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1)
- 2023(10080)
- 2022(9009)
- 2021(8648)
- 2020(7250)
- 2019(16908)
- 2018(16849)
- 2017(33112)
- 2016(17937)
- 2015(20121)
- 2014(19980)
- 2013(19935)
- 2012(18005)
- 2011(16124)
- 2010(15848)
- 2009(14417)
- 2008(14032)
- 2007(12089)
- 2006(10565)
- 2005(9293)
- 学科
- 济(68050)
- 经济(67966)
- 管理(57319)
- 业(57207)
- 企(51138)
- 企业(51138)
- 方法(33873)
- 数学(29017)
- 数学方法(28718)
- 财(23387)
- 务(17867)
- 财务(17808)
- 财务管理(17786)
- 企业财务(17081)
- 中国(16590)
- 农(16181)
- 业经(15377)
- 学(14748)
- 地方(13125)
- 制(12919)
- 理论(12312)
- 贸(12157)
- 贸易(12151)
- 易(11799)
- 和(11708)
- 技术(11306)
- 农业(10943)
- 环境(10213)
- 银(9974)
- 银行(9942)
- 机构
- 大学(249968)
- 学院(246784)
- 管理(104351)
- 济(95524)
- 经济(93386)
- 理学(91204)
- 理学院(90268)
- 管理学(88900)
- 管理学院(88470)
- 研究(77935)
- 中国(58569)
- 京(52955)
- 科学(47949)
- 财(44790)
- 所(38398)
- 财经(36474)
- 业大(35466)
- 中心(35312)
- 研究所(34896)
- 农(34236)
- 北京(33706)
- 江(33582)
- 经(33274)
- 范(31894)
- 师范(31641)
- 院(28459)
- 州(28075)
- 商学(27802)
- 商学院(27514)
- 财经大学(27500)
- 基金
- 项目(170730)
- 科学(134258)
- 研究(126132)
- 基金(124478)
- 家(107083)
- 国家(106188)
- 科学基金(92423)
- 社会(77856)
- 社会科(73780)
- 社会科学(73760)
- 基金项目(67491)
- 省(65738)
- 自然(61499)
- 自然科(60055)
- 自然科学(60044)
- 自然科学基金(58961)
- 教育(57554)
- 划(55381)
- 编号(52430)
- 资助(51350)
- 成果(42195)
- 部(37915)
- 重点(37231)
- 创(35655)
- 发(34997)
- 课题(34507)
- 项目编号(33412)
- 创新(33081)
- 教育部(32897)
- 科研(32846)
- 期刊
- 济(101900)
- 经济(101900)
- 研究(73547)
- 中国(41567)
- 管理(38377)
- 学报(37119)
- 财(35291)
- 科学(34219)
- 农(30162)
- 大学(28305)
- 教育(26944)
- 学学(26375)
- 农业(21485)
- 融(21079)
- 金融(21079)
- 技术(20205)
- 财经(17281)
- 业经(16417)
- 经济研究(16112)
- 图书(14797)
- 经(14490)
- 理论(13456)
- 问题(12678)
- 实践(12385)
- 践(12385)
- 科技(12213)
- 技术经济(11558)
- 现代(11456)
- 财会(11428)
- 业(10986)
共检索到350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平 王玉华
随着跨国公司不断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直接投资和调整布局,由此引发的撤资行为逐渐受到一定的关注。尽管现有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作为国际商务活动的跨国公司撤资行为仍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和充分解释。本文从跨国公司撤资的含义与类型、动机与原因、影响与对策等方面对国内外现有研究进行梳理,评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与不足,并提出未来应该从微观层面对撤资行为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构建完整的跨国公司撤资理论体系。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撤资行为 文献述评 研究展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平 王玉华
随着跨国公司不断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直接投资和调整布局,由此引发的撤资行为逐渐受到一定的关注。尽管现有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作为国际商务活动的跨国公司撤资行为仍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和充分解释。本文从跨国公司撤资的含义与类型、动机与原因、影响与对策等方面对国内外现有研究进行梳理,评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与不足,并提出未来应该从微观层面对撤资行为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构建完整的跨国公司撤资理论体系。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撤资行为 文献述评 研究展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扬 杨忠 张雪冰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撤资行为呈现增长的趋势,对这一现象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近年来在华跨国公司撤资行为日渐增多,而国内对跨国公司退出问题的研究却并不多见。文章不仅回顾了国外学者的跨国公司撤资理论,同时也介绍了针对在华跨国公司撤资问题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立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国际间资本要素的移动更加频繁,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的作用与影响日益突出。与国际在华直接投资活动相伴的是外商减资撤资现象的不断发生。已有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撤资的目的在于通过撤出不再具有明显优势的单位,集中资源,提高整体绩效,维持和增强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服务于母公司的全球竞争战略。撤资将给我国带来一系列影响。我们要在认真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撤资 动因 影响 对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自东放 徐艳梅
