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0)
2023(10024)
2022(8179)
2021(7449)
2020(6601)
2019(15118)
2018(15116)
2017(29947)
2016(16707)
2015(19275)
2014(19759)
2013(19547)
2012(17937)
2011(16072)
2010(16488)
2009(15807)
2008(16036)
2007(14981)
2006(13327)
2005(12459)
作者
(49723)
(41742)
(41669)
(39979)
(26500)
(19924)
(19249)
(16112)
(15523)
(15041)
(13952)
(13934)
(13385)
(13215)
(13125)
(13090)
(12856)
(12315)
(12210)
(12060)
(10377)
(10363)
(10297)
(9505)
(9453)
(9410)
(9409)
(9306)
(8424)
(8354)
学科
(73251)
经济(73169)
(54062)
管理(52953)
(45622)
企业(45622)
方法(33994)
数学(29833)
数学方法(29576)
(24840)
(20137)
中国(19593)
(17896)
财务(17859)
财务管理(17824)
企业财务(17137)
(16320)
业经(15850)
地方(14188)
(14169)
农业(13374)
(12647)
贸易(12638)
(12268)
(12057)
银行(12029)
(11356)
(11314)
(11292)
金融(11290)
机构
大学(248323)
学院(245804)
(101289)
经济(99038)
管理(94121)
研究(80979)
理学(80151)
理学院(79322)
管理学(77960)
管理学院(77504)
中国(64058)
(52684)
(50676)
科学(48477)
(41527)
(41452)
财经(39682)
(39315)
中心(38774)
研究所(37203)
(35821)
业大(35655)
北京(33515)
农业(32567)
(31303)
(31210)
经济学(30945)
师范(30864)
财经大学(29330)
(28625)
基金
项目(154527)
科学(120864)
研究(112219)
基金(112154)
(97156)
国家(96327)
科学基金(82467)
社会(70578)
社会科(66922)
社会科学(66899)
(59860)
基金项目(59324)
自然(53484)
教育(52515)
自然科(52227)
自然科学(52213)
自然科学基金(51294)
(50554)
资助(46738)
编号(46411)
成果(39030)
重点(34906)
(34832)
(32443)
课题(31527)
(31331)
科研(30095)
教育部(29974)
创新(29315)
大学(29248)
期刊
(114444)
经济(114444)
研究(73423)
中国(47918)
(43279)
学报(38646)
(37485)
管理(34877)
科学(34101)
大学(29244)
学学(27233)
(26512)
金融(26512)
教育(24996)
农业(24495)
技术(21821)
财经(20340)
业经(18174)
经济研究(18130)
(17373)
问题(16009)
(13622)
(13615)
图书(13454)
技术经济(12933)
财会(12788)
国际(12307)
理论(12229)
(12194)
会计(11495)
共检索到375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秦慈  
经过多年的考察和试验,跨国公司已确认我国为理想的投资场所,将我国纳入其全球战略,其在华投资也出现了新的趋势——系统化,表现为跨行业、跨地区的纵横一体化投资:产品的配套式投资,开发、生产及销售的“一条龙”投资,相关行业的“滚雪球”投资。随着控制要素———投资性控股公司的出现,使对各个分散的投资进行有效调控成为可能,跨国公司的在华投资从而演化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一变化,给我国带来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产生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就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系统化趋势及其各种效应进行分析和思考,并针对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建议,以限制负面影响,把系统化投资纳入我国经济运行的轨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文武  
通过考察20多年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结构变动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其“独资化”倾向日益明显。本文对此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这一变动趋势的一些看法和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高洁  林哲莹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国庆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行为分析朱国庆(复旦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外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成效斐然,中国已连续几年成为吸引国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国外直接投资东道国。特别是1992年以后,国外直接投资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志乐  
跨国公司在中国系统化投资:特点和问题王志乐(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Multinationals'SystematicInvestmentinChina¥ByWangZhile,ResearchFellowRIIECOMOFTECAbstract...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勇敏  
本文通过对来自欧盟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小企业的技术能力、区位优势的分析,以在华直接投资为例,阐述了拥有不同技术特点的外国企业在选择国际生产战略时的不同考虑,并结合中外小企业的特点,列举了一些可供中国企业参考的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玉芬  刘碧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宏辉  陈利荣  王江艳  
近年来,许多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在积极开展跨国经营活动的同时,却与产品质量存在缺陷、开展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问题等问题联系在一起。文章研究了在华投资跨国公司弱化企业社会责任的种种表现,并剖析了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湛柏明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股权结构的独资、控股倾向,研发内容的适应性和专用性,研发活动的聚集性等特点,对中国产生着不同的效应。其中,正效应表现为促进中国知识高地的形成,促进了中国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配套及相关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生产与科研之间的产、学、研结合起到了引导作用。负效应表现为挤占我国有限的科研资源,挤占我国的市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仁开  杜德斌  
在R&D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首先目标。跨国公司在我国的R&D机构具有较高的本地化水平,投资行业和地区分布高度集中,投资动机明确、投资方式灵活多样。跨国公司的R&D投资具有空间集聚、知识学习、技术溢出、管理示范、区域经济、区域形象、区域创新和城市结构优化等八大效应。跨国公司在我国的R&D投资,既有有利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挑战和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端正态度、主动积极地应对跨国公司的R&D投资,正确的做法是:积极引进,合理引导;转变机制,优化环境;抓住机遇,大胆走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毅  刘志学  
基于外商连续直接投资理论,本文提出一个分析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战略演进过程的理论框架,并以1979~2006年在华FDI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已从资源依赖型战略转向市场主导型战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薛澜  沈群红  王书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铁路  周宏燕  
自中国入世以来,世界知名跨国公司纷纷将其研发中心迁至中国。通过客观分析跨国公司R&D本土化的现状和所产生的正负效应,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秀丽  王铁媛  张晓丽  
随着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的深化,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弱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文主要从成本和博弈的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华子公司弱化社会责任的原因及解决的相关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