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64)
2023(13343)
2022(11314)
2021(10604)
2020(9039)
2019(20582)
2018(20267)
2017(39379)
2016(21323)
2015(23881)
2014(23467)
2013(23537)
2012(21296)
2011(18819)
2010(18665)
2009(17368)
2008(17266)
2007(15034)
2006(13236)
2005(11848)
作者
(60585)
(50209)
(49836)
(47216)
(32055)
(23836)
(22655)
(19665)
(18928)
(17980)
(17188)
(16849)
(16033)
(15694)
(15231)
(15184)
(15027)
(14830)
(14239)
(14236)
(12423)
(12197)
(12002)
(11482)
(11253)
(11166)
(11111)
(11034)
(9897)
(9887)
学科
(90757)
经济(90651)
(90417)
(83268)
企业(83268)
管理(77338)
方法(41426)
数学(32198)
数学方法(31868)
业经(30729)
(28579)
(28039)
(22087)
财务(22023)
财务管理(22002)
企业财务(20847)
中国(20533)
农业(20069)
技术(19606)
理论(17678)
(17380)
(17022)
(16153)
地方(15974)
(15825)
贸易(15819)
(15460)
(15372)
(15086)
(13269)
机构
学院(304756)
大学(300775)
管理(129537)
(123549)
经济(121078)
理学(112067)
理学院(110980)
管理学(109436)
管理学院(108898)
研究(94697)
中国(72422)
(63806)
科学(57512)
(56329)
(48190)
(46596)
财经(45435)
业大(44445)
(44176)
中心(42677)
研究所(42222)
(41393)
北京(40088)
农业(37823)
(36917)
师范(36612)
(35827)
经济学(35284)
商学(35239)
商学院(34883)
基金
项目(206119)
科学(163620)
研究(154156)
基金(149973)
(128801)
国家(127620)
科学基金(112007)
社会(96881)
社会科(91840)
社会科学(91815)
(81406)
基金项目(80341)
自然(72908)
自然科(71247)
自然科学(71233)
自然科学基金(70002)
教育(69571)
(66883)
编号(63817)
资助(60997)
成果(49983)
(45617)
(45126)
重点(44923)
(43765)
课题(42444)
创新(41798)
(41566)
项目编号(40015)
国家社会(39176)
期刊
(138594)
经济(138594)
研究(88684)
中国(53641)
管理(51749)
(45506)
(44681)
学报(42364)
科学(41330)
大学(32789)
农业(31694)
教育(31187)
学学(30965)
技术(28613)
业经(25283)
(24248)
金融(24248)
财经(22043)
经济研究(21230)
(18882)
(18706)
问题(17802)
技术经济(17294)
现代(15694)
科技(15052)
理论(14718)
商业(14603)
财会(14492)
图书(14334)
世界(13372)
共检索到442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敏  李素雅  林键  
在国际商务研究领域,基于跨国企业及东道国政府间互动关系的议价能力(bargaining Power)的形成机制、理论模型等始终未达成统一的理论观点,本文通过回顾1950年-2008年间在权威国际学术期刊、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以及引用率较高的专业书籍,对议价能力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认为议价过程应是一个包含从跨国企业进入到撤离东道国的动态过程,如何全面把握议价能力的动态性是需要关注的课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娟  
鉴于母国与东道国间的制度距离客观存在,跨国企业在东道国市场的"合法化"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阐明了不同理论体系下"合法化"概念的本质特征;然后基于制度同构理论视角,系统阐释了跨国企业东道国市场"合法化"来源及途径;再依据跨国企业与东道国市场主体特征的不同,对现有跨国企业东道国市场"合法化"策略进行了系统归类,并就每一类策略特征进行了阐释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就跨国企业东道国市场"合法化"的概念测度、结果变量选取及国别数据分析等相关实证研究做了系统梳理;最后对未来相关研究重点及研究方向予以展望,供后续研究及企业国际化实践参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志锋  周敏丹  
经济全球化及知识化的纵深发展,使得以专利保护为核心的制度构建日益成为影响跨国企业市场进入决策的重要因素。利用跨国数据实证研究了东道国的专利保护强度对跨国企业市场进入方式(出口、跨国直接投资及许可生产)选择的影响及其差异,得到如下三个主要结论:(1)东道国专利保护水平的提高会增加跨国企业在其境内的经济活动,即增加对东道国的出口、跨国直接投资和许可生产;(2)专利保护对跨国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随着东道国模仿能力的增强而增大;(3)专利保护对跨国企业出口、跨国直接投资和许可生产的影响大小依次递增,且这一递增效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由所有权优势、区位布局及内部化三个因素来解释。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志锋  周敏丹  
经济全球化及知识化的纵深发展,使得以专利保护为核心的制度构建日益成为影响跨国企业市场进入决策的重要因素。利用跨国数据实证研究了东道国的专利保护强度对跨国企业市场进入方式(出口、跨国直接投资及许可生产)选择的影响及其差异,得到如下三个主要结论:(1)东道国专利保护水平的提高会增加跨国企业在其境内的经济活动,即增加对东道国的出口、跨国直接投资和许可生产;(2)专利保护对跨国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随着东道国模仿能力的增强而增大;(3)专利保护对跨国企业出口、跨国直接投资和许可生产的影响大小依次递增,且这一递增效果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素心  
基于东道国引资政策对跨国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建立一个由跨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构成的寡头垄断竞争模型,分析跨国企业的选择行为及东道国的最佳优惠政策,结论表明东道国最佳优惠政策与跨国企业直接投资的固定成本密切相关。因此,东道国制定引资政策时应以本国国民福利为首要目标,针对不同类型的FDI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广宇  黄怡芳  
中国国内和东道国双重制度环境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非市场战略选择(缓冲战略、搭桥战略)的影响表明: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渐进式特征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搭桥战略正相关。中国经济转型期的试验式特征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缓冲战略正相关。东道国政府权力集中程度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搭桥战略正相关,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缓冲战略负相关。东道国政府的信用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搭桥战略负相关。此外,中国政府的支持力度也影响着中国跨国企业海外非市场战略的选择。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德球  申李莹  
