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85)
2023(11265)
2022(9561)
2021(8944)
2020(7294)
2019(17051)
2018(16714)
2017(32706)
2016(17834)
2015(20102)
2014(20122)
2013(19627)
2012(18181)
2011(16594)
2010(17444)
2009(16096)
2008(15864)
2007(14374)
2006(13174)
2005(12116)
作者
(50493)
(41912)
(41898)
(39539)
(27019)
(19931)
(19016)
(16141)
(16004)
(15332)
(14200)
(13991)
(13584)
(13518)
(13153)
(12832)
(12472)
(12268)
(12195)
(12080)
(10593)
(10413)
(10368)
(9721)
(9456)
(9432)
(9429)
(9414)
(8480)
(8241)
学科
(78613)
经济(78542)
(55608)
管理(54636)
(46593)
企业(46593)
方法(31001)
数学(27381)
数学方法(26823)
中国(23874)
(21831)
(21635)
地方(21469)
业经(18066)
(15755)
(14738)
财务(14688)
财务管理(14659)
农业(14445)
(14162)
贸易(14145)
企业财务(14055)
(13671)
(13517)
(13485)
银行(13475)
(13360)
金融(13359)
(13040)
理论(12524)
机构
学院(252333)
大学(246701)
(104311)
经济(101995)
管理(97901)
研究(86058)
理学(82974)
理学院(82091)
管理学(80497)
管理学院(80023)
中国(67888)
(52785)
(50853)
科学(50096)
(43483)
(39957)
中心(39592)
研究所(38604)
财经(38547)
(37995)
(34788)
北京(34341)
(33673)
师范(33367)
业大(33193)
(32446)
(31201)
经济学(30193)
农业(29099)
财经大学(28240)
基金
项目(157480)
科学(124741)
研究(118854)
基金(112036)
(96089)
国家(95237)
科学基金(82659)
社会(73793)
社会科(70065)
社会科学(70049)
(63401)
基金项目(57631)
教育(56044)
自然(52978)
(52860)
自然科(51792)
自然科学(51784)
自然科学基金(50822)
编号(49796)
资助(47859)
成果(41488)
(38542)
课题(35761)
重点(35626)
(34485)
(33206)
发展(31247)
创新(30830)
(30712)
项目编号(30174)
期刊
(124807)
经济(124807)
研究(79439)
中国(56116)
管理(40117)
(39817)
(36058)
教育(33490)
学报(32421)
科学(32257)
(30030)
金融(30030)
大学(25632)
技术(24977)
农业(24607)
学学(23906)
业经(22122)
经济研究(20313)
财经(18896)
(16186)
问题(15439)
(13397)
(12985)
统计(12982)
技术经济(12806)
商业(12408)
(12211)
国际(12054)
现代(11810)
(11422)
共检索到400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崔新健  
本文在前人研究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类型的企业变量和区位变量,构建各种类型与动机、企业变量和区位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模式,探求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类型决策形成的内在机制。本文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明确和重点改善影响类型决策的区位变量,以吸收更多全球创新性研发中心,而且可据此阐释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类型的变化轨迹及其趋势。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施晓薇  彭启蕾  薛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日益全球化,跨国公司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开始不断向新兴经济体转移知识密集型产业。同时,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全球市场,大力推动从主要依靠低成本的廉价劳动力竞争,向更多以智力创新投入的转变,加速产业升级。外国企业在华研发功能得以不断升级扩张,对其跨国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赚取全球超额利润作出巨大贡献。跨国公司的中国研发中心承担功能日趋丰富、研发层级日渐上升、对全球价值链贡献更加重要,而转让定价模型多年来鲜少变化,笔者拟就此提出若干思考,就正方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兴  
与中国对外开放相伴相生的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分享到了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成果。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对市场前景的憧憬和追求使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成为一种趋势,标志着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中国而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其具体效应,应作认真、客观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魏龙  张娟  
跨国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纷纷加大在华R&D投资,并高度集中于北京、上海地区。本文以跨国公司在京沪两地设立的研发机构为样本,结合其在华R&D投资的演进特征, 初步建立了分析跨国公司在华进行R&D投资的供求动力模型,认为跨国公司的R&D投资取决于投资方OIS优势与东道国REP平台相匹配的程度,并且与其研发投资的战略发展阶段的演进紧密相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志勇  杨建永  郜志雄  
据商务部资料,截止到2013年5月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各类研发中心已经超过了1800家,这归根结底是由于跨国投资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利用外资方面,近几年虽然增速放缓,但利用外资质量却不断提高,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方面也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征、新变化,本文认为集中研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新变化,对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樊增强  
本文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从销售、生产领域延伸到技术开发领域。当前,跨国公司不断加快对华技术投资,在华投资大量“研发中心”。文章认为,这是提升其在华技术水平,占领我国市场的需要;是获取我国低成本高素质人才的战略选择;可以获取我国的互补性技术资源或知识性资源;同时也因为我国逐渐完善的制度性建设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研发中心”具有愈来愈强的吸引力。文章提出,为有效利用跨国公司技术扩散的溢出效应,应加快完善鼓励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研发机构的相关政策;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书礼  
随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正逐步被纳入其全球研发网络。本文认为,跨国公司研发本地化条件下的我国产业技术进步是一个双方博弈的过程,既有可能促进我国产业技术进步,也有可能造成不利影响。我们应该趋利避害,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宣海林  郑鸣  
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在华设立独立的研究与开发机构,这是我国目前利用外资中的一种新形式。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对我国技术引进战略的冲击,从而提出我们的应对措施,即增强自己的科技实力,抵御跨国公司加强技术争夺与控制给我们带来的冲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艳霞  
通过归纳和总结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在机构数量、空间集聚、行业分布、国别来源以及投资方式等方面的现状与特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的效应,指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对我国研发活动产生了"溢出效应",同时也产生了"挤出效应",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思路与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晓巍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如美、日、印度、新加坡等都在积极鼓励、吸引跨国公司到本国设立R&D机构,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尽管跨国公司R&D机构会因人才竞争、市场竞争对国内的科研机构造成冲击,但从总体和长远来看,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R&D机构仍利大于弊。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如何加强对跨国公司研发性投资的政策优化工作,坚持市场开放原则,根据新的国际环境和开放经济的要求,系统优化有关跨国公司投资政策已是当务之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军  童银华  
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主要成因、主要特征,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祝影  包惠  杜德斌  
在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成为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热土,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了研发机构。跨国公司的在华研发投资一方面集聚了研发资源,提高了创新能力,带动了行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种种不利影响。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趋利避害,以借跨国公司研发抢滩中国之机实现技术跨越与赶超。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生辉  崔新健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为了有效地吸引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和引导跨国公司在华研发行为,本文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现状分析为基础,剖析由此可能产生的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祝影  包惠  
跨国公司在华开展研发活动的历程已有十余年,其空间分布表现出显著的东西部差异,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在东部沿海的密集程度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综览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区位选择,多具有区域创新能力强、接近生产地、产业特色明显、园区设施完备等特征,这在某种层面自然制约了西部地区承接国际研发活动的可能性,在承认差距的基础上,西部地区应采取积极措施应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大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建华  武立永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和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使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成为一种趋势。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投资,能够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中国科研创新体制进行面向市场的改革,有利于中国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有利于竞争人才市场的形成;同时又会使国内企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削弱了中国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大批高级人才外流,造成中国技术的逆向扩散,加剧了中国企业技术的依赖性。这将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应采取有效对策,鼓励其发展,促使其积极作用的发挥,要积极加以调控和引导,尽量减少其负面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