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88)
2023(6159)
2022(4961)
2021(4764)
2020(3726)
2019(8291)
2018(8056)
2017(16363)
2016(8594)
2015(9031)
2014(8666)
2013(8384)
2012(7629)
2011(7041)
2010(7086)
2009(6746)
2008(6723)
2007(6022)
2006(5415)
2005(5101)
作者
(21802)
(18342)
(18073)
(17373)
(11383)
(8704)
(8427)
(6952)
(6874)
(6491)
(6094)
(6045)
(5948)
(5760)
(5747)
(5488)
(5384)
(5351)
(5282)
(5272)
(4471)
(4421)
(4366)
(4295)
(4162)
(4047)
(3974)
(3910)
(3781)
(3576)
学科
(29718)
经济(29647)
管理(27865)
(24612)
(20524)
企业(20524)
(12888)
(11238)
方法(10754)
(9967)
数学(8937)
数学方法(8792)
(8693)
贸易(8688)
(8590)
中国(8420)
(8217)
业经(7921)
体制(6788)
(5888)
银行(5880)
(5771)
(5671)
(5490)
人事(5445)
人事管理(5444)
农业(5426)
(5282)
金融(5282)
(5281)
机构
大学(114475)
学院(113828)
(48577)
经济(47635)
管理(45013)
研究(38977)
理学(38841)
理学院(38433)
管理学(37927)
管理学院(37672)
中国(30532)
(24725)
(23650)
科学(20979)
财经(18842)
中心(18514)
(18470)
(17462)
(17090)
(16956)
研究所(16514)
业大(15205)
经济学(15027)
北京(14790)
(14606)
(14586)
师范(14483)
财经大学(13931)
(13496)
经济学院(13434)
基金
项目(75566)
科学(60242)
研究(57292)
基金(56146)
(48914)
国家(48503)
科学基金(41617)
社会(38322)
社会科(36205)
社会科学(36190)
基金项目(28579)
(27718)
教育(25556)
自然(25124)
自然科(24546)
自然科学(24542)
自然科学基金(24129)
(23804)
编号(23183)
资助(21940)
成果(19789)
(17326)
重点(17026)
(16940)
国家社会(16619)
(15795)
(15786)
课题(15629)
教育部(15295)
(15007)
期刊
(56305)
经济(56305)
研究(35035)
中国(23625)
(19549)
管理(17201)
(17136)
学报(16480)
科学(15870)
大学(13629)
学学(12878)
(12071)
金融(12071)
农业(11603)
教育(11560)
财经(9846)
业经(9818)
经济研究(9536)
(8505)
技术(8062)
问题(7645)
(6954)
世界(6580)
国际(6406)
图书(6106)
(6021)
(5687)
商业(5183)
现代(5119)
社会(4871)
共检索到175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昊  
跨国公共产品的收益在外部消费者不同阶层间的分布差异,反映了跨国公共产品的阶层属性,并赋予供给实践以阶层维度。随着全球不平等的构成呈现出从以国家间差距为主向阶层间差距转移的趋势,以及基于阶层的共同意识的全球性传播,让阶层议题和平等价值在当下具有了强大的政治号召力,这种号召力从国内政治议题延展到跨国事务。一国提供的跨国公共产品在外部消费者中的不均质分布,制造了不同的政策激励,继而引发对供给者外交行动的差异性反馈。在传统的数量维度、领域维度,以及个体和总体关系维度之上叠加阶层维度,给供给者的外交实践提出了更精细化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供给者改善外交环境并引领全球治理转型以新的政策杠杆。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肖育才  谢芬  
世界各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相互依赖和影响程度不断加深,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这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需要各个国家进行国际合作来提供全球性的公共产品。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同样受到"搭便车"、"集体行动的困境"等影响,并且更为严重,其供给现状并不乐观。对当前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发现主要有融资困境和管理监督困境,解决这些困境的主要激励问题在于融资激励和管理监督激励两个方面。为了克服全球公共产品的困境,不仅需要设计出分类和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各国的自愿供给,同时为了保证激励机制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强有力的国际执行机构进行管理监督。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洋  
共商共建共享治理理念是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的重要观念公共产品。它强调治理主体之间的平等地位,各国之间通过协商来应对全球治理中的各类风险与挑战,以及各国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实践,因而有助于破解当前困扰着国际社会的全球治理赤字难题。在实践中,中国主要是通过同国际组织或制度的互动来向国际社会传递共商共建共享的内涵,进而促使相关组织或制度接受这一理念。中国在这种互动中扮演了“智慧型领导”的角色,即引导国际组织的成员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为基础,克服在全球治理中阻碍各国采取一致行动的各类困境。这就改变了传统理论单纯将国家看作是被国际组织所社会化,进而接受国际组织所倡导的各类观念或规范的观点。国家同国际组织或制度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传统观点认识的那样仅仅是“学生”同“教师”的关系,国家也并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国际组织所倡导的观念或从国际组织那里学习,而是可以将自身的观念传递给国际组织,促使国际组织转变行为模式。通过中国的实践,联合国等机构在其决议中采纳了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使这一理念初步成为指导各国参与全球治理活动的观念公共产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成威  
公共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分析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有难度的基础理论问题。如果用评价分析来近似替代需求分析,公共产品需求分析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就转化为具体的技术问题。用激励理论来架构供给模型,就可以找到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可能依据现代激励理论的成果找到解决的办法。一、公共产品需求分析的实质:公共产品评价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保建云  
