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1)
2023(2314)
2022(2020)
2021(2023)
2020(1774)
2019(4180)
2018(3948)
2017(8659)
2016(4602)
2015(5247)
2014(5021)
2013(5115)
2012(4577)
2011(3994)
2010(4093)
2009(3918)
2008(4395)
2007(3997)
2006(3647)
2005(3448)
作者
(11971)
(10187)
(9834)
(9381)
(6680)
(4849)
(4614)
(3771)
(3724)
(3591)
(3428)
(3319)
(3278)
(3247)
(3123)
(3096)
(3006)
(2970)
(2955)
(2813)
(2573)
(2427)
(2407)
(2310)
(2290)
(2269)
(2163)
(2146)
(2077)
(1982)
学科
(25149)
(24794)
企业(24794)
管理(21805)
(20465)
经济(20431)
(13615)
方法(12061)
(12059)
财务(12055)
财务管理(12042)
企业财务(11784)
数学(10817)
数学方法(10780)
(6943)
公司(5750)
(5670)
体制(5266)
业经(4229)
(3408)
中国(3195)
(3188)
(2946)
(2946)
贸易(2942)
(2938)
金融(2938)
技术(2918)
(2910)
经营(2839)
机构
大学(68300)
学院(67614)
(30282)
管理(30213)
经济(29838)
理学(26381)
理学院(26213)
管理学(25975)
管理学院(25853)
(18737)
研究(17895)
中国(15654)
财经(14807)
(13555)
(13118)
财经大学(11397)
商学(10282)
商学院(10231)
(9134)
经济学(8993)
(8460)
北京(8446)
(8169)
中心(8168)
经济学院(8119)
科学(7984)
金融(7966)
(7505)
会计(7423)
经济管理(7371)
基金
项目(39409)
科学(32345)
基金(31281)
研究(28799)
(26142)
国家(25925)
科学基金(23887)
社会(19693)
社会科(18877)
社会科学(18872)
基金项目(16644)
自然(16264)
自然科(15950)
自然科学(15947)
自然科学基金(15721)
教育(13882)
资助(13854)
(13613)
(11582)
编号(11175)
(10123)
成果(9493)
教育部(9464)
人文(9281)
(8509)
重点(8318)
(8254)
国家社会(8001)
大学(7989)
(7969)
期刊
(31812)
经济(31812)
研究(21018)
(18621)
管理(12754)
(9811)
金融(9811)
中国(9634)
财经(8251)
学报(7089)
科学(7084)
(6858)
财会(6643)
大学(6074)
会计(5867)
学学(5866)
经济研究(5514)
(4587)
业经(4563)
通讯(4463)
会通(4462)
技术(4282)
(4133)
问题(4117)
国际(3780)
经济管理(3414)
理论(3352)
(3324)
统计(3211)
技术经济(3205)
共检索到100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峰  
我国加入WTO后,跨国公司进一步对在华投资战略进行调整。它们的投资方式正在从以合资和合作为主,转向以独资和并购为主。本文从合资企业股权演变的主要根源分析入手,揭示了跨国公司占股偏好的动机,最后本文提出了中方选择参股程度的思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学军  
本文在回顾前人对跨国公司股权安排选择与绩效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对日本跨国公司在华股权安排选择与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日本跨国公司在华独资化倾向并非为了改进绩效。这个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其在华独资化的动因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学军  
交易成本理论、谈判力量理论、折衷理论、组织能力理论以及制度因素影响论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跨国公司股权安排选择的影响因素。在对这些理论回顾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跨国公司股权安排选择的战略观,认为股权安排选择是跨国公司综合评估公司内部因素和东道国环境约束作出的战略决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晖  
跨国公司的进入改变了原有产业间竞争的格局,而这种变化将会给地区间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差异。所以,地方政府都希望借助于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优势增强本地区经济竞争力,从而获取比较高的地方财政收入。但跨国公司不同的股权进入方式取决于不同的技术垄断优势。基于此,地方政府同国有企业、跨国公司共同展开合作博弈,结果证明跨国公司的控股现象是我国区域间竞争的必然结果。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不能以保护民族工业而排斥外资为出发点,而应借助市场体系的完善与外资共同发展,并不断加强国内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培育,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严重依赖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亚伟  陶长琪  
