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9)
- 2023(11260)
- 2022(9411)
- 2021(8527)
- 2020(7553)
- 2019(17099)
- 2018(16810)
- 2017(33471)
- 2016(18161)
- 2015(20336)
- 2014(20172)
- 2013(20495)
- 2012(18797)
- 2011(16795)
- 2010(16982)
- 2009(16219)
- 2008(16742)
- 2007(15416)
- 2006(13471)
- 2005(12519)
- 学科
- 业(85270)
- 济(81310)
- 经济(81219)
- 企(78160)
- 企业(78160)
- 管理(67863)
- 方法(37784)
- 财(31736)
- 数学(29421)
- 数学方法(29222)
- 业经(28072)
- 农(27014)
- 务(22170)
- 财务(22146)
- 税(22143)
- 财务管理(22117)
- 企业财务(20939)
- 税收(20660)
- 收(20485)
- 农业(19348)
- 制(19258)
- 技术(17244)
- 中国(16897)
- 和(16273)
- 贸(15865)
- 贸易(15860)
- 易(15408)
- 策(14668)
- 划(14146)
- 理论(13907)
- 机构
- 学院(268269)
- 大学(262750)
- 济(113978)
- 经济(111818)
- 管理(108017)
- 理学(92436)
- 理学院(91549)
- 管理学(90328)
- 管理学院(89832)
- 研究(84007)
- 中国(68718)
- 财(59333)
- 京(53995)
- 科学(50821)
- 农(48369)
- 财经(45704)
- 所(43552)
- 江(42745)
- 经(41294)
- 中心(39218)
- 业大(39002)
- 研究所(38845)
- 农业(38261)
- 经济学(34104)
- 北京(33830)
- 财经大学(33363)
- 州(33117)
- 经济学院(31169)
- 商学(30674)
- 商学院(30437)
- 基金
- 项目(169305)
- 科学(134200)
- 基金(124077)
- 研究(123536)
- 家(107450)
- 国家(106492)
- 科学基金(92437)
- 社会(78948)
- 社会科(74922)
- 社会科学(74899)
- 省(66995)
- 基金项目(66108)
- 自然(60126)
- 自然科(58751)
- 自然科学(58735)
- 自然科学基金(57784)
- 划(55322)
- 教育(55040)
- 编号(50459)
- 资助(50195)
- 成果(39899)
- 业(39184)
- 创(38427)
- 重点(37859)
- 部(37467)
- 发(36534)
- 创新(35120)
- 课题(33181)
- 科研(32996)
- 国家社会(32593)
共检索到404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裴龙青
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不断紧密,跨国企业并购业务在我国越来越多地出现,但其发展还不成熟,在税收的征纳方面也缺少具体的业务准则进行规范,甚至对于某些税收业务的处理还存在着规制的空白点,这极易使得纳税主体产生逃避纳税的动机,进而利用我国在这方面规则的漏洞偷逃税收,造成国家税收利益的极大损失。应从设立完善的跨国企业并购业务税务会计核算机制等方面入手,改进与完善跨国企业并购业务税收征纳规则。
关键词:
跨国企业并购 税收征纳 税收管辖权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刘立旺 董立强
为打击跨国逃避税,欧盟、荷兰启动了税收黑名单制度。同时迫于国际税改压力,传统避税地相继发布了经济实质法规。本文对欧盟及其成员国荷兰的税收黑名单及避税地经济实质法规进行了梳理,分析其对跨国企业的影响,并从企业税收管理的角度提出应对建议。
关键词:
税收黑名单 经济实质 跨国企业 避税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昌
从博弈论视角观察,税收征纳博弈对局主要涉及三方当事人——政府、税务机关和纳税人,而税收制度本身就是博弈规则。本文对征纳行为进行多维博弈分析,探索税收征纳行为的博弈特征及其对税收活动的影响,为促进税收征管、维护国家利益服务。
关键词:
博弈 税务稽查 税收寻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贾鸿
跨国企业采用资本弱化避税,已成为我国外资企业避税的新动向。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法规没有对资本弱化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我国的反资本弱化税收政策,防止外资企业利用资本弱化避税,是我国税制改革亟待面对的重要课题。该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就反资本弱化的税收规则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跨国企业 资本弱化 安全港规则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许秀芳
荷兰政府于2001年税制改革中引进了《转让定价法案》,大大改变了荷兰政府对导管公司一向采取的宽大态度。新规定对于导管公司的影响主要是:纳税人必须严格执行转让定价基准,才可得到“事前申请税务解释令”的核准;关联导管公司必须同时通过居民纳税人和受益所有权测试,才能继续享受荷兰广泛税收协定的税收利益,否则将面临双重征税的风险。这些新规定也会对中国跨国企业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正确掌握有关荷兰导管公司的新规定,力求极大化全球税后利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辉 徐波
入世以来,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异军突起。本文主要研究2001年以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的特征,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
跨国并购 特征 问题 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姚战琪
