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9)
- 2023(12232)
- 2022(10219)
- 2021(9582)
- 2020(7977)
- 2019(18478)
- 2018(18486)
- 2017(36570)
- 2016(19961)
- 2015(22330)
- 2014(22465)
- 2013(21994)
- 2012(19708)
- 2011(17423)
- 2010(17248)
- 2009(15809)
- 2008(15517)
- 2007(13618)
- 2006(11973)
- 2005(10691)
- 学科
- 济(80107)
- 经济(80019)
- 管理(61771)
- 业(61535)
- 企(53257)
- 企业(53257)
- 方法(37593)
- 数学(32401)
- 数学方法(32097)
- 财(24518)
- 中国(20776)
- 农(20524)
- 业经(18808)
- 务(18103)
- 财务(18036)
- 财务管理(18014)
- 企业财务(17317)
- 学(15884)
- 地方(15630)
- 制(14618)
- 农业(13939)
- 理论(13319)
- 贸(13171)
- 贸易(13163)
- 易(12768)
- 和(12624)
- 技术(12617)
- 环境(11486)
- 划(11145)
- 体(11068)
- 机构
- 大学(280948)
- 学院(278117)
- 管理(115293)
- 济(109461)
- 经济(107111)
- 理学(100530)
- 理学院(99520)
- 管理学(97922)
- 管理学院(97438)
- 研究(88563)
- 中国(65386)
- 京(59366)
- 科学(54282)
- 财(51207)
- 所(43551)
- 财经(41722)
- 农(40358)
- 业大(40273)
- 研究所(39605)
- 中心(39454)
- 江(38816)
- 经(37994)
- 北京(37488)
- 范(35687)
- 师范(35375)
- 院(32446)
- 州(32232)
- 经济学(31865)
- 农业(31511)
- 财经大学(31288)
- 基金
- 项目(192181)
- 科学(151583)
- 研究(141606)
- 基金(140321)
- 家(121170)
- 国家(120146)
- 科学基金(104529)
- 社会(88742)
- 社会科(84108)
- 社会科学(84084)
- 基金项目(75553)
- 省(73934)
- 自然(68721)
- 自然科(67124)
- 自然科学(67111)
- 自然科学基金(65902)
- 教育(64639)
- 划(62257)
- 编号(58468)
- 资助(57368)
- 成果(47068)
- 部(42452)
- 重点(42158)
- 创(39795)
- 发(39755)
- 课题(38909)
- 创新(36988)
- 项目编号(36901)
- 教育部(36823)
- 科研(36784)
- 期刊
- 济(117985)
- 经济(117985)
- 研究(81869)
- 中国(47441)
- 管理(42468)
- 学报(42372)
- 财(40030)
- 科学(39107)
- 农(36664)
- 大学(32454)
- 学学(30432)
- 教育(29725)
- 农业(25789)
- 技术(23352)
- 融(23201)
- 金融(23201)
- 财经(20089)
- 业经(19288)
- 经济研究(18762)
- 经(16908)
- 问题(15759)
- 图书(15411)
- 理论(14101)
- 技术经济(13450)
- 业(13263)
- 科技(13167)
- 现代(13159)
- 实践(13019)
- 践(13019)
- 财会(12232)
共检索到396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文瑛
1997年之后,在中国建立的外商企业除了那些境外自然人投资的以外,多数是跨国公司的企业。因此,1997年之后外商在华投资的情况,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情况。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践来看,跨国公司逐渐加强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值得注意的是,其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正在发生变迁,更多的公司采取独资方式或追加已有投资从而提高股权比例。现在独资公司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一种主导形式。跨国公司为什么采取这种模式、对我国的影响如何、我国企业和政府如何应对。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中外经济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展开研究,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化产生的深层次...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直接投资 独资化 所有权优势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晖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进入国外市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投资方式,即建立新企业或扩建原有的工厂规模,又称“绿地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购买外国企业部分或全部股份,从而取得该外国企业的经营控制权,又称“并购”(Merger & Acquisition)。当前,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产业资本进入中国更乐于采用的形式,跨国公司在其对华直接投资中日益重视对控制权的争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许海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日本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业绩呈下降趋势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宏观因素有经济形势、市场状况等的影响 ;微观因素包括控制权扩大、日方经理人员增加以及在华经营时间缩短等。尽管如此 ,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前景仍十分乐观 ,他们在华投资的热情空前高涨。本文希望以日本跨国公司为鉴 ,对各国跨国公司在华的经营管理有所启示。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日本跨国公司 业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东梅
跨国公司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既可以采取独资方式,在东道国设立分公司或独资子公司,也可以采取合资方式,与东道国甚至第三国的企业共同开发新项目。那么,跨国公司是如何选择独资还是合资的呢?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文武
通过考察20多年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结构变动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其“独资化”倾向日益明显。本文对此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这一变动趋势的一些看法和启示。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独资化” 交易成本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俊
