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1)
- 2023(12149)
- 2022(10275)
- 2021(9737)
- 2020(8233)
- 2019(19390)
- 2018(18839)
- 2017(36341)
- 2016(19489)
- 2015(22573)
- 2014(22168)
- 2013(22442)
- 2012(21053)
- 2011(19066)
- 2010(18812)
- 2009(17491)
- 2008(17573)
- 2007(15655)
- 2006(13522)
- 2005(12347)
- 学科
- 济(87601)
- 经济(87516)
- 业(58435)
- 管理(57769)
- 企(47382)
- 企业(47382)
- 方法(41432)
- 数学(37300)
- 数学方法(37063)
- 财(25387)
- 中国(24347)
- 农(23210)
- 贸(21629)
- 贸易(21621)
- 易(21158)
- 业经(17036)
- 技术(16529)
- 制(16413)
- 地方(16335)
- 务(15940)
- 财务(15912)
- 财务管理(15874)
- 农业(15599)
- 学(15380)
- 企业财务(15082)
- 出(13915)
- 环境(12863)
- 银(12394)
- 银行(12366)
- 和(12230)
- 机构
- 大学(288495)
- 学院(284824)
- 济(128703)
- 经济(126382)
- 管理(109827)
- 研究(99843)
- 理学(94755)
- 理学院(93691)
- 管理学(92433)
- 管理学院(91879)
- 中国(77286)
- 京(61403)
- 科学(58278)
- 财(57408)
- 所(50150)
- 财经(46295)
- 农(46024)
- 中心(45849)
- 研究所(45524)
- 经(42345)
- 经济学(41390)
- 江(41386)
- 业大(40481)
- 北京(39067)
- 经济学院(37729)
- 农业(36377)
- 范(36346)
- 师范(36027)
- 院(35792)
- 财经大学(34589)
- 基金
- 项目(188723)
- 科学(149174)
- 基金(139670)
- 研究(138004)
- 家(121957)
- 国家(121021)
- 科学基金(103341)
- 社会(90274)
- 社会科(85843)
- 社会科学(85821)
- 基金项目(73955)
- 省(70450)
- 自然(65426)
- 自然科(63921)
- 自然科学(63904)
- 自然科学基金(62810)
- 教育(62710)
- 划(60361)
- 资助(57459)
- 编号(54068)
- 部(44054)
- 成果(43650)
- 重点(42480)
- 发(40877)
- 创(39467)
- 国家社会(38756)
- 教育部(38000)
- 创新(37115)
- 课题(36786)
- 人文(36423)
- 期刊
- 济(135983)
- 经济(135983)
- 研究(86163)
- 中国(54181)
- 财(46279)
- 学报(42831)
- 科学(40764)
- 农(40539)
- 管理(38773)
- 大学(32404)
- 学学(30312)
- 农业(27887)
- 技术(25596)
- 教育(25358)
- 融(25352)
- 金融(25352)
- 财经(23444)
- 经济研究(23203)
- 经(20259)
- 业经(19835)
- 贸(19164)
- 问题(19002)
- 业(17066)
- 国际(16544)
- 技术经济(16275)
- 世界(15348)
- 统计(13332)
- 资源(13098)
- 图书(12969)
- 版(12959)
共检索到424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雪倩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仅仅依靠本国的力量去进行技术创新,还需要充分利用外部技术资源,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扩散来提高本国科技水平和加速经济发展。本文从技术溢出理论出发,以中国汽车工业为例分析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技术溢出效应。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跨国公司在中国汽车工业的投资对于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和提高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溢出效应 汽车工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本芝 赵世伟
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充分利用外部技术资源。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对我国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作了概述,研究了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途径及技术溢出效应的制约因素,深入分析了跨国公司在我国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的原因,在研究与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对策。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溢出 研发 创新 对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楠
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垄断了中国同行业市场。之后由于国内同类竞争者的形成、多家跨国公司进入、进口商品大量增加等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结构的影响开始向竞争性转变。这种转变给我们的启示是: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市场结构的影响不能纯粹的界定为垄断性或竞争性;引进外资时,不必担忧跨国公司在市场上会长期处于优势地位,他们对国内企业具有带动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范叙春 贾德铮
基于我国汽车工业细分的5个亚产业——汽车整车生产产业,改装车产业,摩托车产业,发动机产业和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本文在借鉴了已有的产业间技术溢出效应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我国1985—2005共21年的统计数据估算出各个亚产业的技术进步率,再通过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这5个亚产业之间的技术溢出状况,从而得出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和汽车整车生产产业为提升我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的主导亚产业的结论。最后从技术溢出效应的角度,给出了一个提高我国汽车工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启示,即通过优先提升主导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带动汽车工业整
关键词:
汽车工业 技术溢出效应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放 薛乔