可以把自由产品以外的经济产品区分为国家自用产品、跨国公共产品与跨国俱乐部产品三种类型;国家自用产品主要由本国生产和提供,跨国公共产品则需要由世界各国联合提供,跨国俱乐部产品则需要由多国联合提供;跨国公共产品与跨国俱乐部产品总量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和比重会不断提高,跨国公共产品与跨国俱乐部产品的有效供给是跨国经济合作的基础。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为民  
利用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变迁作为研究对象,从影响农村居民集体行动的社会因素与财政因素两个维度,对农村公共产品自主供给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证实:"一事一议"制度有利于农村公共产品的结构优化,其显著提升了村级公共服务的供给绩效。农村传统的"宗族"社会结构有利于克服集体行动中的"自利行为"和"搭便车"倾向,促进了"一事一议"的开展,而当前逐步扩大的收入差距形成了公共产品的偏好差异,提高了"一事一议"的交易成本,但是有效率的村级治理体制对村庄开展"一事一议"具有促进作用。"一事一议"挂钩的财政补助,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实证研究结论对于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培育内生性的公共产品自主供给机制,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薛求知  诸葛辉  
跨国公司的超常规发展不仅在政治上使之可以与一些相对弱小的国家相抗衡,达到“商业影响权力”的目的,在经济上达成国际市场模式与市场制度的趋同,在文化上导致跨文化沟通,促使“无国界文化”的产生,更直接地,跨国公司的发展将造就一个庞大的高智商、高才能、高收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冯香凝   周书铎   杨坚   许铭  
目的:全球卫生公共产品供应是解决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全球卫生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我国企业在推动全球卫生公共产品可及性方面的作用和挑战,提出未来发展建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结合公共产品相关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探求提升全球卫生公共产品可及性的创新思路。结果:为提升全球卫生公共产品可及性,需要创造多元市场塑造机制,优先投资急需产品的研发,并赋能新技术以提高生产与分发效率。结论:我国企业应打造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合规”制度接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以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更好地发挥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任琳  彭博  
本文试图借助公共产品"供给-需求"的分析框架,把握当前全球治理呈现的新问题与新特征、全球治理体系在各个层面经历的动态与变数、不同国家对全球各个层面公共产品的"供给—需求差异"以及这两种差异之间的互动匹配过程,进而探讨当前的全球治理变局与中国应对。在多边层面,全球贸易治理亟需改革和维护;在区域诸边层面,美国在其周边强化"大棒政策",新兴市场国家砥砺前行;在跨区域多边层面,发达经济体向心力日渐式微,新兴市场国家风雨兼程;就创新型合作平台G20而言,它作为全球经济治理核心平台的作用有待强化。面对新问题与新动态,中国需要认清形势,积极斡旋大国关系,借助区域合作缓解外部压力,推动"一带一路"创新跨区域合作治理,进而引领各国在"供给差异"与"需求差异"之间实现良性协调和匹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群慧  张艳丽  
国有企业代理阶层是指国有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尤其是指以公司形式存在的国有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关于代理阶层激励问题的研究,现在最为活跃的是西方企业理论,尤其是代理理论。不过,西方代理理论虽然非常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分析认识我国国有企业代理阶层的激励问题,但对于该问题的解决则存在一定的局限。本文从行为科学激励理论的角度出发,针对我国国有企业代理阶层“激励空缺”问题,提出填补“激励空缺”的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于伟佳  王振安  吴畛  张亚楠  
论国有商业银行行长阶层的“激励破缺”问题于伟佳王振安吴畛张亚楠【关键词】商业银行“激励破缺”行长阶层激励机制一、“激励破缺”的含义及表现形式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专业银行正经历着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历史性变革。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转变中,...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梁海文  
在核电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面前,研发设计部门(以下简称R&D部门)还面临人力效用寻优、创新水平提升、部门发展转型等基本需求,而员工在职业发展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职业瓶颈。本文在分析R&D部门发展形势及主要矛盾,以及员工职业瓶颈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总体性、管理性、差异性、保障性和长效性相结合的多维度激励制度建设方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志兵  唐守廉  
萨缪尔森等人从经济角度所定义的公共产品概念,忽视了对"公共"的详察,其现实意义受到了质疑。为切实反映公共产品的本质和研究的现实意义,对公共产品概念的界定至少应该从主体维度和客体维度两个方向进行。毕竟,公共产品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并且针对目前歧义产生和争论的焦点,对概念的本质解读应重点落脚于"公共"而不是"产品"。应该说,公共产品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概念,至少可以体现在主体(政治)和客体(经济)维度上。历史地、具体地认识公共产品的本质,界定其概念,有助于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地区分与公共产品相联系的一些社会经济甚至政治现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叶舟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重要平台。在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下,针对不少企业缺乏合作内在动力的突出问题,应从信息、激励两个维度审视和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促使高职院校找到适合自己的校企合作模式。传统经济学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可以使每个人毫无障碍地得到充分的信息和激励,价格机制自动发挥作用,因此是最有效率的经济。然而,现实中这种完全竞争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