35495)
经济学(33971)
研究所(33404)
(32020)
财经大学(31093)
北京(31050)
经济学院(30883)
(28797)
业大(28753)
师范(28572)
(28480)
(27975)
基金
项目(146951)
科学(117708)
研究(112923)
基金(108062)
(91491)
国家(90766)
科学基金(79140)
社会(74768)
社会科(71301)
社会科学(71291)
基金项目(56354)
(56241)
教育(51171)
自然(47646)
(46632)
自然科(46540)
自然科学(46529)
编号(46163)
自然科学基金(45745)
资助(44187)
成果(38341)
(34020)
(33229)
重点(32638)
课题(31445)
国家社会(31351)
(30537)
教育部(30003)
人文(29723)
(29279)
期刊
(123037)
经济(123037)
研究(76649)
中国(43918)
(41644)
管理(37220)
(30198)
(28880)
金融(28880)
学报(28173)
科学(28099)
大学(23001)
教育(22561)
学学(21562)
业经(21474)
财经(21413)
经济研究(21078)
农业(20500)
技术(19832)
(18522)
问题(17365)
(15313)
国际(13597)
商业(12488)
技术经济(12142)
现代(11962)
理论(11830)
世界(10994)
经济管理(10755)
经济问题(10602)
共检索到364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文瑛  
产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倍受关注。从我国的引资数量上看,在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增加的同时,跨国公司的股权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更多的跨国公司倾向建立独资公司。独资化有利于实现跨国公司的最大利益,但对我国产业安全将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主要体现在对产业主导权、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市场竞争结构等方面的负面效应,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大勇  
跨国公司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产生了"低端锁定"效应,二是对我国行业控制态势日趋严峻,三是加剧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失衡。文章认为,为更好利用跨国公司投资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下大力推动利用跨国公司投资实现从"量"到"质"的根本转变,努力破除"低端锁定效应";要更加注重产业安全问题,防止跨国公司对我国重点行业和领域形成控制和垄断;要制定完善统一的总体政策规划,积极引导跨国公司投资的产业流向。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越来越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梳理中国境内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产生的动因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前超  
本文(1)从跨国公司并购的动因出发,深入分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跨国并购的新特点;(2)探讨了跨国公司的并购投资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3)从招商引资政策、法律法规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应对跨国公司战略性并购投资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卢新德  
近几年来 ,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实施本土化战略。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对我国产业安全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但是 ,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的真正动机和根本目的是追求垄断地位 ,获取最大限度的超额利润 ,因而必然挤压我国企业 ,抑制或冲击我国产业 ,使我国产业安全面临多方面威胁。我们应该在欢迎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同时 ,强化和完善监管机制 ,规范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 ,维护我国产业安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继华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独资化战略是柄"双刃剑",它既为中国这块投资热土增添了无限商机,同时也使中国企业面对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充分认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影响,这对中国今后的经济成长有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勇  朱彤  
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外商对我国直接投资表现出明显的“独资化”倾向。本文对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和可能对我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利用外资的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陈生   夏洪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华跨国公司进入模式表现出明显的“独资倾向”,这对我国经济有着双重的影响,我国政府和企业应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并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璨  
纵观1986年以来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方式的变动趋势,可以清晰地看出,其独资化倾向日益明显。独资化对技术溢出效应将产生加快对我国技术输出、增加在我国R&D机构的建立与投资、优化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示范和模仿更加显著、加速我国人力资本开发等正面的影响,也将产生直接引进技术减少、引发技术安全与技术依赖、削弱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加剧人才流失等负面的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红旭  
考察20多年来在华跨国公司股权安排的变动趋势,可以清晰地发现,其独资倾向日益明显。且不难预见,今后独资或控股将会成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主导形式。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化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分析揭示出其对我国利用外资乃至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然后,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本芝  赵世伟  
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充分利用外部技术资源。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对我国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作了概述,研究了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途径及技术溢出效应的制约因素,深入分析了跨国公司在我国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的原因,在研究与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俊豪  蒋晓青  
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已在促进城市公用事业效率,增强城市公用产品的供给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在民营化中也出现国有资产流失、价格过快上涨、普遍服务难以保障、政府承诺缺失和政府高价回购等负面效应。针对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减少民营化负面效应的基本对策是,建立与完善有关民营化的法规政策体系、明确城市公用事业的管制机构及其职能和加强对城市公用事业的政府责任来促进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的顺利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祖强  孙军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纷纷投向中国,跨国公司的FDI对我国的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构建了一个能将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包括在内的生产函数来定量分析跨国公司的FDI,可以看到的是,在垂直专业化已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化运作的新趋势下,本土企业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来为跨国公司作产业配套,进行专用性投资,在此过程中形成产业集聚,这将有利于中国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但是,如果各级政府为了吸引外资而限制本土企业或者本土企业仅仅为跨国公司做外围的简单的产业配套,那么对东道国来说,“产业空洞化”绝非危言耸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