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72)
2023(7163)
2022(6066)
2021(5947)
2020(4977)
2019(11793)
2018(11604)
2017(22055)
2016(12083)
2015(14203)
2014(14078)
2013(14131)
2012(13059)
2011(11797)
2010(11770)
2009(10848)
2008(11144)
2007(10032)
2006(8815)
2005(8132)
作者
(32577)
(27394)
(27103)
(25920)
(17422)
(13021)
(12525)
(10725)
(10342)
(9836)
(9303)
(9092)
(8849)
(8720)
(8717)
(8172)
(7973)
(7919)
(7865)
(7847)
(6969)
(6616)
(6569)
(6320)
(6142)
(6043)
(6037)
(5933)
(5410)
(5403)
学科
(52823)
经济(52748)
(39206)
管理(38848)
(33115)
企业(33115)
方法(25443)
数学(22521)
数学方法(22418)
(18527)
中国(17860)
(13398)
财务(13383)
财务管理(13351)
(13298)
(13115)
贸易(13106)
(12878)
企业财务(12839)
(12056)
业经(10144)
农业(9051)
(8764)
(8452)
银行(8443)
(8128)
(8040)
(7720)
金融(7719)
理论(7665)
机构
大学(174789)
学院(173312)
(80118)
经济(78758)
管理(65348)
研究(58894)
理学(55698)
理学院(55086)
管理学(54377)
管理学院(54063)
中国(49322)
(38866)
(37262)
科学(31272)
财经(31004)
(29372)
(28472)
经济学(26240)
研究所(26003)
中心(25952)
(25056)
北京(24561)
经济学院(23639)
财经大学(23245)
(21988)
(21449)
师范(21302)
(21039)
(19994)
业大(19908)
基金
项目(105342)
科学(83755)
研究(79843)
基金(79048)
(67855)
国家(67293)
科学基金(57952)
社会(53035)
社会科(50302)
社会科学(50292)
基金项目(40888)
教育(37762)
(36698)
自然(35622)
自然科(34829)
自然科学(34820)
自然科学基金(34294)
资助(33952)
(31786)
编号(31631)
成果(26643)
(25876)
重点(23382)
中国(23239)
教育部(23052)
国家社会(22819)
人文(21784)
课题(21779)
(21556)
(21487)
期刊
(90006)
经济(90006)
研究(56473)
中国(37767)
(33438)
管理(25920)
科学(22467)
学报(22310)
(19685)
教育(18630)
大学(17930)
(17652)
金融(17652)
学学(16620)
财经(16564)
经济研究(15462)
技术(14514)
(14288)
农业(13348)
(12917)
业经(12594)
问题(11947)
国际(11865)
世界(11134)
财会(9275)
技术经济(8938)
会计(8925)
(8526)
统计(7674)
现代(7434)
共检索到271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曹德骏  
国内外许多研究将跨国公司代工企业内的侵犯劳工权益现象主要归咎为本土因素。本文假设跨国公司低价在华加工与采购是代工企业劳工权益受损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查四川外贸企业工人的工资福利,对比“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代工企业工人所得,本文发现,四川外贸企业的工人的境况之所以较沿海地区代工企业的工人为好,是因为四川外贸企业的市场结构、产品结构等构成对跨国公司低价加工与采购的抵抗,初步证实了跨国公司与代工企业劳工权益受损存在关联,跨国公司一路走低的低价加工与采购是造成劳工权益受损的主要根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江景  
作者认为,要有效保护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劳工的正当权益,必须构造新型的劳动市场体制,主要包括建立和健全劳工组织,完善保护劳工权益的法律体系,提高劳工素质及自我保护意识。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傅江景  
外商投资企业与私营企业劳工权益受损的经济分析佛山大学傅江景目前,外商投资企业与私营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紧张,并呈日趋恶化的迹象,其表现在:资方任意延长劳动时间,压低工资率,克扣工资,甚至体罚等,使劳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基本保障。这是一个关系到我国政治上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康荣平  
跨国公司在上个世纪末崛起于美国和西欧;二次大战后日本的跨国公司逐渐发展起来,直至鼎立一方;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开始发展;进入90年代,华人跨国公司逐渐引起工商界和媒体的注意,不但英国的《经济学家》杂志谈论它们,而且连世界级的管理学大师彼·德鲁克(P.Drucker)也专门拿出时间来考察这一新生事物。 本文中的“华人”是指世界各地具有中华民族血统的人,而不论其国籍。“华人跨国公司”是指由华人创办或经营的公司,其生产经营活动已超越本国范围,并在国外拥有和控制生产性子公司。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康  
中国跨国公司经营模式初探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谢康中国经济正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不同行业领域中的中国跨国公司按照企业自己特定的优势和国际市场的需要和区位优势,制订了符合企业的经营战略.于是,中国跨国公司的经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同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滕维藻  郑飞虎  谢光北  