基于产品差异化理论和Hotelling模型,以信息产品为例,探讨具有不同产品质量、网络效应、兼容性和转移成本的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研发博弈,分析了技术创新溢出对厂商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结论表明:厂商的研发投入具有相互替代性,并且研发投入和研发成功概率随着研发生产率的增大而增大;厂商应实施差别化策略,弱化价格竞争;网络效应有利于提升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动机;兼容性和技术溢出不利于跨国公司进行产品质量或性能提高幅度较大的技术创新;转换成本成为"赢者通吃"的壁垒。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跃军  李维安  
本文依据中国公司治理指数(CCGI~(NK))的研究表明,基于不同的治理战略,上市公司大股东对公司治理机制的作用迥异,对不同的公司治理机制存在显著的选择偏好。具体而言,第一大股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司治理机制,利用公司治理的信号显示作用,在谋取私人利益的同时博取良好的市场声誉;同时,基于操控公司治理和管理的需要,第一大股东可能避重就轻,偏好于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治理产生更为显著的"正向作用"。与之相对,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大股东制衡度(或联合制衡度)可能对上市公司治理整体产生"负向影响",并且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治理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时平  
跨国公司的股权策略立信会计出版社孙时平跨国公司以它对国外进行直接投资而区别于一般的涉外公司,而股权参与则是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核心内容。股权参与有四种类型:(1)全部控股:拥有95%以上的股权;(2侈数控股拥有51%-90%的股权;(3)对等控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冯春丽  
本文从股权和控制权分离的视角对跨国公司股权进入模式进行了动态的博弈分析。跨国公司的股权进入模式,尤其是对控制权的配置,是在满足东道国企业和跨国公司双方激励相容和参与约束的条件下,由双方共同决定的一种相机性配置机制,目的在于尽可能减少当地企业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风险,同时又能适时地给予当地合作者以足够的激励,以尽可能地利用当地资源。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学军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呈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表现在股权安排上有一个明显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合资或合作企业在中国经营数年后 ,通过增资扩股 ,转变为母公司控股型合资企业甚至是独资企业。本文认为 ,增资扩股行为是跨国公司连续的对外直接投资中所作出的战略决策 ,是其对外部环境和公司内部要素变化作出的战略反应。在回顾前人对股权后续安排等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跨国公司在华增资扩股动因的分析框架 ,并对世界5 0 0强企业在粤增资扩股的子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显示跨国公司正是基于组织效率寻求、环境诱发、母公司资源与战略调整和知识保护的这四个因子中的某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友富  
正确对待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控股问题夏友富一、国内对于跨国公司控股问题的两种看法近年来,外商控股问题比较突出,如从天津工业系统情况看,外商控股项目的比例呈不断增长之势,其在外资金额和注册资金中的比重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见表1)。从行业看,轻工的化妆品、洗...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海澜  
美国跨国公司的控股策略王海澜一、影响跨国公司控股原则的要因1.由于那些以巨大规模出现、已进入全球战略阶段的跨国公司其最终目标是获得全公司的最大利润,而并不以某个别子公司获得最大利润为目标,因此,为使分布于世界的子公司能够在全球战略的框架下,灵活运用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红旭  
考察20多年来在华跨国公司股权安排的变动趋势,可以清晰地发现,其独资倾向日益明显。且不难预见,今后独资或控股将会成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主导形式。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化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分析揭示出其对我国利用外资乃至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然后,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冼国明  崔新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华民  
在世界经济活动趋于一体化的今天,国际资本移动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国际资本移动通常采取两种形式:其一为间接融资,它包括国际间的贷款与证券投资;其二为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虽然它在国际资本转移中所占的比重要小于间接融资,但它的重要性却远远超过它在国际资本转移中所占的比率。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活动日益溶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不仅大规模参与了世界贸易,而且也正在参与国际投资。因此。如何运用跨国公司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将对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