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2)
- 2023(10690)
- 2022(8328)
- 2021(7567)
- 2020(6394)
- 2019(14032)
- 2018(14085)
- 2017(27466)
- 2016(15060)
- 2015(16854)
- 2014(16742)
- 2013(16394)
- 2012(14631)
- 2011(12684)
- 2010(13140)
- 2009(12451)
- 2008(12969)
- 2007(12156)
- 2006(11015)
- 2005(10665)
- 学科
- 业(79798)
- 企(74749)
- 企业(74749)
- 济(66595)
- 经济(66502)
- 管理(62650)
- 业经(28522)
- 财(24535)
- 农(24311)
- 方法(23968)
- 务(19429)
- 财务(19392)
- 财务管理(19371)
- 中国(18391)
- 企业财务(18279)
- 农业(17821)
- 技术(17039)
- 制(16100)
- 数学(15737)
- 数学方法(15530)
- 策(15229)
- 划(13873)
- 理论(13595)
- 和(13190)
- 体(12537)
- 企业经济(12367)
- 经营(12305)
- 地方(12300)
- 贸(11967)
- 贸易(11960)
- 机构
- 学院(218406)
- 大学(209652)
- 济(92608)
- 经济(90733)
- 管理(88365)
- 理学(74166)
- 理学院(73506)
- 管理学(72599)
- 管理学院(72201)
- 研究(68371)
- 中国(56438)
- 财(45510)
- 京(44043)
- 科学(38532)
- 江(36299)
- 农(35842)
- 财经(35015)
- 所(34567)
- 经(31470)
- 中心(31351)
- 研究所(30384)
- 州(28774)
- 业大(28675)
- 北京(27824)
- 农业(27806)
- 经济学(26594)
- 商学(25770)
- 商学院(25558)
- 财经大学(25217)
- 范(25183)
- 基金
- 项目(131983)
- 科学(105482)
- 研究(101218)
- 基金(95119)
- 家(80909)
- 国家(80094)
- 科学基金(70568)
- 社会(65044)
- 社会科(61634)
- 社会科学(61617)
- 省(53835)
- 基金项目(49763)
- 教育(45506)
- 自然(44057)
- 划(43145)
- 自然科(43090)
- 自然科学(43077)
- 自然科学基金(42383)
- 编号(42057)
- 资助(37928)
- 成果(33837)
- 业(33426)
- 创(30908)
- 发(29843)
- 重点(29485)
- 课题(29023)
- 部(28597)
- 创新(27851)
- 制(26840)
- 性(26598)
- 期刊
- 济(116831)
- 经济(116831)
- 研究(66987)
- 中国(45243)
- 管理(40513)
- 财(40168)
- 农(36174)
- 科学(27477)
- 学报(26197)
- 农业(24655)
- 融(23403)
- 金融(23403)
- 业经(22419)
- 教育(22054)
- 技术(21756)
- 大学(20829)
- 学学(19695)
- 财经(17973)
- 经济研究(17603)
- 经(15656)
- 业(15530)
- 问题(15330)
- 技术经济(13246)
- 贸(12732)
- 财会(12529)
- 现代(12516)
- 世界(11744)
- 商业(11695)
- 国际(11267)
- 会计(11009)
共检索到346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立群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跨国企业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除了在开拓市场、更新技术和信息取得等方面作出持续的努力之外,企业各项资源的获取和充分有效利用也显得十分重要。在企业可以利用的各项资源中,人力资源作为最复杂、最有潜力的因素,往往成为跨国企业间竞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宏玲 马长海 李双海
随着跨国企业全球本地化将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社会网络延伸拓展到更具挑战的非市场环境之中,"中国供应链"概念越来越清晰并受到了世人所关注。本文采用结构主义分析方法,运用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和非市场策略理论,在剖析跨国企业全球生产网络构成基础上,总结了跨国企业全球本地化的非市场化影响因素、低成本制造——选择核心服务伙伴——完善供应链演进路径及其政治、公众及社会责任等非市场策略机理,提出了跨国企业市场—非市场策略模型,为中国供应链整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实践视角。
关键词:
全球本地化 非市场策略 中国供应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钟红
日本跨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钟红(一)市场全球化战略。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信息化、软件化,以及消费市场的多样化和细分化,世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适应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创造出新的市场体系,动员本企业的全部经营资源,并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遐
我国企业从事跨国经营,重要的是遵循跨国经营的国际规律和惯例,在世界市场上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取得高于国内市场的利润,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借鉴西方跨国公司的经营方法,运用转移定价策略应是我国跨国企业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跨国企业 利润最大化 转移定价 策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海云
