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14)
- 2023(7506)
- 2022(6273)
- 2021(6270)
- 2020(5068)
- 2019(12014)
- 2018(11599)
- 2017(22966)
- 2016(12327)
- 2015(14148)
- 2014(13794)
- 2013(13765)
- 2012(12895)
- 2011(11814)
- 2010(11908)
- 2009(11199)
- 2008(11271)
- 2007(9939)
- 2006(9142)
- 2005(8454)
- 学科
- 济(52936)
- 经济(52879)
- 业(40552)
- 管理(40022)
- 企(34119)
- 企业(34119)
- 方法(23421)
- 数学(21276)
- 数学方法(21096)
- 财(18920)
- 中国(18026)
- 农(14370)
- 贸(14046)
- 贸易(14038)
- 易(13869)
- 制(13249)
- 务(12585)
- 财务(12570)
- 财务管理(12549)
- 企业财务(12085)
- 策(11344)
- 业经(10330)
- 银(9756)
- 银行(9756)
- 行(9431)
- 体(9281)
- 农业(9000)
- 融(8792)
- 金融(8792)
- 体制(7916)
- 机构
- 大学(176622)
- 学院(175331)
- 济(87127)
- 经济(85785)
- 管理(69603)
- 研究(63572)
- 理学(59335)
- 理学院(58776)
- 管理学(58235)
- 管理学院(57883)
- 中国(52718)
- 财(42424)
- 京(37147)
- 财经(32890)
- 科学(32096)
- 所(30914)
- 经(30234)
- 中心(28065)
- 经济学(27862)
- 研究所(27499)
- 经济学院(25041)
- 江(24758)
- 财经大学(24622)
- 北京(24543)
- 院(22654)
- 农(21751)
- 范(21236)
- 师范(21127)
- 商学(20025)
- 商学院(19843)
- 基金
- 项目(108069)
- 科学(87641)
- 研究(83191)
- 基金(82655)
- 家(70500)
- 国家(69959)
- 科学基金(60816)
- 社会(56305)
- 社会科(53668)
- 社会科学(53661)
- 基金项目(41873)
- 教育(38147)
- 自然(36988)
- 省(36971)
- 自然科(36161)
- 自然科学(36153)
- 资助(35710)
- 自然科学基金(35583)
- 编号(32522)
- 划(32520)
- 成果(28082)
- 部(27111)
- 国家社会(24379)
- 教育部(24183)
- 中国(24171)
- 重点(24020)
- 发(23215)
- 人文(22951)
- 性(22667)
- 课题(22334)
共检索到277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庆波 李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艳霞
通过归纳和总结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在机构数量、空间集聚、行业分布、国别来源以及投资方式等方面的现状与特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的效应,指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对我国研发活动产生了"溢出效应",同时也产生了"挤出效应",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思路与策略。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挤出效应 创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伍红
跨国并购作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方式之一.其母公司更多地选择在企业内部各独资子公司之间建立有效的关联机制,维护其企业异质性优势,以实现其全球战略发展的目标。在大量关联交易中引发的跨国间无形资产转让、劳务费用的支付、金融衍生品的买卖而产生的避税行为将进一步加剧.这对我国的反避税政策的完善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剖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反避税政策的思考以维护我国的税收权益和国家主权。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并购 反避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蓓文
本文试图从博弈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在华战略演变与中国外资政策调整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回顾中国从第一阶段吸收港澳台资本到第二阶段吸收大型跨国公司到第三阶段跨国公司在华大规模开拓市场的整个过程,本文提出改革和开放双轮驱动是中国吸引外部资本要素流入和集聚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新阶段中国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更多地通过制度优化来创造吸引外部资本要素流入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实施中国与跨国公司的互利共赢。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外资政策 中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梁西章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张时,是采用一体化营销战略还是当地化营销战略一直是跨国公司在实际决策中遇到的难点,这同时也是近年来营销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焦点。通过对全球化营销和当地化营销两种营销方式内涵的挖掘,进而以Prahalad&Doz(1987)提出的一体化——当地化分析框架为基础,研究跨国公司在华的营销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几乎所有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都把本土化作为获取中国的胜利之本。
关键词:
跨国公司 营销 一体化 当地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吉宏 陈建 刘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生辉 崔新健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为了有效地吸引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和引导跨国公司在华研发行为,本文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现状分析为基础,剖析由此可能产生的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研发机构 现状 影响 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荣
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进行研发活动的原因和特点,探讨了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并提出我国企业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研发活动 技术溢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郑飞虎 常磊
本文旨在讨论跨国公司研发外包活动的治理决策及其影响机理。运用计算机服务业跨国公司在京R&D外包的最新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在华跨国公司研发外包属于一种新型的"在岸逆向外包"。这一新模式在项目技术水平、资产专用性与行为不确定性等方面与"普通外包"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尚无法成为本土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的结论推进了对研发外包在发展中国家发展的认识,并对国内吸引外资研发集聚效应的热潮提供了全新思考视角。
关键词:
TCE范式 R&D外包 在岸逆向外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范黎波 郑建明
本文沿循金融危机研究的理论脉络,揭示了金融危机发生的技术性原因和心理原因,揭示了2008年金融危机在传导路径、证券及资产定价、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的突出特征。本文认为,跨国公司应对金融危机的总体战略是系统性战略收缩,而非从某个国家或某个特定市场撤资。中国企业已纳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企业应更加强调安全性、保障现金流,贯彻安全保值、审慎稳健的主导思维;政府应加强资本跨境流动的监测,建立一个功能性监管框架和体系,实现监管的升级和强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跨国公司 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学军
本文在回顾前人对跨国公司股权安排选择与绩效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对日本跨国公司在华股权安排选择与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日本跨国公司在华独资化倾向并非为了改进绩效。这个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其在华独资化的动因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珮 孙永平
本文以跨国公司区位选择微观理论为基础,利用条件Logit模型,对2007年《财富》世界500强中,1995年到2007年期间,457家美国子公司和537家欧洲子公司在华个体区位选择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集聚效应是样本公司区位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在华投资的欧美制造业公司普遍采用"集聚"这一战略,其子公司大量集聚在东部地区,盲目吸收外资来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并不合适,尤其是中部地区。因此,在文章末,本文对中国政府应该如何减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合理引用外资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唐礼智 戴贵芬
本文选取我国吸引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最多的前10位省份或直辖市的横截面数据,对跨国公司在华研究与开发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做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在华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分布与区域的劳动力成本、通讯设施水平、市场规模、科技实力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重视程度等因素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柳德荣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研发机构发展迅速,其区位选择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往往设立在研发实力较强的地区;与区域总部设立在同一地区;设立在生产厂家集中的地区;设立在产业优势地区;设立在基础设施较好的城市。地区性优惠政策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区位选择也具有重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