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83)
- 2023(17961)
- 2022(15081)
- 2021(13932)
- 2020(12037)
- 2019(27347)
- 2018(27023)
- 2017(51030)
- 2016(27764)
- 2015(31724)
- 2014(31824)
- 2013(30959)
- 2012(28453)
- 2011(25675)
- 2010(25663)
- 2009(23715)
- 2008(23451)
- 2007(21327)
- 2006(18494)
- 2005(16533)
- 学科
- 济(111581)
- 经济(111379)
- 管理(83406)
- 业(77024)
- 企(65186)
- 企业(65186)
- 方法(50000)
- 数学(42590)
- 数学方法(42014)
- 财(30360)
- 农(30007)
- 中国(29954)
- 学(26269)
- 业经(25022)
- 制(24371)
- 地方(23201)
- 理论(21517)
- 技术(20744)
- 农业(19547)
- 贸(19291)
- 贸易(19286)
- 易(18714)
- 务(18589)
- 财务(18517)
- 和(18489)
- 财务管理(18471)
- 企业财务(17510)
- 银(17499)
- 银行(17440)
- 体(17265)
- 机构
- 大学(397623)
- 学院(396789)
- 济(157521)
- 经济(154028)
- 管理(150303)
- 研究(132105)
- 理学(129284)
- 理学院(127814)
- 管理学(125358)
- 管理学院(124619)
- 中国(98482)
- 京(83476)
- 科学(82260)
- 财(74552)
- 所(66791)
- 农(66400)
- 中心(61796)
- 江(61303)
- 研究所(60597)
- 业大(59444)
- 财经(58931)
- 范(53769)
- 经(53295)
- 师范(53159)
- 农业(52255)
- 北京(51956)
- 经济学(48701)
- 院(48122)
- 州(48067)
- 技术(45334)
- 基金
- 项目(267795)
- 科学(210469)
- 研究(196239)
- 基金(192358)
- 家(168138)
- 国家(166740)
- 科学基金(142708)
- 社会(124144)
- 社会科(117026)
- 社会科学(116991)
- 省(106796)
- 基金项目(101358)
- 教育(93168)
- 自然(91766)
- 划(89775)
- 自然科(89649)
- 自然科学(89623)
- 自然科学基金(88008)
- 编号(80323)
- 资助(78144)
- 成果(66099)
- 重点(61155)
- 部(59418)
- 发(57186)
- 课题(56811)
- 创(56356)
- 创新(52697)
- 科研(51360)
- 教育部(50964)
- 国家社会(50959)
- 期刊
- 济(172975)
- 经济(172975)
- 研究(113249)
- 中国(84051)
- 学报(65140)
- 财(60264)
- 农(59907)
- 科学(58223)
- 管理(55487)
- 教育(51866)
- 大学(49368)
- 学学(46268)
- 农业(40611)
- 技术(38887)
- 融(32783)
- 金融(32783)
- 财经(29559)
- 业经(28000)
- 经济研究(27457)
- 经(25412)
- 问题(22441)
- 业(21644)
- 版(20227)
- 技术经济(19749)
- 图书(19242)
- 科技(19105)
- 统计(18852)
- 贸(17790)
- 理论(17679)
- 策(17619)
共检索到589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陆启光 韦瑛 魏玲玲
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跨域、跨界协同培养研究具有较强的适切性。从实践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对跨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制度运行体系而言,规制性要素是其产生的必要条件,其为规制性要素与文化-认知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守约是其得以维持的主要原因,制度固化及价值间距是致其弱化乃至消退的两大主因。在建立和发展跨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制度运行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的外部政策支持系统和配套完善的内部治理体系,在共识基础上进行共治,方可优化其结构,为其提供更为充足的合法性,以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目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罗燕
本研究以新制度主义社会学为分析框架,揭示了我国教育“产业化”制度变迁的起源(国家、教育组织,以及资本的参与和推动)及其主要的构建形式,并对其所面临的制度危机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教育产业化 新制度主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宇飞 关晶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瑞士职业教育以“三元制”特征闻名于世,对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诸多启示。借助新制度主义理论分析框架,瑞士职业教育体系先后历经了基于内生发展需要的雏形衍生阶段、基于政策工具驱动的快速发展阶段和基于产业联盟牵引的体系构建阶段,并带有普职融通、跨界融合、多轨并行、多元共治和成本共担等鲜明特征。在规制性要素层面,政策驱动与职业教育内生发展相适应;在规范性要素层面,行业规范有效规避参与主体自利风险;在文化—认知性要素层面,职业文化与认知理念实现协调统一是瑞士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成因。借鉴瑞士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经验,我国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应从优化职业教育制度设计、打造产教融合实体组织和提升职业教育治理效能层面寻求突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燕军 尹媛
在新一轮全球经济和科技竞争中,高技能人才培养成为各国教育战略的核心。社会学制度主义视角下,英国约翰逊政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可从以下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进行分析:规制性要素包括规则设定及资金支持;规范性要素包括奖项激励以及“全球英国”目标推动;文化-认知要素包括抨击传统精英主义以及引领技能立国的社会共识。借鉴英国经验,我国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应注意以下三点: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拓宽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路径,多方协力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社会共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雪园 闫广芬
探索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化,对改革的健康发展及有序推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鼓励以及现实层面改革试点的实践,都为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奠定了基础。但是基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发现改革面临规制性层面法律制度的缺失与模糊、规范性层面配套标准的滞后与不足、文化—认知性层面价值追求的离散与冲突等制度化困境,究其根源在于"单一所有制办学"制度逻辑与"混合所有制办学"制度逻辑的冲突与博弈。因此,推动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走向制度化,首先要通过规制性、规范性以及文化—认知性制度要素的重构来突破制度环境的制约,然后建构新兴制度逻辑的"合法性",实现制度逻辑的转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双志