近年来,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呈现出日益显著的独资化倾向。本文在交易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跨国公司母国与我国的文化差异对其进入模式的影响。在对两者关系提出理论假设后,以2004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销售收入排名前500名的企业为样本,以文化距离和心理距离为解释变量,建立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母国与我国的文化距离越大,其在华投资越倾向于合资经营,而跨国公司母国与我国的心理距离越大,其在华投资越倾向于独资经营。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进入模式 logit模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璨
纵观1986年以来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方式的变动趋势,可以清晰地看出,其独资化倾向日益明显。独资化对技术溢出效应将产生加快对我国技术输出、增加在我国R&D机构的建立与投资、优化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示范和模仿更加显著、加速我国人力资本开发等正面的影响,也将产生直接引进技术减少、引发技术安全与技术依赖、削弱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加剧人才流失等负面的影响。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独资化 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勇敏
本文通过对来自欧盟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小企业的技术能力、区位优势的分析,以在华直接投资为例,阐述了拥有不同技术特点的外国企业在选择国际生产战略时的不同考虑,并结合中外小企业的特点,列举了一些可供中国企业参考的启示。
关键词:
小型跨国企业 国际直接投资 FDI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海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日本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业绩呈下降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归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因素有经济形势、市场状况等方面的影响 ;微观因素包括控制权提高、日方经理人员增加以及在华经营时间缩短等。尽管如此 ,日本跨国公司对在华投资前景却十分乐观 ,他们对华投资的热情依然高涨。本文希望以日本跨国公司为鉴 ,对外国跨国公司在华经营管理有所启示。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日本跨国公司 业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俞毅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利用外资量的增加以及绩效的提高,我国已逐步把吸引外资的重点放在先进技术的引进上,以更好地缓解国内企业R&D能力的不足、加速我国企业科技进步的步伐,全面提升我国产业以及总体经济结构的技术档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继华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独资化战略是柄"双刃剑",它既为中国这块投资热土增添了无限商机,同时也使中国企业面对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充分认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影响,这对中国今后的经济成长有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俊
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出现的独资化倾向提出理论假说,并运用2002—2005年度我国28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试图从理论上解释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独资化倾向。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独资化 交易成本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蒋珊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以及中国加入WTO,跨国公司进入我国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众多知名跨国公司在华的子公司都纷纷通过外方增资扩股、收购中方股份、重组合资企业或直接投资等方式实现了控股和独资。本文应用理论模型分析了东道国吸收能力对FDI选择投资方式的影响,并且利用1996~2006年中国省际层面的相关数据,就吸收能力对FDI投资方式的决策作了初步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东道国吸收能力对FDI独资选择有显著的正面效应。
关键词:
跨国公司 进入方式 吸收能力 实证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晓勤
近年来,作为世界五大投资国之一的美国对华直接投资方兴未艾。1994年,美国四大联合企业——通用电气公司、电报电话公司、IBM公司和杜邦公司将向中国增加投资8.4亿美元;美国第二大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于3月在华设立“中国业务部”,摩托罗拉公司也将对中国再追加投资1.3亿美元。美国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带来了一批技术档次高,能填补国内空白,有助于中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书华 宋征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服务业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近几年服务业正成为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领域。文章重点研究服务业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经济效应,通过分析服务业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对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影响,以及服务业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产业价值链效应、就业效应及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得出我国必须有步骤地开放国内市场,健全体制,才能更好地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发展我国服务业。
关键词:
服务业跨国公司 对外直接投资 经济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