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8)
2023(5742)
2022(4951)
2021(4722)
2020(3983)
2019(9067)
2018(8785)
2017(18184)
2016(9929)
2015(11074)
2014(10741)
2013(10804)
2012(9949)
2011(8840)
2010(9237)
2009(8727)
2008(9032)
2007(8413)
2006(7845)
2005(7255)
作者
(25726)
(21490)
(21333)
(20646)
(13978)
(10044)
(9805)
(8067)
(8066)
(7983)
(7314)
(7051)
(7043)
(6987)
(6796)
(6553)
(6414)
(6284)
(6259)
(6150)
(5408)
(5251)
(5095)
(4964)
(4933)
(4804)
(4750)
(4719)
(4220)
(4150)
学科
(39273)
管理(37732)
(36170)
企业(36170)
(35733)
经济(35686)
(21826)
(21364)
税收(20379)
(20209)
(14154)
财务(14139)
财务管理(14119)
方法(13979)
企业财务(13571)
数学(11779)
数学方法(11629)
(11038)
(10403)
(10081)
中国(9552)
业经(8755)
(8266)
贸易(8260)
(8122)
(7268)
地方(7051)
(6701)
财政(6430)
技术(6422)
机构
学院(137019)
大学(134497)
(59345)
经济(58084)
管理(55926)
理学(47367)
理学院(46942)
管理学(46508)
管理学院(46199)
研究(43976)
(37987)
中国(36535)
财经(27494)
(27486)
(24847)
科学(22191)
(22153)
(21331)
财经大学(20157)
中心(19719)
研究所(18156)
北京(17902)
(17232)
经济学(16957)
商学(16209)
商学院(16063)
(15958)
(15485)
师范(15404)
经济学院(15220)
基金
项目(78595)
科学(62934)
研究(62270)
基金(58083)
(48480)
国家(48054)
科学基金(42385)
社会(39659)
社会科(37801)
社会科学(37795)
基金项目(29524)
(28809)
教育(28079)
编号(26805)
自然(26200)
自然科(25597)
自然科学(25592)
自然科学基金(25187)
资助(24674)
(24482)
成果(23921)
(18372)
(18322)
项目编号(17686)
课题(17608)
重点(16989)
(16544)
(16533)
教育部(16417)
(16414)
期刊
(70456)
经济(70456)
研究(50227)
(31790)
中国(25438)
管理(23309)
(17233)
金融(17233)
(16215)
(15588)
科学(13991)
税务(13823)
学报(13768)
财经(13344)
(13235)
教育(13047)
经济研究(11735)
(11237)
大学(11140)
业经(10997)
技术(10461)
学学(10400)
国际(10084)
(9598)
财会(8900)
农业(8641)
问题(8540)
会计(8113)
现代(7043)
世界(6541)
共检索到224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耘  黄邦发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大批跨国公司涌入中国 ,其往往通过转让定价、资本弱化及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手段转移利润 ,进行反常规的“逆向避税”活动 ,这已严重侵蚀了我国税收收入 ,扰乱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因此 ,应认真分析这一现象内在的、深层次的原因 ,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加以遏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郭宏宝  
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税收经济问题,《BEPS行动计划》正是为了应对跨国公司过度税收筹划而形成的国际税收协定。文章对BEPS行动计划的经济内涵与政策目标进行了解读,认为在独立实体征税原则下,BEPS行动计划不可能完全解决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为此,文章在跨国公司总体利润最大化前提下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用以分析各国间税基独立与税基完全协调状态下的公司避税行为,结果显示两种状态下企业都存在BEPS行为。为进一步印证这一结论,文章还从税收收入最大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两个视角考察了政府政策对企业避税行为的激励,进而从宏观上佐证了文章的微观结论。理论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税收协调不能消除但可以减缓企业的BEPS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国家的跨国公司垄断程度越高、资金技术越密集、知识产权越丰富则该国在国际税收协调中就越有优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辑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避税策略要综合考虑所得税、关税、以及关联企业各自单位变动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若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所得税的税率差异大于进口国关税的税率和该国所得税税率的乘积,则跨国企业应当对中间产品采取低价策略,制定低于正常交易价格的转移价格;反之,则采取高价策略。而且,满足跨国公司整体税负最小化目标的最优转移定价不仅取决于中间产品子公司和产成品子公司的单位变动成本,还与出口子公司和进口子公司所在国的所得税税率以及子公司所在的东道国进口关税税率密切相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金萍  
