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61)
2023(5514)
2022(4878)
2021(4724)
2020(4025)
2019(9398)
2018(9408)
2017(20176)
2016(10939)
2015(12514)
2014(12432)
2013(12525)
2012(11903)
2011(10847)
2010(11286)
2009(10877)
2008(11096)
2007(10308)
2006(9615)
2005(9017)
作者
(30171)
(24922)
(24695)
(23746)
(16084)
(11548)
(11537)
(9379)
(9315)
(9261)
(8254)
(8063)
(7974)
(7932)
(7850)
(7598)
(7369)
(7354)
(7321)
(7159)
(6283)
(6153)
(5960)
(5721)
(5600)
(5580)
(5566)
(5563)
(4862)
(4771)
学科
(45501)
经济(45444)
(41590)
管理(39305)
(36114)
企业(36114)
方法(19309)
(18889)
数学(17008)
数学方法(16849)
中国(14507)
(14178)
(13392)
(12999)
财务(12982)
财务管理(12956)
企业财务(12428)
(11968)
(10598)
贸易(10589)
(10425)
业经(9949)
(9782)
银行(9780)
(9380)
(9266)
农业(8143)
体制(8062)
地方(7978)
(7934)
机构
学院(161949)
大学(160465)
(73331)
经济(71778)
管理(65572)
理学(55339)
理学院(54846)
管理学(54354)
管理学院(54008)
研究(52090)
中国(43997)
(40356)
(33548)
财经(30634)
(27600)
科学(25852)
(25615)
(24842)
中心(23460)
财经大学(22548)
北京(22198)
研究所(22099)
经济学(21551)
(19979)
经济学院(19461)
(19235)
师范(19135)
商学(18979)
商学院(18832)
(18652)
基金
项目(89845)
研究(71635)
科学(71533)
基金(65584)
(54122)
国家(53650)
科学基金(46630)
社会(45559)
社会科(43359)
社会科学(43352)
基金项目(33676)
(33329)
教育(33256)
编号(30580)
资助(28484)
(28251)
自然(28175)
自然科(27463)
自然科学(27456)
自然科学基金(27006)
成果(27004)
(21834)
课题(20965)
(19988)
(19578)
重点(19540)
教育部(19445)
项目编号(19230)
人文(19173)
(18414)
期刊
(87511)
经济(87511)
研究(56022)
(31964)
中国(29569)
管理(27210)
(23046)
金融(23046)
(16962)
科学(16781)
教育(16070)
财经(15614)
学报(15412)
业经(14747)
经济研究(14552)
(13272)
技术(12994)
大学(12938)
学学(11985)
(11866)
问题(11824)
农业(11171)
国际(10973)
理论(9237)
现代(8633)
商业(8594)
技术经济(8293)
经济管理(8263)
实践(8153)
(8153)
共检索到259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韩宝珍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由被动的、试探性的状况进入了主动地调整战略,更加积极地融入中国经济的状况。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华战略调整的具体表现,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本芝  
随着我国入世后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与跨国公司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型跨国公司调整在华投资战略,加大投资力度。从OIL模式深入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新动向,在研究与探讨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兆铭  
对国际跨国公司来说,21世纪和中国入世是两个重要的环境变化。前者是国际市场大环境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后者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市场小环境变化,这主要是说中国将更加开放同时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面对这两个环境变化,国际跨国公司将采取哪些战略措施,我国应当如何应对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志乐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年以来 ,面对新的投资环境 ,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纷纷调整在华发展战略 :它们提升中国的战略地位 ,扩大在中国的投资 ,产品价值链各个环节以及上下游各个产业全面进入中国 ,向长江三角洲集中投资 ,逐步扩大对其他地区投资 ,进而调整业务机构和组织管理结构 :在华管理结构的目标设定为集团化 ,设立或加强在华地区总部 ,整合在华企业与经营机构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蓓文  
本文试图从博弈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在华战略演变与中国外资政策调整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回顾中国从第一阶段吸收港澳台资本到第二阶段吸收大型跨国公司到第三阶段跨国公司在华大规模开拓市场的整个过程,本文提出改革和开放双轮驱动是中国吸引外部资本要素流入和集聚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新阶段中国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更多地通过制度优化来创造吸引外部资本要素流入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实施中国与跨国公司的互利共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建康  李群  孙文远  
全球化浪潮和网络组织推动了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从传统科层范式向网络范式的演化。该文基于网络的视角,在对跨国公司子公司战略角色演化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当今生产网络中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角色的变迁趋势,并就我国企业如何培育与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价值链网络战略协同的国际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晓巍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如美、日、印度、新加坡等都在积极鼓励、吸引跨国公司到本国设立R&D机构,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尽管跨国公司R&D机构会因人才竞争、市场竞争对国内的科研机构造成冲击,但从总体和长远来看,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R&D机构仍利大于弊。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如何加强对跨国公司研发性投资的政策优化工作,坚持市场开放原则,根据新的国际环境和开放经济的要求,系统优化有关跨国公司投资政策已是当务之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齐欣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不断发展与升级,对于增强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开发以及提高科技水平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对我国的技术引进战略带来多方面的冲击与挑战。为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冼国明  
今年,中国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将突破6000亿美元,更由于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过500亿美元而成为本年度全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在这其中,跨国公司的作用不可或缺。本期特别邀请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四位博士生导师,从不同侧面解析跨国公司在其发展进程中的相关问题,敬请垂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凌云  张翔宇  刘夏明  
文章以跨国企业一体化——本地化(整合—响应)模型为分析框架,通过对北京、重庆、江苏三地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角色及其演变的问卷调查,研究了在不同区域经济条件下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战略角色策略演变过程。研究发现,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可以分为积极型、自主型、接受型和静止型四种类型,并存在跨国公司本地化程度逐渐提高,向积极型和自主型子公司类型演变的趋势。最后针对跨国公司本地化现象从区位投资理论的角度提出理论假设,通过实证检验探寻决定跨国公司子公司本地化程度的区位共性因素和差别因素,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河发  
本文以全球最大500家跨国公司为总体,对在华申请专利的跨国公司所在国和该国跨国公司的数量、跨国公司在华专利申请的趋势和三种专利申请的比例、跨国公司专利申请的技术领域以及该技术领域的跨国公司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跨国公司在华专利战略产生的一些问题,提出根据国情加强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三资企业的创新和技术再转移,提高重点行业创新能力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宣海林  郑鸣  
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在华设立独立的研究与开发机构,这是我国目前利用外资中的一种新形式。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对我国技术引进战略的冲击,从而提出我们的应对措施,即增强自己的科技实力,抵御跨国公司加强技术争夺与控制给我们带来的冲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宇露  
近年来,跨国公司的在华并购呈现出战略化的态势。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战略得以成功实施既有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也有我国企业和政府的主观错误导致的偶然性。为防范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风险,我国企业应提高对跨国公司并购的认识,慎重选择合资/合作伙伴,在合资/合作时构建完善的学习机制,增强学习能力,并增强并购战略的管理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