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96)
2023(2042)
2022(1638)
2021(1610)
2020(1160)
2019(2558)
2018(2160)
2017(4038)
2016(2249)
2015(2433)
2014(2270)
2013(2265)
2012(2166)
2011(1957)
2010(2072)
2009(1865)
2008(1924)
2007(1737)
2006(1616)
2005(1496)
作者
(6520)
(5419)
(5360)
(5132)
(3396)
(2547)
(2543)
(2188)
(2087)
(1839)
(1834)
(1807)
(1767)
(1754)
(1686)
(1643)
(1621)
(1588)
(1528)
(1483)
(1388)
(1361)
(1265)
(1250)
(1220)
(1218)
(1186)
(1177)
(1108)
(1071)
学科
(8656)
经济(8637)
管理(8247)
(6537)
(6457)
企业(6457)
方法(3322)
业经(2997)
(2671)
(2584)
(2372)
人事(2355)
人事管理(2355)
中国(2342)
(2294)
理论(2192)
数学(2128)
数学方法(2088)
(2043)
贸易(2039)
(2021)
(2010)
公司(1943)
(1919)
(1842)
国公(1841)
跨国(1841)
跨国公司(1841)
国家(1827)
(1770)
机构
大学(33918)
学院(32875)
管理(13549)
(12652)
经济(12393)
理学(11737)
理学院(11612)
管理学(11466)
管理学院(11391)
研究(11220)
中国(8371)
(6864)
科学(6434)
(6216)
(5375)
中心(5173)
(5082)
(5046)
研究所(4843)
财经(4775)
(4714)
师范(4637)
(4411)
业大(4338)
(4232)
北京(4177)
商学(3972)
农业(3971)
商学院(3933)
(3918)
基金
项目(22551)
科学(18407)
研究(17082)
基金(17052)
(14956)
国家(14838)
科学基金(12929)
社会(11349)
社会科(10686)
社会科学(10682)
基金项目(8552)
(8134)
教育(8123)
自然(8026)
自然科(7867)
自然科学(7866)
自然科学基金(7746)
(7191)
编号(6762)
资助(6438)
成果(5816)
(5219)
重点(5084)
国家社会(5032)
(4990)
(4693)
课题(4693)
教育部(4648)
创新(4576)
(4537)
期刊
(16139)
经济(16139)
研究(9960)
中国(7678)
管理(6369)
学报(5435)
科学(5403)
(5006)
(4822)
教育(4429)
大学(4335)
学学(4008)
农业(3199)
业经(2793)
技术(2593)
经济研究(2532)
财经(2403)
(2397)
金融(2397)
(2335)
国际(2301)
问题(2186)
(2149)
(2061)
世界(1751)
社会(1733)
科技(1684)
(1668)
现代(1624)
商业(1595)
共检索到51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晔  张劲  
"跨单位行政组织"是一种为了特定目的将不同职能部门人员临时性地抽调在一起并在一段时间内相互配合完成工作的组织形式。"行政位阶逻辑"会对"跨单位行政组织"的运转产生正负双重影响,该逻辑的核心内容是,以权力、级别为基础来衡量自身及所属部门和其他个体及其所属部门的"位阶",进而选择相应的行为策略。这种逻辑的产生与行政传统、条块分割与部门利益分化倾向、组织自身的结构矛盾这三个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有效约束"行政位阶逻辑"的消极影响,需要从整合目标与利益、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更新考核机制三个层面进行努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都晓芳  
本文梳理十多年来中国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后发现,审计程序实施不到位成为处罚的直接依据且在处罚依据中占比相当大。究其原因,审计组织逻辑与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高度相关,且直接决定执业质量高低,在目标引领、过程控制、结果导向三种不同的审计组织逻辑下,审计工作底稿及执业质量呈现不同结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祥柽  范丽娟  
在行政化管理模式下,政治逻辑、行政逻辑、市场逻辑超越了教育逻辑和学术逻辑而成为大学行政权力运行的主导逻辑。社会政治力量主要通过使命转换与功能拓展、制度嵌入与组织同构、身份塑造与资源控制三个过程实现了对大学行政权力主导逻辑的型塑。因此,必须推进大学行政权力主导逻辑的转换,使其按照教育和学术规律而不是行政化思维手段来管理大学,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去行政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杭  
构建教育行政执法协同机制是新时代深化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改革实践表明,教育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的生成与效能发生受到环境要素、行政资源要素、条件性要素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棘手问题"为教育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的形成营造了目标情境,资源依赖关系为教育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的形成提供方式指引,内外部刺激为教育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的形成提供动力支持,初始性领导为教育行政执法协同机制的形成提供直接契机。构建系统完备的教育行政执法协同机制,需要秉持系统思维,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协同机制效果的可持续性,突出价值引领,实现协同活动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孟飞  
在微型金融领域,中央与地方金融分权体现了行政发包制的逻辑,在科层制内部引入了市场发包因素。中央政府以属地管理原则为基准,把监管权限和风险处置责任发包给省级政府,但省级政府在保留准入审批权的同时,把日常监督、市场退出监管权限以及风险处置责任继续发包,直至县级政府。而地方政府获取监管权限和承担风险处置责任的内在动力来源于发展本地金融产业的经济激励。这种金融分权模式存在着内部不稳定性,并对微型金融体系产生了消极性影响。因此,行政发包制的改革必须以监管事务的性质为基准配置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监管权限和风险处置责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志宏  