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面临两种进入方式的选择:并购进入和新建投资进入,本文展现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回顾和分析了跨国公司选择并购进入方式的各种考虑因素。本文提出了一个企业国外进入方式选择的简单模型,研究在何种情况下外国公司优先选择并购方式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外国公司选择新建投资的问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小强 李晓凡 崔军
全球迎来国际税收治理的双支柱时代,跨国企业需按新规则在全球范围内缴纳公平份额的税款。然而,各经济体的国际税改立场存在政策诉求等多方面的显著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到各辖区双支柱规则实施效果和中长期政策走向。中资跨国企业全球化经营面临着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国际环境。本文从全球纳税遵从原则、组织架构、经营投资等方面入手,为双支柱时代中资跨国企业的全球税务管理提出若干策略性建议,能够为国际经济新秩序下维护中资企业全球利益与我国税收主权提供思路。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建国
国际税收对跨国公司的经营效益和收入有直接影响,当前国际税收出现了税收一体化趋向和国际反避税措施渐趋强硬的特征。根据国际税制结构的差异,目前我国跨国企业的重点应放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优惠条件,尽量利用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在避税地设立总部或控股公司,建立适合国际运作的税务会计和国际税收管理的操作方式,同时建立适合转让定价需要的信息传递系统。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申米玲
从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的战略并购发展极其迅速 ,不但并购的规模巨大而且并购的形式多样 ,从而成为国际资本流动和资本重组的主要方式。本文通过对跨国战略并购背景、战略并购经典案例的分析提出我国企业实行战略并购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战略并购 经典案例 启示 建议 对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梁军
目前,国内关于税收征管目标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是促使纳税人依法纳税;二是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应该同时吸收两种观点的合理要素,将税收征管目标重新界定为税收成本与税收流失总和最小化。在税收征纳关系中,税务机关追求的是税收成本与税收流失总和最小化,而纳税人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两者根据对方的策略,做出符合各自目标的策略选择,从而形成税收征纳博弈关系。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李娜
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行动计划提出的多项成果措施,均与规范跨国企业地区总部税收优惠政策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关系。在后BEPS时代,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制定和实施总部税收优惠政策时,会采纳强化实质性经济活动要求、确保反避税措施适用、提升税收优惠制度透明度,以及应对数字经济的税收挑战等BEPS成果措施。我国作为G20成员和BEPS包容性框架的参与方,也应采纳BEPS成果措施,制定统一的总部税收优惠政策,避免发生地方政府之间的同质竞争和恶性竞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米冰
笔者利用186个国家和地区2014—2018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证实了企业所得税税率对一国专利的净转移数量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即跨国企业为减轻税收负担,将其所拥有的专利所有权配置于避税天堂和低税管辖区的子公司,使得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收入以子公司注册地的较低税率纳税,其中,开曼群岛是我国专利的第一大净转出地。不同税率指标的个体效应检验结果进一步表明,"专利盒"制度因其有利的税收待遇,加剧了专利收入等流动性税基流入低税管辖区。作为目前最大的专利净转出国,我国应加强一般反避税规则和"受控外国公司"立法在母公司的适用,以确保低税管辖区子公司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在我国的母公司纳税。针对本地企业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应对收入流征收预提税。同时,作为吸引跨境无形资产分包研发、成本分摊安排和合同营销支持的实际价值创造地,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应主张对本国企业参与开发的无形资产收入的一部分征税。根据本文的检验结果,这些反避税措施对于遏制我国无形资产利润转移和降低有害税收实践对我国税基的侵害具有实际效果。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庞凤喜 米冰
从跨国企业内部运作入手,全面梳理了跨国企业最优转让定价决策制定及利用转让定价实施收入转移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位于不同税收管辖区域的子公司间税率差异越大,则跨国公司在相关国家间转移的税基越多;在国外市场组织低成本外包与开发营销性无形资产,成为近年跨国企业利用转让定价攫取相关国家,特别是高税收国家经营利润的新形式,不断加剧国家间的税收利益冲突。针对转让定价导致的国家间税收利益受损问题,以OECD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为规制跨国企业收入转移行为,开展了一系列转让定价审计执法与BEPS行动。同时,本文基于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