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2)
2023(9876)
2022(8550)
2021(7789)
2020(6868)
2019(15864)
2018(15719)
2017(31363)
2016(17099)
2015(19601)
2014(19766)
2013(19874)
2012(18561)
2011(16854)
2010(17022)
2009(16037)
2008(16462)
2007(15211)
2006(13166)
2005(12130)
作者
(50004)
(42117)
(42064)
(40135)
(26600)
(20000)
(19332)
(16271)
(15717)
(15032)
(14153)
(13995)
(13376)
(13276)
(13273)
(13037)
(12925)
(12421)
(12281)
(12047)
(10447)
(10383)
(10250)
(9477)
(9431)
(9416)
(9400)
(9391)
(8410)
(8253)
学科
(76039)
经济(75929)
管理(58612)
(57276)
(49714)
企业(49714)
方法(34269)
数学(29919)
数学方法(29707)
(26305)
(20449)
(19480)
(17911)
财务(17881)
财务管理(17841)
业经(17592)
中国(17173)
企业财务(17070)
地方(14458)
(14410)
(13424)
贸易(13419)
(13046)
(12953)
农业(12417)
体制(12225)
(12134)
银行(12109)
技术(11838)
产业(11621)
机构
大学(254294)
学院(254046)
(109912)
经济(107693)
管理(99356)
理学(85256)
理学院(84384)
管理学(83233)
研究(82836)
管理学院(82744)
中国(64238)
(54668)
(52670)
科学(48089)
财经(42490)
(42069)
(40894)
(39203)
中心(38608)
(38332)
研究所(37564)
业大(35919)
经济学(34185)
北京(33158)
农业(32121)
财经大学(31428)
经济学院(31047)
(30531)
(30169)
师范(29864)
基金
项目(162511)
科学(128174)
研究(119912)
基金(118400)
(101791)
国家(100971)
科学基金(86944)
社会(77156)
社会科(73326)
社会科学(73305)
(63798)
基金项目(63162)
自然(55119)
教育(54814)
自然科(53767)
自然科学(53752)
(53102)
自然科学基金(52852)
编号(48536)
资助(48327)
成果(40090)
(37223)
重点(36624)
(35164)
(34667)
(34272)
课题(33187)
教育部(32234)
创新(32095)
国家社会(31738)
期刊
(123462)
经济(123462)
研究(75021)
中国(49072)
(46773)
(37284)
管理(37265)
学报(36935)
科学(34275)
大学(28340)
学学(26908)
(25021)
金融(25021)
农业(24457)
财经(22207)
教育(21617)
技术(21473)
业经(20094)
经济研究(19494)
(19038)
问题(16817)
(13664)
(13475)
技术经济(13324)
财会(13064)
理论(12508)
商业(12029)
(11927)
会计(11750)
现代(11438)
共检索到380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孝文  
在国际竞争中谁能控制产业归根到底是中外双方竞争博弈的结果,是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因看,是由跨国公司垄断市场的天性和追求利润长期化的最终目标决定的,它实际上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一般而言,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本。本文认为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滞后、合资谈判主体错位、市场结构无序、国有企业竞争策略滞后及学习能力低下是造成我国大量市场被跨国公司所占领的内在原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薛求知  罗来军  
本文通过系统性思维,构建出跨国公司(MNC)母公司对合资子公司(JV)的控制机制框架;根据现有文献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对股权控制和非股权控制做了补充;为了进行更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尝试提出股权控制和非股权控制之间的互动关系、内部控制、外部控制等问题,并进行一些基本的探讨,为MNC母公司对JV的控制机制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视角。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平  
跨国公司产业控制的理论源于海默(S·Hymer)有关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理论,他认为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不同,证券投资只涉及到资金的转移,而直接投资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等一揽子资源的转移,它涉及到这些相关资源的控制。该理论提出企业走向国际化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充分利用“独占性的生产要素”优势,控制国外经营,籍以控制东道国的市场。可以说跨国公司从事的直接投资其突出特征是产业控制,通过技术、管理等产业链条将国外投资的公司牢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治平  钟华  李金林  
跨国汽车公司以国际直接投资(FDI)方式建立合资企业是我国汽车产业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在实际运行中,股权比例的安排并不等于实际控制权的分配,合资企业对合资双方相关资源依赖性的强弱决定了合资双方的实际控制权。跨国汽车公司借助技术垄断优势,通过双方合资时的约定或日后实际运作中的设计安排,以非股权约束的方式来实现对合资企业的实际控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建清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投资目标正在发生变化 ,相应地 ,其对华投资战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文章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新趋势 ,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杰军  
美国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张杰军近年来,美商对华直接投资方兴未艾。更多的美跨国公司开始瞄准中国市场,一些大公司不断追加对华直接投资。1994年美国四大联合企业——通用电器公司、电报电话公司、IBM公司和杜邦公司向中国增加投资8.4亿美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秦晓钟  
进入90年代后,作为一流的工业化国家和世界贸易三大强国之一的德国,加大了对华直接投资的力度,且以大型跨国公司为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本文从德国跨国公司扩大对华直接投资规模的原因、投资特点以及现阶段潜在的主要问题三个方面,分析德国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现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光胜  
大型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分析余光胜一、大型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现状近年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截至1993年,全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74056个,实际投入外资金额600.42亿美元。1993年一年的外商协议投资额为11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毛蕴诗  汪建成  
基于一项对230家日本在华投资母公司的问卷调查,本文对日本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区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因子分析,日本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可以归纳为市场寻求动机、资源转移动机和竞争压力动机;影响日本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可以归纳为宏观环境因素、政府效率因素、法律法规因素、激励因素、服务因素和投入成本因素。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秦晓钟  
德国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现状分析秦晓钟90年代德国跨国公司扩大对华投资规模的原因1德国国内经济环境与国际竞争迫使德国跨国公司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德国经济在二战以后迅速恢复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在造船、汽车制造、电子、冶金、化工、核能利用和航空航天领域具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叶扬  殷彪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建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