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75)
2023(16879)
2022(14366)
2021(13300)
2020(11237)
2019(25322)
2018(24919)
2017(48521)
2016(26073)
2015(28833)
2014(28039)
2013(27922)
2012(25009)
2011(22183)
2010(22238)
2009(21207)
2008(20249)
2007(17832)
2006(15880)
2005(14343)
作者
(72099)
(59294)
(59257)
(56124)
(37780)
(28275)
(26963)
(22967)
(22492)
(21252)
(20243)
(20147)
(19005)
(18423)
(18333)
(18260)
(17663)
(17534)
(16973)
(16835)
(14587)
(14545)
(14359)
(13674)
(13370)
(13274)
(13217)
(13181)
(11857)
(11672)
学科
(103379)
经济(103260)
(97381)
(88671)
企业(88671)
管理(86750)
方法(45880)
数学(36353)
数学方法(35941)
(35724)
业经(33808)
(31695)
中国(29996)
(27566)
金融(27564)
(25968)
银行(25933)
(25068)
(25007)
财务(25002)
财务管理(24977)
企业财务(23707)
(23509)
农业(22519)
(22028)
地方(20987)
理论(20748)
税收(20569)
(20398)
技术(20372)
机构
学院(360283)
大学(354425)
管理(146437)
(144803)
经济(141745)
理学(126012)
理学院(124786)
管理学(122871)
管理学院(122235)
研究(111693)
中国(91981)
(74148)
(73801)
科学(67255)
财经(57659)
(55450)
(54876)
(53371)
(52263)
中心(52229)
业大(50650)
研究所(49344)
北京(46576)
(43748)
农业(43339)
经济学(43078)
(42879)
财经大学(42639)
师范(42508)
(40564)
基金
项目(239284)
科学(189023)
研究(179140)
基金(173587)
(149112)
国家(147772)
科学基金(129172)
社会(112996)
社会科(107220)
社会科学(107196)
(94750)
基金项目(92080)
自然(83001)
自然科(81131)
自然科学(81114)
教育(80799)
自然科学基金(79667)
(77697)
编号(74541)
资助(71122)
成果(59450)
重点(52662)
(52389)
(51823)
(51143)
课题(49750)
创新(48253)
项目编号(47226)
国家社会(46158)
(45443)
期刊
(162237)
经济(162237)
研究(110810)
中国(65225)
(58767)
管理(57472)
(51640)
学报(50475)
科学(47392)
(42305)
金融(42305)
大学(38642)
学学(36744)
农业(35525)
教育(35327)
技术(32130)
业经(28934)
财经(27638)
经济研究(25807)
(23617)
问题(20381)
(20288)
技术经济(18828)
(17808)
现代(17780)
财会(17517)
理论(17330)
商业(16976)
科技(16513)
(16129)
共检索到537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舒珩  
随着跨境投资快速增长及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企业开始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国外实力较强企业也逐步拓展我国市场。为控制税费支出、提升经营收益,诸多跨国企业利用混合金融工具等混合错配安排方式进行避税,然而该行为会严重侵蚀我国税基,国家税务部门对跨国企业混合金融工具应用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不断加强相应反避税工作。基于此,文章在深入分析混合错配下混合金融工具运行机制的基础上,选取跨国企业并对其避税安排进行分析,明确税务机关处理情况,以期为跨国企业合理开展避税活动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青亚  
混合错配安排会产生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进一步对跨境贸易和投资造成严重的影响,我国混合错配安排反避税的政策存在混合实体税收地位判定复杂、混合性金融工具的定性模糊等方面的不足。文章从混合实体、混合性金融工具和联动性规则三个方面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美国、英国的混合错配安排反避税规则开展分析,并通过与我国的对比进一步挖掘我国的不足并借鉴国际成熟经验提出反避税优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杜爽  
各国税法对可转债、优先股等兼具"债务"、"权益"性质的混合金融工具尚未形成一致的课税规则,同一笔跨国所得或同时被不同国家认定为"股息"及"利息",适用不同的税收政策,产生"双重征税"或"双重不征税"的税收结果。纳税人可能会利用各国税制的差异及混合金融工具的特点进行税收套利,侵害国家利益,影响竞争公平。为应对这一状况,OECD建议各国政府加强对混合错配安排的认识。美、英等国通过完善国内税法应对"一笔费用被多重扣除"、"不计收入扣除"、"滥用国外税收抵免"等。然而,现阶段关于应对混合错配的建议方案缺少实践结果的评估,诸如信息传递过程中如何保证纳税人信息不被泄露,传递信息类型、时间等一系列与征收成本、效率、税收公平相关的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明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魏清  
在国际税收实践中,复合金融工具因兼具债务与权益工具的特征,常常被跨国纳税人用于国际避税。避税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两个国家对复合金融工具性质认定的差异及不同的税务处理方式,实现一方作为费用扣除而另一方不计入应税收入或者人为操纵外国税收抵免来达到双重不征税的目的。本文在借鉴丹麦.英国和意大利等的特殊反避税法规的基础上,对我国复合金融工具特殊反避税立法提出了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孔丹阳  冯逍宇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政府近期发布的《跨国企业反避税法案》的内容及立法目的,对比了我国与澳大利亚现行一般反避税法律框架,旨在探讨澳大利亚《跨国企业反避税法案》对我国反避税法律法规修改的借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孔丹阳  冯逍宇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政府近期发布的《跨国企业反避税法案》的内容及立法目的,对比了我国与澳大利亚现行一般反避税法律框架,旨在探讨澳大利亚《跨国企业反避税法案》对我国反避税法律法规修改的借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励贺林  付广军  