东道国文化是影响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绩效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07—2018年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了东道国国家文化多样性特征对跨国企业海外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内部文化多样性有助于提高中国跨国企业的海外经营绩效;相对于合资经营模式,文化多样性对独资经营的海外子公司经营绩效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东道国正式制度质量越好,文化多样性对跨国企业海外经营绩效的正向促进效应越显著,文化多样性与东道国正式制度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文化多样性程度提高引致的东道国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和中国企业在东道国的合法性提高是提高跨国企业海外经营绩效的重要途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肖鹏  宣珊珊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呈现明显的探索与利用兼顾的双元特征。为研究两种国际化活动平衡与联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从组织双元理论和制度理论出发,通过对403个中国跨国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分层回归发现:探索性国际化与利用性国际化平衡维度和联合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资源在探索性国际化与利用性国际化中的分配越均衡,两种国际化活动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东道国管制制度对这一关系起调节作用,随着东道国管制制度水平提升,平衡维度和联合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效应增强。研究结论可为利用性国际化和探索性国际化理论划分提供实证证据,丰富并细化制度理论在国际化领域的应用研究,对我国跨国企业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娟  
本文利用2006—2015年中国跨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63个国家OFDI数据,结合跨国公司理论和制度理论,系统考察东道国制度环境、投资导向与中国跨国企业OFDI三者间作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跨国企业OFDI具有突出的资源导向特征,东道国市场资源禀赋会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投资决策产生积极影响,东道国经济制度环境并未抑制中国跨国企业OFDI投资规模,东道国文化制度环境差异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影响不明显,东道国政治制度环境和市场规模对中国跨国企业OFDI影响程度不同。本文研究结论是对既有跨国投资理论的丰富和矫正,对中国跨国企业的OFDI实践也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敏  
市场开放吸引了大量跨国企业直接投资,也引致了跨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在本土市场竞争的问题。文章构建一个基于比较优势的策略选择模型,来分析跨国企业与东道国企业市场竞争的策略选择。文章得出结论是:跨国企业依托自身技术优势,选择技术领先战略,侧重高端市场的竞争;而东道国企业依托自身的规模优势,选择成本领先战略,侧重低端市场竞争。最后文章用聚类分析对中国彩电市场中外企业的竞争做出实证检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林花  王珏  刘园园  
已有文献证实,在发达国家存在从当地企业向跨国子公司的反向溢出效应,但在发展中国家中目前还鲜有关于跨国子公司向东道国企业学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此,本文将通过案例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证实在华跨国子公司与当地企业之间存在相互学习、相互受益的事实。本文首先通过7家企业的案例研究,发现本土知识的学习对于在华跨国子公司的重要性,他们与中国本土企业存在横向和纵向的相互学习,且彼此受益。为了进一步证实该观点,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和结构方程模型对369家跨国子公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跨国子公司和本土企业之间通过相互学习,显著提升了各自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对绩效产生间接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余官胜  范朋真  龙文  
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既要维持快速增长又要保障利益安全,这需要在理论上探明东道国风险和投资速度之间的关系。为规避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东道国,我国企业倾向于以集群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在宏观上体现为我国对该国具有较快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速度。基于此,本文在宏观上度量了我国对各东道国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速度,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出于集群规避风险的目的,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总体上倾向于以更快的速度进入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较高的东道国;而在建有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东道国,风险则不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速度,间接反映出境外经贸合作区的风险规避功能。进一步地,本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估计方法发现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本身也能提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速度,直接反映出境外经贸合作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波  周丽萍  
文章将东道国交通运输能力和生产率引入理论模型,并基于宏观和微观层面数据,研究东道国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完成率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高交通运输能力国家的企业为中国企业并购所青睐,尤其是水路运输;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国家的企业对中国资本吸引力并不显著,但东道国交通运输能力与劳动生产率的双向互动却明显促进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而且不同行业劳动生产率的调节效应不尽相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引起的间接调节效应最大,其次是工业,最后是农业。这对于有效促进中国企业成功"出海"并实现全球资本区域结构优化具有现实价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文杰  苏勇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都已经在世界各地建立全球分布团队,以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国际学术界对全球分布团队研究的丰硕成果相比,国内学者对这一领域研究甚少,这对于促进全球化理论发展和指导中国企业国际化管理实践极为不利。本文通过对全球分布团队的文献梳理发现,其管理的核心特征主要体现在文化距离、地理距离以及团队多样化三个方面,这些核心特征会导致不同子团队之间的冲突、权力较量以及误解,而共享知识和有效沟通调节了这一作用过程。随后本文探讨了全球分布团队的绩效表现,在此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全球分布团队研究的整合模型,并对这一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后续研究以及跨国企业更好地构建全球分布团队并提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陶野  
当前跨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主要集中于跨国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模型、行为影响因素和社会责任行动三个领域。在对重点文献进行回顾基础上,文章提出跨国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不明、环境分析框架待整合、针对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研究待加强,以及经验性研究待深入是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并由此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