行政问责制的建立和推行,既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但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责任追究机制存在的行政问责制,其主体应仅限于行政系统内部,客体应限于政府主要负责人,范围应重点放在社会领域、经济领域的重大安全事故或者社会民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程序应仅限于行政机关内部的责任追究程序,内容应主要是指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后果不应是责任人承担责任的终结而应当是追究其他法律责任的开始。也只有建立此严格意义上的行政问责制才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绝不能误认为行政问责制是包罗万象的责任综合体,更不能把行政问责制简化为引咎辞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北庚  周斌  
行政监管权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政府所享有的核心权力,在PPP项目推进过程中,同为国务院权力分支且有不同权力范围和部门利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财政部基于本部门利益的考量,意欲借政策主导甚至立法牵头将监管权整合到本部门,可能形成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中双重监管主体,呈行政主导立法倾向,偏离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行政监管权生成逻辑,将造成法律不和谐不统一。现实立法实践中呈现的重视立法信息,主张立法的广泛参与、有效互动和利益权衡的博弈立法有可能纠正现实中的行政立法主导偏误,使PPP模式立法中行政监管权制度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翔  吴晓林  
中国行政机构协商民主的基本模式包括直接互动型、体制中介型与社会中介型。这三种模式体现了改革模式开放、改革思路渐近、改革路径成型等特点。这些模式在运作中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行政主导较明显、协商民主层级低、民间社会不发达等不足。因此,改革需要把握好三个平衡:第一,社会组织与政治秩序相平衡;第二,政策试点与政策扩散相平衡;第三,行政主导与平等协商相平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国山  
本文从监管逻辑的视角,对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理论依据和执行机制进行分析,从理论上重申工商行政管理的市场监管职能、经济行政执法机制和多维理论支撑体系。研究认为工商行政管理具有良好的监管特质,应该在中国市场监管体制建构中发挥特殊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栋  
制度性农业治理机制和规模化经营的路径依赖使得政策表达与实践之间存在错位,文章基于桂西南A镇的个案研究,试图从政府治理角度呈现规模化农业转型的实践逻辑与困境。研究发现,实践中的农业转型和农业治理并非遵循市场与社会的逻辑,而是表现出行政主导的逻辑,从而将嵌入性农业经营改造成脱嵌的规模化经营。基层农业转型的行政机制表现出多重逻辑——科层与运动的复合型运作、项目治理的行政发包逻辑以及行政"借道"社会关系网络。虽然行政主导农业转型快速实现了农业经营体系的重建,却在微观的乡村实体治理层面上导致非预期性后果和农业治理困境。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下,农业现代化和产业振兴应从过于强调规模化经营转向服务转型,从行政主导的逻辑转向回应乡村社会诉求,将农业现代化与乡村现代化作为一个整体协同推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俊锋  黄小勇  
我国开发区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其本身也是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设立之时,就形成了区别于传统行政区的管理体制,呈现出精简高效的特点,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经济发展主要驱动力的开发区,也逐渐转向传统行政体制,出现了行政化趋势。已有的文献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开发区行政化的动因,但少有文献分析开发区行政化的具体路径,并站在开发区内部视角分析其行政化的动因。开发区沿着行政托管、政区合一和建制设区3条路径不断行政化,其行政化也是开发区基于行政托管内在基因的影响,为了有效应对外在压力,主动扩张自身权限的结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康恒武  张伟泉  
众所周知,按照行政机关是否可以主动采取行政行为来划分,行政执法行为可以分为主动的行政执法行为和被动的行政执法行为两大类。主动的行政执法行为,又称依职权的行政执法行为,即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赋予的职权,无需任何人的请求而主动采取的行政执法行为,如劳动保障行政处罚、行政监督检查等。既然是主动行使部门职权,行政机关就有义务保证其执法行为自始至终都是合法的、正确的。这显然是一个做对题的过程。例如,劳动保障监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北庚  周斌  
行政监管权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政府所享有的核心权力,在PPP项目推进过程中,同为国务院权力分支且有不同权力范围和部门利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财政部基于本部门利益的考量,意欲借政策主导甚至立法牵头将监管权整合到本部门,可能形成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中双重监管主体,呈行政主导立法倾向,偏离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行政监管权生成逻辑,将造成法律不和谐不统一。现实立法实践中呈现的重视立法信息,主张立法的广泛参与、有效互动和利益权衡的博弈立法有可能纠正现实中的行政立法主导偏误,使PPP模式立法中行政监管权制度设计符合其生成逻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阳敏  张宇蕊  
重新整合事业单位改革的逻辑推演链,即从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静态选择与动态调整出发,梳理公共服务供给的组织逻辑,明确我国事业单位的组织类型和目标定位,从而构建一个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较系统的组织图谱和综合分析框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志胜  
国内许多开发区为了实现"二次创业",近年来纷纷与行政区相互融合,这既与开发区自身发展特点有关,也与其外部压力有一定联系。这种融合对开发区而言有利有弊,尤其是融合后的管理体制行政化过早促使开发区"历史的终结"。如何在与行政区融合时尽量保留开发区既有管理体制优势,成为开发区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