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69)
2023(15154)
2022(13252)
2021(12441)
2020(10366)
2019(23522)
2018(23469)
2017(45114)
2016(24885)
2015(27998)
2014(28003)
2013(27390)
2012(25295)
2011(22831)
2010(22982)
2009(21381)
2008(21317)
2007(18993)
2006(16858)
2005(15249)
作者
(71986)
(60128)
(59493)
(56667)
(38157)
(28782)
(27079)
(23567)
(22775)
(21446)
(20619)
(20171)
(19027)
(19018)
(18555)
(18358)
(17901)
(17783)
(17111)
(17082)
(14840)
(14828)
(14431)
(13590)
(13383)
(13342)
(13337)
(13223)
(12013)
(11700)
学科
(99684)
经济(99543)
管理(79408)
(69833)
(60325)
企业(60325)
方法(42144)
数学(35491)
数学方法(35016)
(27339)
(26125)
中国(24772)
(23010)
业经(22833)
(22762)
地方(22211)
环境(20713)
(17439)
财务(17365)
财务管理(17326)
(17237)
理论(17040)
(17032)
农业(16915)
(16901)
贸易(16891)
企业财务(16479)
(16432)
(16350)
(15345)
机构
大学(356735)
学院(354434)
管理(139338)
(136846)
经济(133567)
理学(120237)
研究(118946)
理学院(118855)
管理学(116766)
管理学院(116130)
中国(88522)
(76616)
科学(74412)
(65892)
(59821)
(55519)
研究所(54220)
中心(53732)
(52964)
财经(52039)
业大(52024)
北京(48488)
(47886)
师范(47468)
(47043)
(43691)
农业(42985)
(42958)
经济学(40179)
财经大学(38578)
基金
项目(240975)
科学(189358)
研究(177544)
基金(174288)
(151673)
国家(150418)
科学基金(129012)
社会(111374)
社会科(105334)
社会科学(105302)
(93848)
基金项目(92584)
自然(83579)
自然科(81498)
自然科学(81478)
教育(81118)
自然科学基金(79984)
(79085)
编号(72890)
资助(71032)
成果(59997)
重点(54001)
(52969)
(50949)
课题(50264)
(49627)
(46555)
创新(46349)
科研(45607)
国家社会(45471)
期刊
(156845)
经济(156845)
研究(104655)
中国(70285)
学报(56662)
科学(52121)
管理(51728)
(51251)
(51163)
大学(43177)
教育(41678)
学学(40493)
农业(35312)
技术(30251)
(30097)
金融(30097)
财经(25427)
业经(25236)
经济研究(23130)
(21638)
问题(20074)
图书(19028)
(17622)
科技(17430)
(17401)
理论(17315)
资源(16751)
技术经济(16599)
现代(15917)
实践(15856)
共检索到525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钰  
合作治理乃是当前我国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新视野、新思路、新途径,它能够通过推进各区域缔结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合作治理共识,厘清治理责任,从而有效应对蔓延性、外部性、跨域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然而,利益整合问题仍是跨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的掣肘和短板。因此,通过搭建区域信任与利益协商桥梁、健全利益诉求与利益表达体系、统一利益目标与增强利益分配规范化、优化利益共享与利益补偿格局等途径来构建利益整合机制乃是协调跨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利益关系的必由之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亮  何伟军  沈菊琴  潘馨  覃朝晖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建立区域间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以促进环保合作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如何在晋升竞争锦标赛背景下建立区域间的环保合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文章基于晋升竞争的视角,利用博弈论方法对跨区域环保合作和生态补偿进行分析,发现在地区之间政绩存在较大差距而某地确定可以赢得晋升、上级政府的直接行政命令和提高环境质量在政绩考核中的权重这三种情况下,地区之间会建立委托代理关系进行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并利用我国的部分生态补偿案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晋升锦标赛体制下区域加强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诗宇  张雪娇  
生态补偿是基于生态环境的外部性而采取的内部化手段;生态经济化是生态资源转化成为生态资本的过程,是生态资源的市场化表现。在中国,(行政)区域内的生态补偿通常容易在行政力量干预下通过市场机制解决;(行政)区域间的生态补偿由于经济利益、社会诉求等因素造成博弈复杂化。本文试图通过生态经济化的视角,以低碳经济模式(碳交易市场)为手段,以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调节为主线,研究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薇  田国双  
随着生态文明的发展、主体功能区跨区域补偿的加剧,以及生态补偿地域差异的出现,传统的生态补偿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主体功能区的利益诉求。主体功能区为了保障自身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保证持续有效的发展,并加强跨区域补偿协调机制的构建。重点选取了补偿协调的经济维度、政治维度、社会维度和文化维度进行剖析,通过比较分析得到补偿协调四个维度之间的差异,最后,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提出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协调路径,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协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薇  田国双  