99《财富》全球论坛会议已在上海降下帷幕 ,由这次会议产生的思维激荡却影响深远 :在一个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逐步形成之际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调整无疑是关系各国国际竞争力消长的重要因素。中国未来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的力度与深度亦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跨国公司在其全球战略中将如何摆置中国的地位。本文着重从中国改革开放这一背景探讨中国与跨国公司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透视跨国公司全球战略调整的三大趋势后认为 :未来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应该奉行一种“双赢”策略 ,同时 ,中国应构建自己的全球发展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宗博  魏华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国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普遍将中国市场作为当前目标市场。跨国公司的中国市场战略,对中国国内市场形势和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必须针对跨国公司中国市场战略形势,完善相应的产业政策,有效地借助全球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维炎  
以邓小平南巡重要谈话为契机,中国经济再次掀起了发展的大潮。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外国的资金和技术。中国现在最需要的并不是一般的外资,而是具有高新技术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由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所进行的直接投资。不难看出,目前正是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大好时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礼伟  魏浩  
跨国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分工的重要组织者。跨国公司主导型国际分工正从传统国际分工模式中凸显出来成为新的国际分工模式,并将是今后国际分工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全面了解掌握跨国公司主导型国际分工不仅要对它的含义进行分析,还需要对新分工模式的分工基础、分工格局和分工利益、分工效应以及贸易投资关系进行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亚铮  张菊朋  
本文分析了外国跨国公司并购我国国有企业的原因,及其对国有企业的发展产生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并初步探讨了我们所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江  吴能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扩大的21世纪,跨国公司的企业竞争力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然而,在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的中国市场,跨国公司却要在进入中国市场的3年~5年内实现高达90%以上的员工本土化。文章针对该问题对跨国公司采取员工本土化的原因、实现本土化的过程以及受影响因素和本土化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等进行了探索性分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运章  
跨国公司的外汇管理不仅是资产保值的途径,也是一条获利的渠道,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战略制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有合理的外汇风险管理体制,即总公司集中管理、以海外机构为主体或设立专门的公司管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先勤  
跨国公司制度模型初探昆明南坝化工厂黄先勤关于跨国公司的理论基本上是本世纪6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至今还不成熟。目前在国际上流行的或有名的跨国公司理论大概有如下12种:1.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由欧文.费雪在本世纪初提出,也称费雪模型。他将李嘉图的国际比较利...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亦冬  
作为目前世界上较普遍的一种国际避税手段,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的特点是:与成本和市场价格的偏离性、价格实现与公司资源配置的二重性、广泛的战略目标等,具有减少税收、资金转移、调节利益、回避风险、避免价格控制、减轻配额、提高竞争力等效应,其确定是根据跨国公司的总目标,而对确定的制约则主要是内部和外部因素,因此要运用“比较定价”对策搞好转移价格的监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妍  吴江  
在华跨国公司由于投资主体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嵌入型劳资关系,它们既各具特色,又存在相似之处。欧美企业由于文化、环境、处事方法与中国差距较大,因此在嵌入型劳资关系形成中调整度最大;日韩企业与中国同属于儒家文化圈,但各自的发展历程又有所不同,因此在嵌入型劳资关系形成中,往往会遭遇文化及人文习惯认同方面的阻力,调整度居中;港台企业较好地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又吸收了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但由于两岸三地分隔多年,在处事方法、管理风格、薪酬待遇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差异,但相较前两者阻力很小,调整度也最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