财务战略是跨国公司重要的战略之一,对实现公司总体经营战略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此角度入手,分析了跨国公司的财务特征,并结合我国跨国企业情况,提出了其财务战略模式及相应的实现条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维 罗龙
当代世界经济活动的主体是跨国企业。到80年代中期,全世界的跨国企业已由60年代初期的7000多家发展到了6万多家。这些跨国企业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国际技术转让的30%、国际贸易量的50~60%。中国要真正走向世界,也必须建立和发展自己的跨国企业,这样才能真正参加到国际经济运动中去。现在,中国已经开始进行跨国企业的试点,这是极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很可能开创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个新阶段。在这样一个起步时期,有许多我们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秀臣 于渤
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从资源依赖的角度分析本土文化和制度、内部资源对跨国公司薪酬战略的影响,提出了跨国薪酬战略应平衡全球标准化和本土化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的薪酬策略必须与整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薪酬本土化和薪酬全球标准化之间的平衡受外部环境中的文化和制度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在制定薪酬策略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内部的资源控制和权力分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建辉 李心丹 肖斌卿
本文通过对某电信企业的市级分公司进行信息化战略规划,系统分析并总结了电信企业的本地化信息化架构,以及在本地化的约束框架内,市级电信公司如何通过构建完整的信息化流程应对充分竞争环境的挑战,完善客户质量,提升服务响应速度与水平。
关键词:
市级电信企业 信息化 战略规划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晋伟 吴园一
在经营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实施人才本地化战略。通过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在华外商独资企业中,任用本地人为经营者的仍占少数。但这些企业往往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其原因主要在于通过选择优秀人才作为外资企业的经营者,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有利于开辟东道国市场,有利于跨越内部的文化障碍,有利于赢得东道国政府的支持。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战略 人才 本地化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孙昕 张弘
随着中国的开放和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外资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在本土化的过程中,跨国企业会遇到许多重大的挑战,比如跨境资本管制,短期和长期运营计划和股东权益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平衡。此案例对跨国企业本土化的战略意义进行了深层的分析,在捕捉到跨国企业战略变化的同时,同时回答了这些创新有何意义。瑞士再保险(简称"瑞再")是一家领先的批量提供再保险、保险和其他以保险为基础的风险转移服务的供应商。公司拥有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广宇 黄怡芳
中国国内和东道国双重制度环境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非市场战略选择(缓冲战略、搭桥战略)的影响表明: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渐进式特征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搭桥战略正相关。中国经济转型期的试验式特征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缓冲战略正相关。东道国政府权力集中程度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搭桥战略正相关,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缓冲战略负相关。东道国政府的信用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搭桥战略负相关。此外,中国政府的支持力度也影响着中国跨国企业海外非市场战略的选择。
关键词:
制度因素 经济转型 跨国企业 非市场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尹忠明
今年以来,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已被提到内陆大省四川的重要议事日程。大力发展跨国企业对四川实行对内对外开放、引进输出并举的双向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申米玲
从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的战略并购发展极其迅速 ,不但并购的规模巨大而且并购的形式多样 ,从而成为国际资本流动和资本重组的主要方式。本文通过对跨国战略并购背景、战略并购经典案例的分析提出我国企业实行战略并购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战略并购 经典案例 启示 建议 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尹贤淑
韩国跨国企业由于受历史、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特殊条件的制约,使韩国跨国企业有其自己的特点。第一,私人资本输出增长迅速,垄断财团在海外投资中居遥遥领先地位。它们几乎囊括了所有制造业、矿产业和贸易业上的大型投资项目。第二,投资项目多而投资规模小。但这有利于对其他国家的渗透,资金回收快,也受到东南亚各国的欢迎。第三,投资地区以亚洲为基地,逐步实现“多极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