在华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不仅流失了中国大量税收,而且损害了合资与合作中中方企业的利益。经过1991—2010年持续的税制改革而建立的新税制仍存在避税空间。为了维护中国的税收权益和公平的税收秩序,一方面应尽可能填补现行税法的漏洞,推进反避税立法,完善"预约定价"制度;另一方面应建立三级反避税管理机构,剔除政绩评价中的引资指标,采取抽查加罚款制度,规制跨国公司在华的避税行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新慧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全世界的主要税源已集中到跨国公司集团。与此同时,由于跨国公司中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操纵,使得跨国公司不依据市场供求关系而人为确定内部交易价格成为可能,随之也产生了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避税问题。由于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大多为跨国公司的关联企业,因此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避税在我国表现得也比较明显,转让定价避税不仅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税收损失,而且也破坏了公平的税收环境。对于转让定价避税行为,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常秀娟  
研究跨国公司避税影响因素的文献很多,OECD国家的研究很丰富,方法复杂,结果有价值。但发展中国家数据较少,研究方法局限性较多。对避税问题的理论研究领域包括利润最大化、代理框架下的研究、避税与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管之间的关系研究等。本文着重采用一省范围内的在华跨国公司数据,对跨国公司避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考察避税与企业特征以及税务机关征管之间的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华鲁  李崇刚  张华伟  
在华跨国公司国际避税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变得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反国际避税立法和实践还有许多不足。文章分析了跨国公司国际避税的一般形式及在华避税行为,揭示了我国反国际避税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伍红  
跨国并购作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方式之一.其母公司更多地选择在企业内部各独资子公司之间建立有效的关联机制,维护其企业异质性优势,以实现其全球战略发展的目标。在大量关联交易中引发的跨国间无形资产转让、劳务费用的支付、金融衍生品的买卖而产生的避税行为将进一步加剧.这对我国的反避税政策的完善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剖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反避税政策的思考以维护我国的税收权益和国家主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邹赫  卢进勇  陈静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一直是跨国公司的必争之地。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跨国公司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越来越强大的助力,但同时跨国公司商业贿赂也逐渐在中国蔓延,成为开拓中国市场的"潜规则"。本文以跨国公司在华贿赂案例为依据,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贿赂的现状、特征和原因,并结合国内最新的反腐形势,提出了中国的应对策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仙花  
(一)跨国公司避税地避税的手法随着跨国公司在当代世界经济领域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和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展,其国际避税活动也愈加巧妙和活跃。利用避税地避税便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之一,这种避税方式的主要手法有:1.建立基地公司。在国际避税地建立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吉宏  陈建  刘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本强  
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来我国投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国际避税与反避税问题。面对跨国公司在我国避税这一问题,探讨和完善我国的国际反避税制度,加强国际反避税工作,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中受关注的热点之一。文章就这一主题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实践总结和观察体验展开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路和观点,希望对学术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有关方面起到参考借鉴的作用。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杨斌  
反避税港避税之法律措施的比较研究 国际避税在很多情况下都与避税港有关。而经济实体要实现避税目的往往通过在避税港建立各种基地公司,从事离岸经济活动。跨国纳税人利用避税港进行逃税避税的主要形式是在避税港建立“基地公司”。基地公司指在避税港设立而实际受外国股东控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杨斌  
跨国公司通过资本弱化和避税港进行避税已成为焦点。防止通过资本弱化进行避税的重点在于对利息扣除进行限定,或者将名义上由债权产生实际却是由股权产生的所得推定为股息加以课税,或者二者并用。多数国家实行安全港模式,对超过安全港界限的利息,不仅不允许作为费用扣除,而且将其重新归类为公司分配利润或股息,按股息的税率征收公司所得税和预提税。防止通过避税港进行避税的重点是建立受控外国公司的特别征税规则,即对实际上归属本国居民而在避税港设立的公司,对其利润归属于本国居民股东的部分,即使当年不分配,也不汇回本国,也要视同当年分配的股息与其它所得一并缴纳本国所得税,从而防止将利润往避税港转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斌  
跨国公司为了获得转让定价的避税效果 ,着眼于通过经营活动的策划降低x值 (子公司的税后利润汇回母公司部分的百分比 )和TB值 (子公司所在国的实际税率 ) ,即首先尽量避免将税后利润汇回位于高税国的母公司 ,以便使x值尽量接近于零 ;其次是将子公司安排在无所得税或所得税税率很低的国家或地区 ,即减少的值。政府防止转让定价避税的主要程序是认定关联企业的存在、运用正常交易价格原则、进行可比性分析、选择具体的方法对转让定价进行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