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5)
- 2023(9956)
- 2022(8503)
- 2021(8175)
- 2020(7179)
- 2019(17266)
- 2018(17366)
- 2017(33991)
- 2016(18952)
- 2015(22040)
- 2014(22067)
- 2013(22109)
- 2012(20076)
- 2011(18006)
- 2010(18659)
- 2009(17441)
- 2008(17929)
- 2007(16718)
- 2006(14585)
- 2005(13241)
- 学科
- 济(78275)
- 经济(78202)
- 管理(67505)
- 业(65247)
- 企(58662)
- 企业(58662)
- 方法(41306)
- 数学(36005)
- 数学方法(35387)
- 财(26315)
- 农(19647)
- 务(19409)
- 财务(19345)
- 财务管理(19300)
- 企业财务(18349)
- 制(17777)
- 中国(17754)
- 业经(16900)
- 理论(14309)
- 贸(14252)
- 贸易(14244)
- 学(14071)
- 易(13852)
- 地方(13576)
- 和(13083)
- 策(12782)
- 划(12767)
- 农业(12650)
- 银(12589)
- 银行(12568)
- 机构
- 学院(272583)
- 大学(271734)
- 管理(112133)
- 济(108154)
- 经济(105551)
- 理学(94933)
- 理学院(93936)
- 管理学(92274)
- 管理学院(91724)
- 研究(83679)
- 中国(67780)
- 京(57603)
- 财(53384)
- 科学(50791)
- 江(42785)
- 所(42694)
- 农(42293)
- 财经(41356)
- 中心(40088)
- 业大(38506)
- 研究所(38322)
- 经(37300)
- 北京(36519)
- 州(34231)
- 范(33508)
- 师范(33189)
- 农业(33185)
- 经济学(31167)
- 财经大学(30579)
- 院(29773)
- 基金
- 项目(170605)
- 科学(133384)
- 研究(124329)
- 基金(122609)
- 家(105547)
- 国家(104692)
- 科学基金(90511)
- 社会(76045)
- 社会科(72136)
- 社会科学(72109)
- 省(67310)
- 基金项目(64453)
- 自然(60221)
- 教育(59473)
- 自然科(58821)
- 自然科学(58809)
- 自然科学基金(57759)
- 划(56520)
- 资助(52696)
- 编号(52576)
- 成果(43166)
- 重点(38194)
- 部(38160)
- 课题(35856)
- 创(35255)
- 发(35073)
- 科研(33237)
- 教育部(32911)
- 创新(32835)
- 项目编号(32464)
- 期刊
- 济(122914)
- 经济(122914)
- 研究(76918)
- 中国(54209)
- 财(46724)
- 管理(45194)
- 学报(38482)
- 农(37312)
- 科学(36916)
- 大学(29516)
- 教育(29066)
- 学学(27597)
- 技术(26819)
- 融(26378)
- 金融(26378)
- 农业(24435)
- 财经(20939)
- 业经(20506)
- 经济研究(18851)
- 经(17848)
- 业(15864)
- 问题(15606)
- 技术经济(15132)
- 统计(15009)
- 财会(14663)
- 图书(13950)
- 策(13630)
- 商业(13445)
- 会计(13177)
- 理论(13122)
共检索到411901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昌文 陈维政
本文认为,跨国公司的基本经营战略大致分为全球标准化经营、地方适应化经营和标准化一适应化综合经营3种。各公司可根据自己的经营环境和条件选择决定。大多数跨国公司的管理模式主要有4种:(1)单一中心体制;(2)多中心体制;(3)地区中心体制;( 4)全球中心体制。选择何种管理模式则取决于公司的基本经营战略,如果公司发展的经营战略与管理模式搭配得当,关系协调,就可能提高其竞争力。作者认为,分析和借鉴跨国公司的基本经营战略和管理模式,对于中国企业迎接来自跨国公司的挑战和走向世界很有必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俊江
近年来,在科技革命浪潮和生产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推动下,西方跨国公司不仅在规模上获得了迅速发展,而且在经营战略与经营方式上也发生重大转变。这种变化既是跨国公司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国际竞争需要的产物,又是跨国公司本身经营管理模式内在矛盾自我调整的结果。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锦明
跨国公司在不同的年代和环境里采用过四种战略模式,即“国际”战略、“多国”战略。“全球”战略和“跨国”战略。在这四种模式中,“全球协调”和“当地适应”起着不同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跨国”战略和“多国”战略成效较好。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应借鉴外国跨国公司战略成功的要义,正确处理好“全球协调”和“当地适应”的关系。总的来看我国企业宜采用“全球协调”和“当地适应”并重的“跨国”战略模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俞毅
一般地说,当代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战略任务就是对在不同国家、不同货币和不同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条件之间的那些贸易、生产、投资、借贷往来所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调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建国 杨博琼 迟诚