随着生态文明的发展、主体功能区跨区域补偿的加剧,以及生态补偿地域差异的出现,传统的生态补偿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主体功能区的利益诉求。主体功能区为了保障自身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保证持续有效的发展,并加强跨区域补偿协调机制的构建。重点选取了补偿协调的经济维度、政治维度、社会维度和文化维度进行剖析,通过比较分析得到补偿协调四个维度之间的差异,最后,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提出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协调路径,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协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耀军  黄林东  
基于中国大陆分省数据,文章使用随机系数模型测算了信贷资金跨区域配置效率,并实证分析了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对信贷资金跨区域配置效率的作用。文章发现,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显著提升了信贷跨区域配置效率。文章主要政策含义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提高信贷资金跨地区流动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全毅文  
区域经济合作是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区域经济合作的顺利发展。在这种环境下,为提高区域竞争能力,平衡各经济合作主体的利益冲突,通过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开拓区域合作发展的新局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全毅文  
区域经济合作是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区域经济合作的顺利发展。在这种环境下,为提高区域竞争能力,平衡各经济合作主体的利益冲突,通过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开拓区域合作发展的新局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全毅文  
区域经济合作是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区域经济合作的顺利发展。在这种环境下,为提高区域竞争能力,平衡各经济合作主体的利益冲突,通过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开拓区域合作发展的新局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庄士成  
区域合作反映了长三角区域经济中要素自由流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内在要求。利益博弈贯穿区域合作始终,利益问题是区域合作的核心问题。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区域合作的逻辑起点仍然是"经济人"理性。区域合作面临的现实困境在于利益格局的失衡,推进区域合作的关键在于构建制度化的利益平衡机制,通过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和利益补偿的制度安排来实现合作利益的平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民书  刘名远  
随着竞争的加剧,区域经济合作越来越成为我国地方政府获取竞争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区域经济合作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的缺失,直接影响到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与一体化进程。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作为不同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平衡、协调各方利益的制度安排,是突破现有制度瓶颈、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途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崔晶  
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环保政策在纵向政府层层执行中的怠惰拖延以及政府部门、地方政府对横向环境协作的忽视冷漠导致了跨域生态环境协作的困境。作为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个典型样本,祁连山生态环境的嬗变就深刻地体现了这一困境。作为枢纽和信息交汇处,纵向"中继者"组织——中央环保督察组和生态环境部地方派出执法监督机构,以及横向"中继者"组织——跨域生态环境协作治理组织,可以推进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跨域协作组织、企业、非营利组织、学者、民众等行动主体的协作治理。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各个行动主体在理性的"搭便车者"和无私的奉献者之间面临着两难选择。在这个意义上,抑制行动主体的自利性并强化其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利他性是实现协作治理的关键。同时,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研究型事业单位和政府的派出机构与民众、学者等行动主体就环境治理问题进行协作,形成跨域治理的"空间利益共同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耕  
国家高新区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共享、产业分工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都要求国家高新区深化跨区域合作。面对行政区经济政策阻隔、产业同质化、利益分配与补偿机制不健全等阻碍国家高新区跨区域合作问题,应该建立健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政策体系、构建多方共赢的区域合作利益分配补偿机制、探索国家高新区跨区域合作共建模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戴胜利  
本文在广泛研究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政府利益障碍的独特视角去研究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地方政府的利益是阻碍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障碍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陶水侠  
为破除传统的分块、分区环境审计模式,解决当前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审计调查取证难、统筹协调难等共性难题。本文打造资源环境跨区域联审共治模式,一方面,在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中融入相关部门单位、企业等多元化主体,发挥资源、方法协同作用,实现联审共治;另一方面,创建资源环境跨区域联审信息平台,为跨区域联审共治工作提供数据传输、信息沟通的桥梁。通过跨区域联审共治开展H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审计工作,打破政府条块分割模式,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实时审计。以审促治,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