FDI对本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关联溢出效应,受行业特征、技术差距以及FDI股权形式(合资和独资)的影响,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通过对我国1998~2014年汽车产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在汽车整车行业,合资企业对本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后向关联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但受技术差距影响,正向的溢出效应具有滞后性。而独资企业的后向关联溢出效应不明显。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合资和独资企业在初期对本土汽车零部件产业都有正向的关联溢出效应,后期合资企业的关联溢出效应逐渐扩大,而独资企业的关联溢出效应减弱至不显著。
关键词:
FDI 技术差距 关联溢出效应 汽车行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放 薛乔
FDI对本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关联溢出效应,受行业特征、技术差距以及FDI股权形式(合资和独资)的影响,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通过对我国19982014年汽车产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在汽车整车行业,合资企业对本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后向关联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但受技术差距影响,正向的溢出效应具有滞后性。而独资企业的后向关联溢出效应不明显。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合资和独资企业在初期对本土汽车零部件产业都有正向的关联溢出效应,后期合资企业的关联溢出效应逐渐扩大,而独资企业的关联溢出效应减弱至不显著。
关键词:
FDI 技术差距 关联溢出效应 汽车行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水娟 吕波
本文在借鉴跨国公司撤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巴西汽车工业发展的案例分析,论证了跨国公司撤资对东道国产业发展的消极影响,并得出相应启示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撤资 产业发展 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保国 乔延清 顾炜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化浪潮中,外国直接投资(FD I)已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方式。由于技术对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作用,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同时,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在日益扩大。技术转移的大规模发生,不仅缓解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短缺,加快了国民经济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步伐;而且使东道国技术水平、组织效率不断提高,从而提高国民经济全要素生产率(TFP),使国民经济走上内生化增长的道路。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构建经济计量模型,以我国近年来具体数据为依托,运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检验和分析。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转移 溢出效应 区域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莹
在华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显现出技术外溢效应,这使得中国企业有了学习和借鉴的机会。本文从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新趋势着手,通过对其技术外溢性表现的研究,阐述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应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从而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保国
本文选择了人们关心的10个影响技术溢出的因素,通过实证分析,观察其相关程度。结果表明,有4个因素相关程度较高,6个因素相关程度较低。文章最后还就这个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技术溢出 跨国公司 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正康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及所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是东道国获取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技能的主要途径。本文主要论述技术溢出的渠道和限制技术效应的条件。
关键词:
直接投资 关联 技术溢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纪康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诚 张艳蕾 张健敏
技术溢出是跨国公司影响东道国企业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是通过示范作用、前后向联系及人员流动等渠道完成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当地企业的学习能力与吸收能力、市场环境等。本文对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政府的相关政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技术溢出 跨国公司 制约条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俞毅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利用外资量的增加以及绩效的提高,我国已逐步把吸引外资的重点放在先进技术的引进上,以更好地缓解国内企业R&D能力的不足、加速我国企业科技进步的步伐,全面提升我国产业以及总体经济结构的技术档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洪潮 张培智
文章认为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及其溢出效应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了新的明显转变;加入WTO后,在华跨国公司的投资水平虽具有明显提高,但存在外资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的典型特征,并认为跨国公司倾向于只向子公司转让技术,本地企业过度依赖与消化吸收投入严重不足,外资企业与国内经济的联系不够紧密,FDI的人力资本流动效应不明显,外资企业形成的垄断抑制了本地企业的创新活动是形成此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我国引资政策和方向,提高本土企业技术吸纳能力,构建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重视跨国公司人才和重视建立共同研发中心等五项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