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延伸带来了对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对跨国公司环境管理战略的关注。本文介绍的跨境环境管理的模式,其集中程度是由分散化逐渐向高度一体化提升的一个连续的集合。影响跨国公司各环境管理战略一体化程度因素包括产业因素、公司内部因素、正式规制因素以及市场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晖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风云万变,跨国公司在其全球战略的指导下,不断调整其全球投资战略及拓展国际市场的战略思路与模式。本文在充分研究跨国公司拓展国际市场战略模式相关理论及其应用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国际市场进入战略模式选择决策的综合性模型。并基于对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模式选择现状及相关问题的探析,提出战略模式选择的相应对策建议,以期对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战略模式 进入方式 跨国经营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芳
如果说技术优势是跨国公司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么技术战略就是变这种基础为攻御武器的转化器。在它的作用下,跨国公司经营领域内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快速和有效地充实、扩展和延伸。我们的企业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在趋前和滞后之间把握前进的力度,在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面前应对自如,并利用这些战略成功对抗,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战略 垄断 知识产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延勇 鲁天鑫
跨境环境管理是跨国公司研究的新话题,本文在对基本概念阐释的基础上,对跨国公司实施跨境环境管理的动因、分类和决定因素进行了详细梳理和分析。
关键词:
跨国公司 跨境环境管理战略 影响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鑫
本文通过分析跨国公司资金池的适用性、分类和作用后,以铜陵有色外汇资金池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公司设立外汇资金池的过程进行描述,提出现金管理架构的建议方案,阐述资金池的应用效果,针对跨国公司在外汇资金池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铜陵有色资金池后续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指导,助力国内同行业外汇资金池的设立和发展步伐。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外汇资金池 铜陵有色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苏
虽然人们目前还难以对跨国公司的巨大发展及其重大作用作出准确的估计和评价,但就其规模来看,可以说世界跨国公司已达到惊人的扩大,许多跨国企业已经建立了遍及全球的生产与销售网络,形成了自己的帝国。它们的销售额已可以同某些中小国家相匹敌。 众多的跨国公司,已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冯春丽
本文从股权和控制权分离的视角对跨国公司股权进入模式进行了动态的博弈分析。跨国公司的股权进入模式,尤其是对控制权的配置,是在满足东道国企业和跨国公司双方激励相容和参与约束的条件下,由双方共同决定的一种相机性配置机制,目的在于尽可能减少当地企业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风险,同时又能适时地给予当地合作者以足够的激励,以尽可能地利用当地资源。
关键词:
跨国公司 股权进入模式 控制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国研
在当代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条件下,跨国公司要成功地实现全球性的经营,取得国际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最终得到发展和壮大,需要许多内部和外部条件的配合.但是,跨国公司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自己的国际经营战略和战略管理体系,是跨国公司经营成败的关键.本讲着重介绍和分析比较成熟的跨国公司的国际经营战略、战略模式和战略管理的基本原理,为战略选择提供基本的依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翀
现代经济社会,竞争激烈,形势瞬息万变,没有永远的败者,也没有永远的胜者。许多曾经在各自的行业里叱咤风云,独占鳌头的巨头公司,已成为昨日黄花。巨人之衰落,自有其衰落的根源。经济学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讨。尤其是关于公司规模问题的新理论,对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很深远的借鉴意义。本文旨在从分析巨型公司的兴衰入手,探讨公司规模的经济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四青 李惠
跨国公司技术战略联盟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它既能较好地避免技术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又能有效降低单个企业技术创新所需承担的较高的资金和技术风险。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全球化的环境下,也有技术联盟战略的需求。论文将对跨国公司技术战略联盟的发展现状、各主要国家技术联盟组织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建立技术联盟组织模式的选择进行探讨。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联盟 组织模式选择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