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4)
2023(7100)
2022(6009)
2021(5571)
2020(4619)
2019(10758)
2018(10217)
2017(20852)
2016(11352)
2015(12443)
2014(12180)
2013(11986)
2012(11224)
2011(10142)
2010(10546)
2009(9877)
2008(10236)
2007(9333)
2006(8549)
2005(7771)
作者
(31690)
(26707)
(26606)
(25271)
(17329)
(12571)
(11970)
(10036)
(9976)
(9802)
(9022)
(8820)
(8630)
(8587)
(8555)
(8080)
(7954)
(7830)
(7794)
(7763)
(6609)
(6568)
(6481)
(6183)
(6022)
(5988)
(5962)
(5680)
(5272)
(5253)
学科
(47115)
经济(47056)
(41711)
管理(40640)
(36522)
企业(36522)
方法(21590)
(20562)
数学(19140)
数学方法(18911)
(15020)
财务(15007)
财务管理(14987)
企业财务(14519)
(12208)
中国(11109)
(10831)
业经(9908)
(9902)
(9637)
贸易(9633)
(9413)
农业(8083)
(7860)
(7860)
金融(7859)
(7752)
银行(7738)
地方(7632)
(7583)
机构
大学(166046)
学院(165603)
(73237)
经济(71864)
管理(66278)
理学(57403)
理学院(56845)
管理学(56008)
管理学院(55699)
研究(54586)
中国(42628)
(38893)
(33249)
财经(30358)
科学(30193)
(27712)
(27230)
(25095)
中心(24375)
研究所(24318)
(23289)
财经大学(22745)
经济学(22496)
北京(20948)
业大(20546)
经济学院(20459)
(20183)
师范(20015)
(19730)
商学(19595)
基金
项目(105253)
科学(84985)
基金(79670)
研究(77695)
(68452)
国家(67898)
科学基金(59464)
社会(51070)
社会科(48722)
社会科学(48709)
基金项目(41427)
(38883)
自然(38691)
自然科(37870)
自然科学(37857)
自然科学基金(37223)
教育(36101)
资助(33559)
(33544)
编号(30648)
成果(25988)
(24963)
重点(23338)
教育部(22012)
(21920)
(21690)
人文(21386)
国家社会(21344)
课题(20818)
(20747)
期刊
(80507)
经济(80507)
研究(52273)
(31759)
中国(27779)
管理(25527)
学报(22127)
科学(21665)
(20466)
(20168)
金融(20168)
大学(17465)
学学(16636)
财经(15449)
教育(14402)
农业(13836)
经济研究(13800)
(13163)
业经(12236)
技术(12228)
(11031)
国际(10721)
问题(10412)
财会(8559)
技术经济(8154)
世界(8129)
现代(7775)
会计(7570)
理论(7444)
商业(7315)
共检索到249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津津  
20世纪 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企业在技术外溢、行业垄断等方面出现的新问题 ,是由于我国自身经济状况所引起的 ,改进跨国公司投资效应的手段 ,包括产权市场的建设及健全技术市场的发育和培育、完善市场资信评估机构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祝影  包惠  杜德斌  
在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成为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热土,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了研发机构。跨国公司的在华研发投资一方面集聚了研发资源,提高了创新能力,带动了行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种种不利影响。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趋利避害,以借跨国公司研发抢滩中国之机实现技术跨越与赶超。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蒋昭乙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其在华研发投资进行特征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从投资来源国、区域分布、行业分布、组织形式和投资动机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对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政策调整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芬  
目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越来越具有规模化,在这种数量上的增加之外,我们更应该关注跨国公司投资背后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即跨国佘司"集聚效应"。这种效应不仅通过要素投入数量的集聚,而且通过要素质量和效率增进强烈地影响经济增长;在经济发达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时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强烈。但是,跨国公司群体和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地位的不对称性,决定了我国企业在这种市场结构下,集聚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的艰巨性。跨国公司"集聚效应"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使跨国公司在华健康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艳霞  
通过归纳和总结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在机构数量、空间集聚、行业分布、国别来源以及投资方式等方面的现状与特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的效应,指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对我国研发活动产生了"溢出效应",同时也产生了"挤出效应",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思路与策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洪潮  张培智  
文章认为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及其溢出效应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了新的明显转变;加入WTO后,在华跨国公司的投资水平虽具有明显提高,但存在外资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的典型特征,并认为跨国公司倾向于只向子公司转让技术,本地企业过度依赖与消化吸收投入严重不足,外资企业与国内经济的联系不够紧密,FDI的人力资本流动效应不明显,外资企业形成的垄断抑制了本地企业的创新活动是形成此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我国引资政策和方向,提高本土企业技术吸纳能力,构建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重视跨国公司人才和重视建立共同研发中心等五项措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兆铭  
对国际跨国公司来说,21世纪和中国入世是两个重要的环境变化。前者是国际市场大环境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后者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市场小环境变化,这主要是说中国将更加开放同时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面对这两个环境变化,国际跨国公司将采取哪些战略措施,我国应当如何应对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晓丽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在华FDI规模不断增加,国内研究者开始探析FDI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认为FDI流入可以通过促进国内资本形成、推动技术进步、扩大劳动力就业、提高国际贸易额等途径加快国内经济增长并改善经济增长质量,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本芝  
随着我国入世后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与跨国公司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型跨国公司调整在华投资战略,加大投资力度。从OIL模式深入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新动向,在研究与探讨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顾金龙  赵映平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也对东道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带来的不只是资本,还包含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及其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经济发展。但是,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的产品质量、税务运作、劳工关系等社会责任方面出现弱化趋势。为实现跨国公司与我国的互利双赢,研究这一趋势及相应对策是必要而紧迫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国庆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行为分析朱国庆(复旦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外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成效斐然,中国已连续几年成为吸引国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国外直接投资东道国。特别是1992年以后,国外直接投资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