随着经济全球化红利的递减,中国经济的发展动能也开始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技能作为驱动创新发展中一股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本力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新制度主义的"技术—制度"分析框架中引入组织要素考察西方发达国家的技能形成体系,发现在解决企业培训市场失灵问题上的组织选择差异是英国滑入低技能均衡发展陷阱和德国形成高技能均衡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二战后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复兴史都表明,调动企业投资职业技能培训以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那么,对不同技能形成体系的创新绩效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为通过人力资本禀赋塑造创新或研发密集的知识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职业教育学视野的学科关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昆 李道先
制度分析是当代社会科学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经济学和社会学分别从各自的学科视角探究了新制度主义,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度分析框架,但两者均有着自身的局限性,有必要将经济学和社会学中的新制度主义进行整合,从新经济社会学的角度对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分析框架进行新的梳理与架构,旨在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制度分析框架。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经济学 社会学 制度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跃
国家政策积极倡导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但在新制度主义社会学视野下,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制度建设在现实中因受现行学科制度及其利益壁垒以及知识边界模糊所诱发的规范性趋同等因素的制约而任重道远,为此,需积极建构由强制性、规范性、文化-认知性三大要素共同形塑的制度环境,从国家宏观管理、师范院校自身以及教师教育利益相关群体等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教师教育学科繁荣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学军
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与教育组织研究存在着相伴相生的关系。一方面,前者的很多概念和观点是藉由后者而得出或加以求证的;另一方面,后者又借助前者获得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这种新的理论视野关注组织同形、松散结构以及制度和组织的变革等问题,但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在凸显环境、历史和认知因素在教育组织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时,也存在忽略微观基础,淡化批判意识以及缺乏实践关联等不足。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组织社会学 教育组织研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燕 杨钋
本文通过考察和研究建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剖析了高等教育的两大主题———增长与公平、政府调控与院校自主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呈现。研究发现,高等教育的增长与公平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高等教育公平的正义目标更多地取决于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市场体制也不必然带来高校组织的自主权,一个国家管制的垄断市场机制可能不仅会在系统内制造组织间的不平等,而且作为一种强大的外部制度环境,其制度因素的投放甚至会损害高校组织的自主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晞
2009年银监会下调城商行异地市场准入政策,从而加速了中小银行的跨区域经营热潮。中小银行跨区域经营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挑战,如何生存、发展、壮大是中小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设计组织结构以保证发展是跨区域发展的中小银行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入手,提出中小银行在跨区域经营的组织架构中,既要实现垂直向下的部门一体化,也必须相应提高分支机构的管理边界,从而减少内部摩擦和交易费用,提升效率;通过比较当前的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分析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适合中小银行
关键词:
中小银行 组织结构 交易费用理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师慧丽 任臻 周春燕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一种制度供给。在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视域下,"双元制"校企合作制度具有顶层出发一体化设计的特征;规制性制度要素遵循合理性合法性原则,具有系统性特征;规范性制度要素符合民众价值观和性格特点,具有逐层细化可操作的特征;文化-认知要素源于德意志民族文化传统中独特的"重技、重术"的价值观,具有职业教育认同的特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恒、桂庆平在《江苏高教》2013年第4期中撰文,运用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理论分析工具揭示了校企合作本源的三个基本命题,并构建出校企合作生成与运行机制的分析模型。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观点主要是在组织与环境的关系背景下讨论组织的结构问题,认为组织所处的环境包括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首先,"合作即制度供给"是校企合作本源的第一个命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芝洲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职业本科教育在实践探索中前行,但也伴随着被社会“鄙视”“质疑”甚至“抵制”的困境。根据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观点,作为“新进入者”的职业本科教育面临的困境实质上是“合法性不足”困境,即其“合法性”在多个维度上尚缺乏充分且稳固的基础,这是“合法性机制”作用的结果。“合法性”既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更是一种结构化的信念机制和观念力量,其是职业本科教育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基础。因此,推进“合法性”整体性形塑,并转化为结构性制度力量,是从根本上保证职业本科教育行稳致远的基本立场和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玉川 赵喜仓
区域技术创新制度可分为区域创新主体核心层制度和区域创新主体支撑层制度。通过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建立了区域技术创新制度的研究模型。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区域技术创新制度促进区域技术创新,需要同时完善区域创新主体核心层中的企业家制度、R&D制度以及区域创新主体支撑层中的创新融资制度、技术中介制度、创新公共服务制度等。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技术创新制度 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