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9)
2023(9934)
2022(8369)
2021(7907)
2020(7011)
2019(16329)
2018(15779)
2017(30323)
2016(16517)
2015(18981)
2014(18884)
2013(19090)
2012(18009)
2011(16465)
2010(16415)
2009(15489)
2008(15623)
2007(14072)
2006(12059)
2005(11036)
作者
(48797)
(40964)
(40948)
(39076)
(25901)
(19526)
(18898)
(16118)
(15451)
(14397)
(14067)
(13736)
(12933)
(12919)
(12868)
(12733)
(12509)
(12202)
(11747)
(11692)
(10087)
(10063)
(10015)
(9306)
(9183)
(9154)
(8926)
(8870)
(8245)
(8216)
学科
(73171)
经济(73108)
(43825)
管理(41766)
方法(36802)
数学(33521)
数学方法(33290)
(32477)
企业(32477)
中国(23227)
(18983)
(17734)
贸易(17728)
(17689)
(17364)
(14962)
(14188)
银行(14152)
(13578)
(13521)
业经(13187)
(12829)
金融(12827)
农业(12231)
地方(11411)
(11132)
保险(11038)
(10579)
财务(10564)
财务管理(10533)
机构
大学(247892)
学院(243149)
(110867)
经济(108924)
管理(91891)
研究(87285)
理学(78681)
理学院(77769)
管理学(76607)
管理学院(76149)
中国(70605)
(52564)
科学(51279)
(50308)
(44704)
(43005)
研究所(40846)
财经(40464)
中心(39948)
(37013)
经济学(36226)
业大(35731)
(34925)
农业(34287)
北京(33743)
经济学院(32953)
(30428)
财经大学(30337)
(30321)
师范(30032)
基金
项目(159267)
科学(125416)
基金(118647)
研究(114594)
(104011)
国家(103235)
科学基金(87339)
社会(74985)
社会科(71223)
社会科学(71200)
基金项目(62142)
(58433)
自然(55504)
自然科(54264)
自然科学(54244)
自然科学基金(53370)
教育(52470)
(50783)
资助(49865)
编号(44634)
(37460)
成果(36838)
重点(36063)
(33890)
(32637)
国家社会(32420)
教育部(32243)
中国(31319)
科研(31162)
创新(30709)
期刊
(115705)
经济(115705)
研究(75873)
中国(46446)
学报(39037)
(38145)
(37970)
科学(35771)
管理(31024)
大学(29285)
学学(27606)
(27467)
金融(27467)
农业(25858)
教育(20625)
财经(20411)
经济研究(20315)
技术(18929)
(17585)
(16297)
业经(16245)
问题(16052)
(15293)
国际(14553)
世界(13820)
技术经济(12871)
统计(12455)
理论(11760)
(11381)
(10786)
共检索到363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雅珍  丁之恬  
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阻止跨国保险公司进入中国,然而针对跨国保险进入中国的决定因素的分析,目前的研究还相对空白。本文借鉴国外对跨国保险的理论研究,以邓宁的国际折衷理论为基础,从保险需求量、保险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制造业FDI、双边贸易总额、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等七个方面分析跨国保险进入中国的决定因素。然后运用中国15个较早对外开放保险市场城市的2003年至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保险市场规模等五个因素对跨国保险进入中国的可能性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晞  
近年来理论界对跨国银行在华营运的研究多数将重点局限在外资银行竞争策略及其发展对中国金融业的冲击方面。对跨国银行进入中国的动因、组织扩展模式,特别是从跨国公司理论角度出发所作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则几乎为空白。本文运用邓宁的国际折衷理论,从专属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个方面分析跨国银行进入中国的决定因素。通过运用OLS回归模型对322家样本银行进行分析发现,银行规模、国际化经验、母国对华直接投资、地理距离和文化差异对跨国银行进入中国的决策产生着重要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万广华  郑思齐  Anett Hofmann  
全球正在经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识别影响城市化水平的关键因素,对于各国制定科学的城市化战略无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联合国WUP数据库和最新WDI数据库,以全世界229个国家1950—2010年间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等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工具变量法对决定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经济增长、非农化(第二、三产业GDP比重)和人力资本水平(成年人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决定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因素。经济增长每提高1个百分点,人口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工业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化率分别增加0.9、2.0和0.4个百分点。作为一个尝试,利用该跨国模型,本文估计了中国2010年"基于国际...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家智  张明  王文涛  