欧洲国家专利盒税制激励的重心是企业创新研发活动过程的知识产权商品化阶段和价值收益阶段,有利于企业赢取和维持持续性竞争优势,但税制本身存在明显漏洞。本文比较了欧洲主要国家的专利盒税制,剖析了跨国企业集团利用专利盒税制漏洞进行避税的典型架构和复杂架构,并提出完善"中国版专利盒税制"、应对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捍卫我国税收权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励贺林  付广军  
欧洲国家专利盒税制激励的重心是企业创新研发活动过程的知识产权商品化阶段和价值收益阶段,有利于企业赢取和维持持续性竞争优势,但税制本身存在明显漏洞。本文比较了欧洲主要国家的专利盒税制,剖析了跨国企业集团利用专利盒税制漏洞进行避税的典型架构和复杂架构,并提出完善"中国版专利盒税制"、应对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捍卫我国税收权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詹清荣  
跨国企业开展跨国投资经营业务时,跨国企业母公司所在国政府、跨国企业本身、目标投资国或业务发生地政府、与业务可能会发生关系的第三国或地区政府,都是跨国企业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具体投资或经营所得的利益博弈主体。企业纳税额多少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不同的税种和税率,政府可以通过各自国家或地区立法程序制定、修改涉税法规,并且由各自政府的税收征管部门征收税款;企业必须按照当地涉税法规和纳税申报方式纳税,但可以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税率、采用不同的投资安排和公司架构进行纳税筹划;第三国或地区可以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娅莉  Beixin Lin  廖伟民  
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商业模式的演变和跨国企业全球价值链的整合,给中国基于传统经济模式建立的税制体系带来了严峻挑战。由于税制不完善、税收征管手段落后、税收监管不力等原因,中国成为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国企业逃避税的重灾区,一些跨国企业利用中国与其他国家税制之间的差异和全球一体化的经营模式逃避在中国的纳税义务,这些行为严重侵蚀了中国税基,损害了税收公平原则和中国税收主权。以所得税和增值税为例,分析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国企业在中国的逃避税现状、途径,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有效应对跨国企业逃避税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唐玲  吴凤羽  
依法纳税是企业的责任,合理避税是企业的权利。跨国企业利用转移定价策略就是就是一个重要的避税手段。转移定价法确确实实能够有效地降低跨国公司的总税负。但是,跨国企业运用转移定价策略进行避税要受法律环境的约束,一旦脱离了法律约束,合理避税就可能转化为偷税漏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电  
预算管理是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本文旨在找出一种创新高效的预算新模式,以合理利用企业资源对其经营、资本和财务等作总体规划与统筹安排。这种预算新模式兼具控制、沟通协调及业绩评价功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娜  黄凌云  王珏  
本文采用1998—2010年中国企业跨国投资数据,将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初始与后续跨国投资等待时间与国有企业进行对比,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在企业初始跨国投资阶段,混合所有制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并没有展现出更短的等待时间,二者在等待时间方面的表现并无显著差异。但随着股权制衡度的提升,相比于国有企业而言,非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显示出了更短的初始跨国投资等待时间;在后续跨国投资阶段,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跨国投资等待时间显著短于国有企业。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从跨国投资领域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撑,同时也拓展了资源依赖理论在国际商务领域的应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毕砚昭  张捷  王苗苗  
基于企业风险规避视角,对于混合雇佣模式下的员工激励问题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由正式雇佣员工、非正式雇用员工和企业组成的博弈决策模型,分别求解了分散和集中两种决策下的模型,并对集中决策下的模型进行了协调。结果表明,相同激励条件下可以实现两种雇佣员工工作投入相同;协调模式下可以实现个体和整体效用的全面优化,且企业和整体效用与企业风险规避系数负相关,协调机制在企业风险规避系数较大且企业为员工分担较少部分工作成本时较容易被员工接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东坡  
本文基于2013—2020年间沪深A股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实证分析审计资源错配对企业避税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路径,同时将业财融合这一要素引入两者关系研究框架中,探究业财融合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审计资源错配与企业避税间显著正相关;业财融合与企业避税间显著负相关;业财融合显著削弱审计资源错配与企业避税间的正相关程度。研究可以规范上市企业纳税行为、提升审计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企业业财融合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