文章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减撤对东道国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就业,国际金融等方面造成的严重影响出发,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撤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对外直接投资 撤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纪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和世界资本自由流动性的加强,国外资本大量进入中国寻求机会,中国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来吸引投资。外商投资给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相应的国际撤资行为也逐年增加。撤资动因由企业内部因素和中国经济环境因素组成。企业内部撤资动因主要表现为在华子公司销售收入下降、子公司利润率下降、母公司全球战略调整、集中经营核心业务能力和母公司全球利润率下降等。中国经济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国家政策的连贯性、优惠税收减少、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和金融服务设施。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撤资 实证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兴球
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吸引外资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撤资事件进行了研究,对其撤资的主要原因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个层面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撤资 动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龙 吴光芸
伴随着国际在华直接投资活动的扩大,也出现了外商减资撤资的现象,这将对我国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为防止更多的在华跨国公司的自愿性撤资行为,我国政府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加强制度供给,优化外资投资环境;保证政策的透明性、连续性与稳定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集群,提高跨国公司撤资障碍与机会成本;减少跨国公司投资经营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引导撤资跨国公司再投资。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撤资 动因 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兴球
尽管我国已经成为FDI的重要引进国,但是跨国公司在华撤资事件日益增多,对我国的经济、政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吸引外资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撤资事件进行了研究,对其撤资的主要原因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个层面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撤资 动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怀峰
跨国公司撤资分为自愿撤资和非自愿撤资,本文研究的是自愿撤资。自愿撤资又分为防御型的自愿撤资和进攻型的自愿撤资。防御型的自愿撤资是由跨国公司投资经营最终失败引起的,进攻型的自愿撤资则是跨国公司公司重构战略的一部分。无论何种形态的自愿撤资都是资本逐利的表现,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关键词:
跨国公司撤资 自愿撤资 非自愿撤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曹晓蕾
本文以在华韩资企业为例对跨国公司的撤资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对撤资理论和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然后,对韩国在中国投资和撤资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从全球背景下的一般影响因素、韩中两国因素和在华韩资企业的具体原因等层面归纳了韩国企业从中国撤资的原因。最后,探讨了中国防范外商撤资的对策。
关键词:
撤资 韩资企业 对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磊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从金融领域逐渐扩散到实体经济,跨国公司在华FDI已经受到明显影响。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跨国公司资金链紧张,削弱了其投资能力;另一方面,各国提出的具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金融危机的应对政策也限制了FDI的流动。加之我国外资政策环境的转变以及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也削弱了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意愿。为了实施其归核化战略,规避较大的无形风险,一些跨国公司开始在华撤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非正常撤资的现象,给我国带来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各级政府和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外资的市场进入与退出机制,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改善外资区域布局,建立撤资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对外资企业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严格防范外资非法...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跨国公司 撤资 非正常撤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建康
随着我国引资规模的增长,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现象也逐渐显现。然而,跨国公司从东道国市场的撤资也会遇到许多壁垒,撤资的实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并存在一个时滞过程。本文运用波特的企业退出壁垒理论对跨国公司撤资的壁垒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在华跨国公司撤资壁垒的存在给我国外资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吕波 王水娟
东道国优惠政策的变化对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东道国以外国家的竞争性FD I政策也会对跨国公司的行为产生影响,同时投资环境变化对跨国公司的撤资决定产生影响。所以,改善投资政策环境,并对投资政策环境进行评估,建立跨国公司撤资的预警和防范机制,充分发挥其撤资监控功能,对于防范和干预撤资,减少撤资对东道国经济、社会的消极影响,促使东道国更有效地利用外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撤资 投资政策 跨国公司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宋敏 丁浩
文章构建了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关于撤资问题的动态博弈模型,选取影响双方得益的主要因素以确定双方的支付函数,通过对跨国公司的撤资威胁进行识别,讨论了不同情况下双方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最后,侧重于东道国视角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
撤资 动态博弈 撤资威胁 FD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