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71)
- 2023(12571)
- 2022(10211)
- 2021(9281)
- 2020(7912)
- 2019(17500)
- 2018(17115)
- 2017(33568)
- 2016(17940)
- 2015(19604)
- 2014(19510)
- 2013(19202)
- 2012(17252)
- 2011(15198)
- 2010(15265)
- 2009(14557)
- 2008(14732)
- 2007(13399)
- 2006(11662)
- 2005(10986)
- 学科
- 业(86380)
- 企(80643)
- 企业(80643)
- 济(75297)
- 经济(75169)
- 管理(74021)
- 财(31760)
- 方法(31339)
- 业经(29007)
- 农(25485)
- 数学(22985)
- 数学方法(22763)
- 务(22568)
- 财务(22545)
- 财务管理(22519)
- 制(21540)
- 企业财务(21424)
- 农业(18488)
- 技术(18092)
- 中国(17748)
- 体(16287)
- 划(15316)
- 策(15062)
- 体制(14370)
- 理论(14317)
- 和(14065)
- 贸(12823)
- 贸易(12817)
- 银(12734)
- 银行(12720)
- 机构
- 学院(259688)
- 大学(253966)
- 济(111173)
- 经济(109151)
- 管理(105355)
- 理学(90643)
- 理学院(89783)
- 管理学(88692)
- 管理学院(88196)
- 研究(79810)
- 中国(64150)
- 财(57386)
- 京(51408)
- 科学(45364)
- 财经(44928)
- 农(42511)
- 经(40828)
- 江(39942)
- 所(39026)
- 中心(36904)
- 业大(35798)
- 研究所(34683)
- 经济学(34241)
- 财经大学(33307)
- 农业(33226)
- 北京(31524)
- 州(31270)
- 商学(31097)
- 经济学院(30939)
- 商学院(30812)
- 基金
- 项目(168862)
- 科学(136157)
- 基金(126065)
- 研究(125543)
- 家(108377)
- 国家(107413)
- 科学基金(94891)
- 社会(83499)
- 社会科(79286)
- 社会科学(79270)
- 基金项目(66572)
- 省(66181)
- 自然(60324)
- 自然科(58990)
- 自然科学(58975)
- 自然科学基金(58045)
- 教育(56825)
- 划(54116)
- 资助(49988)
- 编号(49075)
- 成果(39190)
- 创(38884)
- 业(38416)
- 部(38200)
- 制(38149)
- 重点(37468)
- 发(35540)
- 创新(35462)
- 国家社会(35302)
- 性(34133)
- 期刊
- 济(128683)
- 经济(128683)
- 研究(76507)
- 中国(49743)
- 财(49709)
- 管理(45117)
- 农(40845)
- 学报(35304)
- 科学(35262)
- 大学(28295)
- 农业(27613)
- 学学(27268)
- 融(26397)
- 金融(26397)
- 财经(23380)
- 业经(23289)
- 技术(22957)
- 教育(21353)
- 经济研究(20247)
- 经(20192)
- 业(16728)
- 问题(16670)
- 财会(14785)
- 技术经济(14563)
- 现代(13526)
- 贸(13063)
- 商业(12870)
- 世界(12531)
- 会计(12342)
- 版(11905)
共检索到388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雪灵 万妮娜
跨国情境下制度的差异性为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成为内、外部诸多问题的来源和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制度距离越来越多的成为理解和分析跨国企业投资和运营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制度距离的视角出发,分别就跨国情境下正式制度距离与非正式制度距离对企业内、外部合法性门槛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制度距离 合法性 合法性门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碧珺 高恺琳
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国,其海外资产的安全和收益由于涉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果、企业国际化发展成败而日趋重要。从具有独特性制度环境下“走出去”的中国跨国企业,其海外子公司绩效如何受到具有差异性的东道国制度环境的影响?本文基于微观层面数据,研究了东道国与母国的制度距离对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距离对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绩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由于国有企业身份的特定优势、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经营的相对优势以及文化相似性的弥补作用,该负面影响主要发生在非国有企业、位于发达国家、文化距离较远东道国的海外子公司中。渠道分析表明,随着制度距离扩大,海外子公司对高质量雇员的需求增强从而增加了其平均雇员成本,并面临上升的东道国民众负面认知。同时,丰富的母公司海外投资经验、先行者行业经验以及良好的双边外交关系有助于缓释制度距离的负面影响。本文将制度因素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研究从“走出去”的投资决策阶段,拓展到“走下去”的投资绩效评估阶段,为提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和企业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经 张利敏
本文基于2001至2012年中国88个跨国企业325个对外投资样本,利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跨国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的特征及影响因素。除了研究正式制度距离和非正式制度距离对跨国企业海外投资建立方式和股权比例安排的影响机理外,同时考察了强效制度环境对跨国企业对外投资建立方式和股权比例安排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就对外投资建立方式而言,高正式制度距离与中国跨国企业选择新建投资模式的概率正相关,而非正式制度距离对其选择何种建立方式没有显著影响。在非正式制度距离存在的情况下,东道国市场经济运行效率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建立方式有显著影响。就对外投资股权比例安排的影响因素而言,正式制度距离越远,...
