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3)
2023(12913)
2022(10881)
2021(9936)
2020(7983)
2019(18065)
2018(17448)
2017(33659)
2016(18484)
2015(20194)
2014(19852)
2013(19592)
2012(18417)
2011(16852)
2010(17095)
2009(15753)
2008(15621)
2007(14125)
2006(12874)
2005(11818)
作者
(54684)
(45687)
(45470)
(42853)
(29236)
(21961)
(20530)
(17796)
(17432)
(16391)
(15698)
(14999)
(14820)
(14523)
(14434)
(13947)
(13931)
(13550)
(13277)
(13250)
(11567)
(11304)
(11090)
(10424)
(10406)
(10337)
(10177)
(10129)
(9177)
(9073)
学科
(76246)
经济(76167)
(57724)
管理(56378)
(46191)
企业(46191)
方法(26908)
中国(24359)
(23769)
(23723)
数学(23421)
数学方法(23194)
地方(21299)
业经(18597)
(17117)
农业(16365)
(16098)
贸易(16084)
(15647)
财务(15621)
(15620)
财务管理(15595)
企业财务(14999)
(14730)
银行(14691)
(14145)
(13957)
金融(13956)
(13771)
(13085)
机构
学院(260838)
大学(257637)
(109687)
经济(107368)
管理(99345)
研究(94643)
理学(84654)
理学院(83683)
管理学(82464)
管理学院(81974)
中国(74054)
科学(57027)
(55203)
(52791)
(50159)
(49132)
研究所(44162)
中心(43347)
(41059)
财经(40369)
业大(39963)
农业(39277)
(36658)
北京(35381)
(34085)
(34000)
师范(33562)
(32738)
经济学(32220)
(30999)
基金
项目(169534)
科学(133220)
研究(122220)
基金(122056)
(107963)
国家(106971)
科学基金(90813)
社会(78188)
社会科(74240)
社会科学(74225)
(67022)
基金项目(64137)
自然(58953)
自然科(57622)
自然科学(57606)
(56951)
自然科学基金(56615)
教育(55244)
资助(49691)
编号(48830)
(41655)
成果(39976)
重点(38351)
(37113)
(35753)
课题(34776)
创新(33362)
发展(32966)
科研(32460)
(32436)
期刊
(128278)
经济(128278)
研究(80135)
中国(56956)
(46387)
学报(42311)
(40778)
科学(38518)
管理(38114)
(31983)
金融(31983)
大学(31586)
农业(31398)
学学(29984)
教育(28025)
业经(22874)
经济研究(21090)
技术(20359)
财经(19702)
(16858)
(16703)
问题(16457)
(14331)
国际(13634)
商业(12895)
世界(12505)
科技(12305)
(12191)
技术经济(12114)
现代(11731)
共检索到409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生辉  崔新健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为了有效地吸引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和引导跨国公司在华研发行为,本文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现状分析为基础,剖析由此可能产生的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祝影  包惠  杜德斌  
在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成为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热土,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了研发机构。跨国公司的在华研发投资一方面集聚了研发资源,提高了创新能力,带动了行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种种不利影响。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趋利避害,以借跨国公司研发抢滩中国之机实现技术跨越与赶超。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刚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跨国公司相应调整对华研发投资战略,加快研发投资步伐,研发机构数量持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研究内容进一步深化。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动因和现状,以及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兴  
与中国对外开放相伴相生的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分享到了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成果。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对市场前景的憧憬和追求使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成为一种趋势,标志着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中国而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其具体效应,应作认真、客观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国栋  陈丽珍  
本文依据近10年来的统计数据,分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总结了其在数量规模、并购对象、并购行业、并购来源等方面的特征,在探讨其发展趋势及前景之后,从观念、政策、法律法规、行政管理、企业运营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建华  武立永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和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使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成为一种趋势。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投资,能够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中国科研创新体制进行面向市场的改革,有利于中国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有利于竞争人才市场的形成;同时又会使国内企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削弱了中国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大批高级人才外流,造成中国技术的逆向扩散,加剧了中国企业技术的依赖性。这将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应采取有效对策,鼓励其发展,促使其积极作用的发挥,要积极加以调控和引导,尽量减少其负面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邵健  
跨国公司在华实施转移价格的现状影响与对策邵健︵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转移价格是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中最常用的一种财务手段,它是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商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易价格。这种价格既不是由成本决定的,也不是由供求关系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邵健  
一、跨国公司在华实施转移价格的现状 跨国公司在华实施转移价格的主要表现为:在“三资企业”的投资过程中,外方高报其投入的实物资产与技术、商标、销售渠道控制权等无形资产的价值;在“三资企业”运营后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外商利用对“三资企业”的控制权(在合资企业中,这种控制权不一定是通过多数股权获得的,也可能是通过技术控制权、购销渠道控制权等获得的。),提高在华子公司向国外关联企业购入原材料、半成品、技术、劳务等的价格,而压低其出口产品的价格,通过在华子公司的利润转移实现整体利润最大的战略意图。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些统计资料了解到跨国公司在华实施转移价格的现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柳德荣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研发机构发展迅速,其区位选择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往往设立在研发实力较强的地区;与区域总部设立在同一地区;设立在生产厂家集中的地区;设立在产业优势地区;设立在基础设施较好的城市。地区性优惠政策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区位选择也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刚  杜德斌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创,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经营发展也深受其影响,但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获得的利润不降反升,在华研发机构所处的战略地位在不断提升,其角色演化进程在提速。为探析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角色的演化路径和驱动机制,从演化经济学视角,并结合运用企业资源基础理论、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和区域创新网络理论,分析在华研发机构角色演化过程,以此来系统地厘清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角色演化的内在机理,进而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维持竞争优势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侯仕军  曹洪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艳霞  
通过归纳和总结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在机构数量、空间集聚、行业分布、国别来源以及投资方式等方面的现状与特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的效应,指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对我国研发活动产生了"溢出效应",同时也产生了"挤出效应",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思路与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晓巍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如美、日、印度、新加坡等都在积极鼓励、吸引跨国公司到本国设立R&D机构,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尽管跨国公司R&D机构会因人才竞争、市场竞争对国内的科研机构造成冲击,但从总体和长远来看,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R&D机构仍利大于弊。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如何加强对跨国公司研发性投资的政策优化工作,坚持市场开放原则,根据新的国际环境和开放经济的要求,系统优化有关跨国公司投资政策已是当务之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军  童银华  
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主要成因、主要特征,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