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52)
- 2023(14352)
- 2022(12596)
- 2021(11985)
- 2020(10053)
- 2019(23181)
- 2018(23288)
- 2017(45910)
- 2016(24980)
- 2015(27973)
- 2014(28203)
- 2013(27940)
- 2012(25787)
- 2011(23315)
- 2010(23458)
- 2009(21596)
- 2008(21390)
- 2007(19017)
- 2006(16985)
- 2005(15234)
- 学科
- 济(96712)
- 经济(96597)
- 业(78031)
- 管理(77980)
- 企(64927)
- 企业(64927)
- 方法(45494)
- 数学(39534)
- 数学方法(39069)
- 财(29803)
- 农(27370)
- 中国(27051)
- 业经(21344)
- 制(21182)
- 学(20538)
- 技术(19980)
- 务(19552)
- 财务(19478)
- 财务管理(19445)
- 贸(19290)
- 贸易(19281)
- 易(18828)
- 企业财务(18567)
- 农业(18336)
- 地方(17988)
- 银(16811)
- 银行(16766)
- 理论(16144)
- 行(15974)
- 策(15580)
- 机构
- 大学(359970)
- 学院(358969)
- 济(144224)
- 管理(144197)
- 经济(140985)
- 理学(124562)
- 理学院(123236)
- 管理学(121313)
- 管理学院(120644)
- 研究(118528)
- 中国(89123)
- 京(76516)
- 科学(71986)
- 财(69830)
- 所(59759)
- 财经(55468)
- 农(55312)
- 研究所(53997)
- 中心(53247)
- 江(52127)
- 业大(51900)
- 经(50434)
- 北京(48840)
- 范(46441)
- 师范(46036)
- 农业(43375)
- 院(42931)
- 州(42685)
- 经济学(42515)
- 财经大学(41302)
- 基金
- 项目(238364)
- 科学(187331)
- 研究(175960)
- 基金(172866)
- 家(149797)
- 国家(148551)
- 科学基金(127593)
- 社会(109550)
- 社会科(103874)
- 社会科学(103848)
- 省(92217)
- 基金项目(91792)
- 自然(83436)
- 自然科(81437)
- 自然科学(81417)
- 教育(81220)
- 自然科学基金(79967)
- 划(77842)
- 编号(72548)
- 资助(71942)
- 成果(59799)
- 部(53574)
- 重点(52811)
- 发(50249)
- 创(49635)
- 课题(49462)
- 创新(46271)
- 教育部(45999)
- 科研(45492)
- 项目编号(45252)
- 期刊
- 济(158463)
- 经济(158463)
- 研究(108882)
- 中国(65150)
- 学报(54304)
- 管理(53761)
- 财(52893)
- 科学(50511)
- 农(49863)
- 大学(41277)
- 教育(40092)
- 学学(38839)
- 农业(34807)
- 融(34307)
- 金融(34307)
- 技术(32170)
- 财经(27020)
- 业经(26256)
- 经济研究(25581)
- 经(22938)
- 问题(20736)
- 技术经济(18535)
- 理论(18330)
- 图书(18215)
- 业(17576)
- 科技(17522)
- 贸(17249)
- 实践(16742)
- 践(16742)
- 现代(16627)
共检索到527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岩岩 蔺楠 赵筱媛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并未引起我国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跨国公司的内部化转移具有封闭性,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并没有产生直接、稳定的作用。本文认为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控制的加强,使得跨国公司带来的核心和关键技术根本没有转移到中国企业的途径和渠道。影响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我国消化吸收技术的能力和知识产权的归属。本文认为在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过程中,推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吸引跨国公司的行业发展战略需要明确,我国发展自主创新的关键领域需要明确,并且我国扶植关键领域发展的力度应该加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向先 冯畅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环境和影响因素发生重大变化。这势必影响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方式。本文在分析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方式的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入世后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方式的变化趋势,并针对这一变化趋势提出了我国技术引进工作中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WTO 跨国公司 技术转移 技术引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胥亚玲 余燕春
本文在重新界定的技术转移的概念之上,剖析了最近几年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出现的一些新情况:转移的技术本身的层次提升了;跨国公司调整了其对华投入技术的目的和战略;中国政府也在WTO的框架下改变了以往技术引进的政策,并获得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
技术转移 溢出效应 寡占反应 研发中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洪潮 张培智
文章认为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及其溢出效应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了新的明显转变;加入WTO后,在华跨国公司的投资水平虽具有明显提高,但存在外资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的典型特征,并认为跨国公司倾向于只向子公司转让技术,本地企业过度依赖与消化吸收投入严重不足,外资企业与国内经济的联系不够紧密,FDI的人力资本流动效应不明显,外资企业形成的垄断抑制了本地企业的创新活动是形成此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我国引资政策和方向,提高本土企业技术吸纳能力,构建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重视跨国公司人才和重视建立共同研发中心等五项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胡剑波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国际间技术转移主体的跨国公司无疑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并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一方面,跨国公司利用其市场、技术优势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希望通过吸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推动本国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开放的逐步深化,跨国公司与中国的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也更加密切,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迈入全球化的进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黎明 杨淑君
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在我国“逆向”转移定价的特点和操作手段,指出了我国应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薄弱环节,提出了防范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建新 胡军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及我们的对策天津财经学院经济所胡建新,胡军一90年代初,全世界已有跨国公司3.75万家。在跨国公司的世界里,已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多层次的网络体系,它包括母公司、国外子公司,有以分包、技术授权、类似契约性安排等方式联系的公司,以及以国际...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阎志军,尤宏兵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中品牌策略的运用不仅有助于其打开中国市场,而且也对中国名牌的发展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过程中品牌策略运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华实施品牌策略的相关背景支撑条件,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为实现中国名牌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及名牌企业应该采取的对策建议。关键词:跨国公司;品牌策略;对策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品牌策略 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姜妍 董微微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跨国企业集团应运而生,集团内部交易的转移定价问题突显。本文从现阶段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入手,建立了实现利润最大化集团目标的转移定价指标模型。并针对我国跨国企业集团现状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建清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投资目标正在发生变化 ,相应地 ,其对华投资战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文章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新趋势 ,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投资 趋势 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杰军
美国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张杰军近年来,美商对华直接投资方兴未艾。更多的美跨国公司开始瞄准中国市场,一些大公司不断追加对华直接投资。1994年美国四大联合企业——通用电器公司、电报电话公司、IBM公司和杜邦公司向中国增加投资8.4亿美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董宁 郑玉坤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岩玉 朱振
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在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对我国国家利益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实质性损害。本文着眼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行为,基于对转移定价内涵及动机的分析,探讨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领域、手段及其对我国经济的主要影响,进而提出应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
跨国公司 转移定价 经济影响 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建飞 刘思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跨国公司的触角伸向全球市场的各个角落,跨国公司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资本本身是逐利的,跨国公司也不例外,它们进入市场的目的都是获取利润,而内部转移价格正是跨国公司实现其目的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对跨国公司的内部价格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就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的确定方式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作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其加强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跨国公司 转移价格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