关键词:
制度距离 投资模式 股权安排 调节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经 刘厚俊
基于中国跨国企业2002—2013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研究制度距离、人力资源对跨国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母国与东道国非正式制度距离与中国无经验投资者选择新建投资模式之间呈倒U型关系,随着正式制度距离的增加,企业为了降低经营风险,选择新建投资的概率增大;母国与东道国之间人力资源距离越远,有经验投资者越倾向于选择并购模式进入东道国;此外,富有经验的投资者可以跨越非正式制度距离产生的隔阂,从而提高企业的对外投资绩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怀超 范建红
从组织合法性视角出发,在将制度距离分成管制距离、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的基础上,就所调研的178家中国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检验了制度距离对并购和绿地这两种进入战略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了环境适应能力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绿地而言,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越远,中国跨国公司越偏好于选择并购进入东道国市场;环境适应能力负向调节了规范距离和认知距离对绿地和并购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
制度距离 进入战略 组织合法性 跨国公司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怀超 范建红
本文从组织合法性视角出发,以178家中国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检验了制度距离对跨国公司进入战略两阶段(并购/绿地、合资/独资)选择的影响,验证了国际经验、环境适应能力和社会资本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采用层级回归探究了制度距离与跨国公司进入战略的匹配对其国际化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度距离越远,相对于绿地,中国跨国公司越可能选择并购;相对于独资,中国跨国公司越可能选择合资。国际经验负向调节了制度距离对并购与绿地以及合资与独资选择的影响;环境适应能力和社会资本负向调节了制度距离对合资与独资选择的影响。此外,制度距离远时,相对于绿地,中国跨国公司选择并购的国际...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许钢祥 朱杏珍
基于2001—2012年《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与国泰安(CSMAR)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选取沪深两市126家进行对外投资的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中国跨国企业在制度双元情境下如何通过进入模式选择来响应母公司和东道国的"双重"制度压力。研究结果显示:国有跨国企业可以通过重复使用合资型进入模式缓解因国有性质造成的企业内部制度压力,并且同时克服因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文化距离导致的外部制度压力,进而获得内外部合法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江珊 魏炜 张金鑫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发起的172起对外跨国并购的事件为样本,利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溢价的影响。结果显示: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分别与海外并购溢价呈正相关;国有产权性质会显著正向调节文化距离和制度距离与并购溢价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制度距离 文化距离 产权性质 并购溢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亮 吕鸿江
笔者以制度理论为基础,整合知识转移和合法性两条逻辑,探索制度距离对中国企业海外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规制制度距离越大,中国企业选择独资进入模式的可能性越大;相反,规范制度距离越大,中国企业选择合资进入模式的可能性越大;同时,规制制度距离和规范制度距离之间存在调节作用,规范制度距离能够调节规制制度距离与中国企业海外进入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制度距离 知识转移 合法性 进入模式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谢佩洪 陈怡霏
中国跨国企业在海外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外来者劣势和来源国劣势的双重侵袭,本文基于合法性视角综合探究了中国跨国企业在东道国遭受的外来者劣势和来源国劣势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选取在2004~2017年间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111家中国跨国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Stata 16.0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外来者劣势和来源国劣势对企业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地理距离强化了外来者劣势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但在来源国劣势和企业绩效的关系中不起调节作用;研发投入强化了外来者劣势和来源国劣势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对中国及其他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克服外来者和来源国双重劣势以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借鉴价值。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玉刚 毛鑫鑫 陈琳
综合考虑跨国收购中制度距离引发的外来者劣势和制度套利两种效应,利用Zephyr数据库中2010-2014年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302个样本,探讨了规制制度距离、规范制度距离以及东道国的相对制度质量与我国企业海外收购股权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规制制度距离越大,海外收购股权比例越高;规范制度距离越大,跨国收购股权比例越低。东道国的制度质量对制度距离和收购股权比例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说明中国企业在进入制度质量较高的国家时,制度套利的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元旭 刘勰
本文研究了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距离对跨国并购交易成败的影响,以及异质国际经验对制度距离影响的调节作用。通过1992—2012年我国505个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样本,实证检验了本文的假设,结果表明:第一,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距离能显著提升跨国并购交易的成功率。第二,一般国际经验对正式制度距离和交易成败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关系。第三,跨国并购经验对正式、非正式制度距离和交易成败存在显著负向、正向影响关系。研究认为:第一,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距离越大,收购方获取异质性的技术、资产等也越多,从而越可能达成交易。第二,一般国际经验能缓解正式制度距离产生的交易成本,并发挥正式制度差异的优势。第三,跨国并购经验不利于收购方应对...
关键词:
制度距离 异质国际经验 跨国并购交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玉刚 毛鑫鑫 陈琳
综合考虑跨国收购中制度距离引发的外来者劣势和制度套利两种效应,利用Zephyr数据库中2010-2014年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302个样本,探讨了规制制度距离、规范制度距离以及东道国的相对制度质量与我国企业海外收购股权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规制制度距离越大,海外收购股权比例越高;规范制度距离越大,跨国收购股权比例越低。东道国的制度质量对制度距离和收购股权比例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说明中国企业在进入制度质量较高的国家时,制度套利的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玉刚 纪宇彤
伴随着中国企业大量进入海外市场,在东道国开展经营活动遭遇的合法性危机也频频出现。文章基于112个中国企业在海外遭遇合法性危机事件的案例样本,运用媒体内容分析法测量企业国际化行为的合法性危机程度,研究进入模式、制度距离与合法性危机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进入模式对合法性危机有显著影响,且并购大于投资大于出口;东道国与中国的制度距离越大,企业遭遇合法性危机的程度越高;企业所有权性质对制度距离与合法性危机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文章扩展了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后效果的研究,为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合法性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