运用Malmquist指数和面板协整方法,测度了39个发展中国家在1995~2010年通胀治理效率,并分析影响通胀治理效率的宏观决定因素及渠道。实证结果发现,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通胀治理效率并没有明显改善。在通胀治理效率的决定因素中,货币与财政政策的自主性、汇率弹性、金融自由度等因素既影响政府决策效率,又关乎政策传导效率,从而显著影响发展中国家的通胀治理效率;金融发展因素则主要通过提升政策传导效率影响通胀治理效率;而经济开放对各效率指标的影响都不显著。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注重金融市场的培育并配套相应的金融监管从而享有较高的通胀治理政策传导效率。进一步提升中国通胀治理效率应在增强货币政策和财...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董莉军  
本文通过对2000~2015年期间804起中国企业宣告的跨国并购交易作为样本研究发现,并购目标的选择会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完成的可能性。从宏观层面来看,东道国/地区的制度质量与跨国并购交易成功的可能性正相关。从目标方企业特征来看,作为目标企业,如果是私人目标会增加跨国并购交易完成的可能性。从交易特征来看,如果收购采用现金支付方式会减少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完成的可能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董莉军  
本文通过对20002015年期间804起中国企业宣告的跨国并购交易作为样本研究发现,并购目标的选择会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完成的可能性。从宏观层面来看,东道国/地区的制度质量与跨国并购交易成功的可能性正相关。从目标方企业特征来看,作为目标企业,如果是私人目标会增加跨国并购交易完成的可能性。从交易特征来看,如果收购采用现金支付方式会减少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完成的可能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田素华  
以1980-2008年的中国大陆省区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研究了台湾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大陆的决定因素。研究显示,FDI进入的集聚效应、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会引起台资进入中国大陆规模相对和绝对水平的显著变化;税收比率降低则对其变动无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易行健  左雅莉  
文章使用43个国家1980~2011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对影响外贸依存度的因素进行国际比较、实证估计与拓展分析,结论表明:(1)人口、城市化率、FDI占比、居民消费率和实际有效汇率显著影响世界各国的外贸依存度,且外贸依存度具有较强的惯性;(2)将私人信贷占比作为金融发展的代理变量与净外国资产占比变量分别引入基准方程进行实证研究,没有找到金融发展与净外国资产占比显著影响外贸依存度的证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碧云  左雅莉  
本文使用43个国家1980~2011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对影响外贸贡献率的因素进行国际比较、实证估计与拓展分析,结论表明:居民消费率和通货膨胀率显著影响世界各国的外贸贡献率,且外贸贡献率具有较强的惯性。将私人信贷占比作为金融发展的代理变量与净外国资产变量分别引入基准方程进行实证研究,没有找到金融发展与净外国资产变量显著影响外贸贡献率的证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雨露  吴施颖  马勇  
本文基于1990-2009年间68个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面板数据,从管理效率、市场竞争性和盈利能力三个基本方面对影响一国银行业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从宏观经济政策来看,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将有助于提高一国银行业的整体效率;从银行产业发展来看,银行业效率的提高需要在保持适度资产规模和产业集中度的基础上,防止银行信贷的过度扩张和银行危机的发生;从制度文化发展来看,加强产权保护,促进社会信用文化水平的提升,将有助于一国银行业效率的整体提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爱民  张红军  
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分析跨国银行进入模式;接着回顾了跨国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选择,并通过有序结果的Logistic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跨国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跨国银行的资产规模越大,其母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越多,就越可能以分行模式进入中国市场。此外,跨国银行如果来自亚洲地区,则它们在中国市场设立分行的可能性更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勤  程惠芳  
跨国公司资本结构问题是国际金融微观领域的研究热点 ,但目前国内研究对此鲜有涉及。本文着重研究了跨国公司资本结构决定的问题 ,在概述了权衡理论的基本思想并考虑了跨国公司经营环境与国内企业的差异后 ,提出基于权衡模型的跨国公司资本结构决定机制的分析框架 ,进而深入研究了跨国公司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 :负债节税价值、破产成本和代理成本。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徐美芳  
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补充部分,近几年来商业健康保险在中国有了较大的发展。本研究显示家庭生命周期、教育、家庭收入、社会保险是当前影响健康保险需求的最重要原因,而性别、个人收入对健康保险消费的并影响不大,逆向选择现象也不明显。本研究也发现,不同收入群体对健康保险的需求有着不同的态度,其决定因素也有着较大的差别。本研究还发现,商业健康保险已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袁晓兵  
随着子公司对资源以及知识共享程度、价值链合理化程度、共同功能整合程度等的提高,无论是以双边还是多边的方式,外国子公司之间的合作性越来越强,目的是为了追逐协同效应;与此同时,它们还为了争夺母公司的资源、公司支持、系统定位以及市场扩张而进行竞争。这种跨国公司内部的“竞合”现象的出现也进一步表明了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而影响跨国公司内部竞合关系的因素很多。随着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对跨国公司内部子公司间的竞合会表现出越来越复杂的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