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31)
2023(2860)
2022(2278)
2021(2192)
2020(1873)
2019(4246)
2018(4030)
2017(8003)
2016(4224)
2015(4941)
2014(4860)
2013(4889)
2012(4410)
2011(3840)
2010(3918)
2009(3585)
2008(3697)
2007(3476)
2006(3100)
2005(2911)
作者
(12016)
(10209)
(10039)
(9462)
(6538)
(4714)
(4623)
(3897)
(3703)
(3620)
(3384)
(3345)
(3262)
(3180)
(3122)
(3095)
(3052)
(3011)
(2993)
(2973)
(2565)
(2507)
(2443)
(2295)
(2245)
(2238)
(2192)
(2083)
(1993)
(1973)
学科
(26262)
(24993)
企业(24993)
管理(22454)
(18542)
经济(18522)
技术(11276)
(10414)
方法(10145)
(9330)
财务(9322)
财务管理(9312)
企业财务(9086)
数学(8835)
数学方法(8808)
技术管理(6565)
公司(5350)
(4601)
业经(4065)
(3942)
(3852)
贸易(3849)
(3824)
体制(3675)
中国(3352)
(3330)
(2924)
理论(2781)
农业(2647)
新技术(2632)
机构
大学(64509)
学院(64103)
管理(28051)
(27879)
经济(27414)
理学(24380)
理学院(24212)
管理学(24021)
管理学院(23894)
研究(18820)
中国(14887)
(13628)
(13086)
财经(10945)
(10083)
科学(9802)
(9289)
(9166)
商学(8894)
商学院(8848)
中心(8718)
北京(8355)
财经大学(8333)
研究所(8139)
经济学(7974)
业大(7726)
技术(7362)
经济学院(7289)
(7244)
经济管理(7199)
基金
项目(40490)
科学(32648)
基金(30298)
研究(30288)
(25961)
国家(25784)
科学基金(22901)
社会(19860)
社会科(19047)
社会科学(19043)
基金项目(16268)
(15112)
自然(14815)
自然科(14512)
自然科学(14511)
教育(14319)
自然科学基金(14275)
(12744)
资助(12341)
编号(11861)
(9970)
(9645)
成果(9300)
创新(9056)
重点(8989)
教育部(8922)
人文(8677)
国家社会(8369)
(8272)
项目编号(8084)
期刊
(29143)
经济(29143)
研究(18758)
(13506)
中国(12416)
管理(12046)
技术(8431)
科学(8185)
学报(7827)
大学(6371)
学学(6060)
教育(6036)
财经(5938)
(5790)
(5535)
金融(5535)
技术经济(5370)
财会(5153)
(5018)
经济研究(4902)
会计(4634)
农业(4354)
科技(4337)
国际(4121)
(4101)
业经(3885)
(3799)
论坛(3799)
世界(3527)
通讯(3521)
共检索到96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敏敏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技术进步进行多方面的限制,包括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战略的限制,母国政府保护主义的限制,技术引进方式的限制,技术适用性的限制,消化吸收不足的限制,等等。针对这些限制,我国现阶段科技发展应实施“复合型战略”,以早日实现技术赶超目标。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卜伟  
1996年,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创3500亿美元的新记录。在现在的对外直接投资高峰中,跨国公司的重要作用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入份额为34%。发展中国家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首要目的是获取技术,而跨国公司不仅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载体,更是技术的主要载体。因此,分析跨国公司在发展中东道国技术转让的有关问题就十分必要。一、跨国公司技术转让模式与转让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建国  
在一个两阶段古诺竞争模型基础上,本文研究了东道国引资政策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影响,结果显示,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技术转移取决于东道国市场竞争程度、本地企业的模仿能力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成本。在东道国企业模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低技术的直接投资将损害东道国企业,从而降低东道国的国民福利水平;文章同时研究了市场竞争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东道国来说,维持一个适度有序竞争的国内市场,同时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进行有选择地甄别与吸收,比单纯的竞争战略更有利于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兰英  周静  
技术进步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发展中国家因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限制,需要重视利用技术扩散来促进本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国公司在发展中东道国的技术溢出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从溢出途径、效果和制约因素方面研究跨国公司在发展中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效应,能够提出发展中国家促进并有效利用技术溢出效应的相应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荣辉  
现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是在二战以后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而蓬勃兴起的。进入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对外扩张战略及生产组织经营的内部机制上不断有新的调整和变换。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公司东道国,美国前驻欧洲共同体的大使丁·威廉·米丹多夫于1986年所讲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储祥银  
跨国公司在实现自己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客观上也为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带来了积极影响;与此同时,跨国公司的投资势必会在某些行业造成垄断,挤占东道国市场,对东道国当地企业的发展不利。因此,利弊权衡是决策者在与跨国公司合作与竞争中必须认真加以考虑的问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勋  杨全发  
跨国公司选定一个投资目标国后,有若干个可供选择的进入策略。本文概括分析了三种进入策略:直接投资,合资和排他性许可,以及这些方式给跨国公司带来的投资利润和对东道国福利的影响。我们的分析表明,在东道国政府不加限制的情况下,较低的进入成本,跨国公司较大的成本优势,东道国较大的市场容量以及较高的贴现率水平都会促使跨国公司选择FDI作为其最优的进入策略。反之,许可方式会给跨国公司带来最大的投资利润。然而,在适当的所有权安排下,合资方式会给东道国带来最大的社会福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燕燕  
研究跨国公司通常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及产业升级这些宏观层面联系在一起,而对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市场的微观运作情况的研究往往就有所欠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为东道国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运作却与东道国市场处于分割状态:外资企业的出口定价能力依存于跨国公司母国的物价环境;内地销售价格通过产业传导出现的市场集中,包括寡占竞争的价格下降,仍然是由跨国公司所主导,并不完全由东道国市场供需所决定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唐海燕  程新章  
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实行知识产权保护的空间延伸是非零和博弈过程。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直接关系到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选择,但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产业部门的不同而存在显著的差异。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质量和效益。只有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新的成效,才能进一步有效开拓我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新局面。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戴黎燕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后向关联对跨国公司和国内的关联企业都非常重要。本文首先对跨国公司后向关联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回顾了后向关联的理论研究与分析模型,探索了有关跨国公司后向关联的实证研究,最后研究总结了决定跨国公司后向关联的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钟立国  
跨国公司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众所周知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特别是巨型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活动,也越来越巨烈,因而制定适当的政策,引导跨国公司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将是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燕  
随着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跨国公司子公司已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网络内外知识转移的主要角色,子公司所在东道国当地知识也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网络的重要知识来源。本文就东道国当地知识强度对子公司获取当地知识、利用母公司知识和向跨国公司内部网络贡献知识的影响几个角度分别进行论述与总结。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博琼  陈建国  
跨国公司投资对我国的环境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在分析全球化的发展对东道国的环境影响时,要综合考虑跨国公司所带来的规模,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三种因素,在政策考虑上促使跨国公司发挥对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董有德  
一、引 言 内生增长理论,又称“新增长理论”(Arrow,1962;Romer,1986;Lucas,1988;Grossman andHelpman,1991)使经济发展理论重新焕发生机。这种新理论将一些诱导增长因素,例如干中学、通过教育和培训培养人力资本、R&D、公共物品和基础设施、知识溢出等视为内生变量。所有这些因素都与知识的产生和流动有关。知识可以自我增长并且它是收益递增的,就像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