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64)
- 2023(6171)
- 2022(5602)
- 2021(5187)
- 2020(4782)
- 2019(11426)
- 2018(11207)
- 2017(22967)
- 2016(12578)
- 2015(14336)
- 2014(14452)
- 2013(14590)
- 2012(13617)
- 2011(12214)
- 2010(12395)
- 2009(11783)
- 2008(12156)
- 2007(11306)
- 2006(9598)
- 2005(8709)
- 学科
- 济(56378)
- 经济(56316)
- 业(43828)
- 管理(42172)
- 企(38046)
- 企业(38046)
- 方法(31046)
- 数学(27839)
- 数学方法(27669)
- 财(21191)
- 务(16152)
- 财务(16137)
- 财务管理(16106)
- 企业财务(15526)
- 农(13363)
- 制(11280)
- 中国(11147)
- 贸(10642)
- 贸易(10639)
- 易(10359)
- 业经(10240)
- 学(9708)
- 地方(8983)
- 农业(8944)
- 和(8129)
- 体(7824)
- 融(7786)
- 金融(7784)
- 银(7729)
- 银行(7709)
- 机构
- 大学(189276)
- 学院(186615)
- 济(80175)
- 经济(78615)
- 管理(76353)
- 理学(66519)
- 理学院(65870)
- 管理学(64941)
- 管理学院(64596)
- 研究(57728)
- 中国(44962)
- 财(39079)
- 京(38404)
- 科学(33806)
- 财经(31527)
- 农(30290)
- 所(29428)
- 经(28620)
- 中心(27277)
- 江(27158)
- 业大(26983)
- 研究所(26478)
- 经济学(24427)
- 北京(24079)
- 农业(24059)
- 财经大学(23555)
- 经济学院(22322)
- 范(21830)
- 商学(21678)
- 师范(21603)
- 基金
- 项目(119643)
- 科学(94545)
- 基金(89118)
- 研究(85758)
- 家(76833)
- 国家(76214)
- 科学基金(66003)
- 社会(54808)
- 社会科(52048)
- 社会科学(52027)
- 基金项目(48136)
- 省(45311)
- 自然(43921)
- 自然科(42935)
- 自然科学(42922)
- 自然科学基金(42216)
- 教育(40187)
- 划(38507)
- 资助(37246)
- 编号(35030)
- 成果(28558)
- 部(28128)
- 重点(26393)
- 创(24568)
- 教育部(24468)
- 发(24081)
- 人文(23841)
- 科研(23702)
- 大学(23032)
- 创新(22902)
共检索到267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国庆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行为分析朱国庆(复旦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外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成效斐然,中国已连续几年成为吸引国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国外直接投资东道国。特别是1992年以后,国外直接投资一...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葛和平 李勇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经历了从早期阶段的合作R&D,向发展阶段独资R&D的转变。文章以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为视角,构建了跨国公司在华R&D行为的进化博弈模型进行阐释。模型表明,早期阶段,基于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的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R&D合作决定了双方R&D合作稳定的框架。发展阶段,中国对外商投资环境的改善、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因素,导致跨国公司谈判能力的增强、关键技术控制的加强以及超额收益的追逐,进而引起跨国公司在华越来越倾向于设立独资R&D机构。最后,文章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湛柏明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股权结构的独资、控股倾向,研发内容的适应性和专用性,研发活动的聚集性等特点,对中国产生着不同的效应。其中,正效应表现为促进中国知识高地的形成,促进了中国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配套及相关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生产与科研之间的产、学、研结合起到了引导作用。负效应表现为挤占我国有限的科研资源,挤占我国的市场。
关键词:
跨国公司 R&D效应 对华投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秦慈
经过多年的考察和试验,跨国公司已确认我国为理想的投资场所,将我国纳入其全球战略,其在华投资也出现了新的趋势——系统化,表现为跨行业、跨地区的纵横一体化投资:产品的配套式投资,开发、生产及销售的“一条龙”投资,相关行业的“滚雪球”投资。随着控制要素———投资性控股公司的出现,使对各个分散的投资进行有效调控成为可能,跨国公司的在华投资从而演化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一变化,给我国带来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产生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就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系统化趋势及其各种效应进行分析和思考,并针对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建议,以限制负面影响,把系统化投资纳入我国经济运行的轨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文武
通过考察20多年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结构变动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其“独资化”倾向日益明显。本文对此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这一变动趋势的一些看法和启示。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独资化” 交易成本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仁开 杜德斌
在R&D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首先目标。跨国公司在我国的R&D机构具有较高的本地化水平,投资行业和地区分布高度集中,投资动机明确、投资方式灵活多样。跨国公司的R&D投资具有空间集聚、知识学习、技术溢出、管理示范、区域经济、区域形象、区域创新和城市结构优化等八大效应。跨国公司在我国的R&D投资,既有有利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挑战和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端正态度、主动积极地应对跨国公司的R&D投资,正确的做法是:积极引进,合理引导;转变机制,优化环境;抓住机遇,大胆走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毅 刘志学
基于外商连续直接投资理论,本文提出一个分析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战略演进过程的理论框架,并以1979~2006年在华FDI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已从资源依赖型战略转向市场主导型战略。
关键词:
战略演进 进入模式 区位选择 产业选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姚战琪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益于潜力巨大的市场规模、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惠的土地和税收政策等优势使中国成为世界外商直接投资最重要的投资目的地之一。本文对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中国最主要的投资来源国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决定因素进行鉴别和分析,对比了在中国投资的不同来源跨国公司的投资规模、销售分布和本土化战略、投资区位分布、产业分布和投资绩效。本文认为,无论不同来源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是出于何种目的,各国跨国公司都将不断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增加和巩固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以及在投资区位选择上,除东部之外继续扩大在中部和西部的投资,这对不同来源外国投资者具有趋于一致的重要...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市场分布 本土化 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朱孟晓 胡小玲
伴随跨国公司来华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在华经营中的垄断及限制竞争问题逐渐凸显。深入认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制定有效的反垄断政策和反垄断法规,以遏制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的垄断势力,对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意义重大。
关键词:
跨国公司 限制竞争 垄断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蒋昭乙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其在华研发投资进行特征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从投资来源国、区域分布、行业分布、组织形式和投资动机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对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政策调整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研发机构 特征分析 对策研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仁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