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8)
- 2023(9079)
- 2022(7729)
- 2021(7071)
- 2020(5875)
- 2019(13222)
- 2018(12953)
- 2017(24055)
- 2016(13202)
- 2015(14643)
- 2014(14216)
- 2013(14091)
- 2012(13068)
- 2011(11981)
- 2010(11899)
- 2009(10625)
- 2008(10431)
- 2007(9067)
- 2006(8272)
- 2005(7395)
- 学科
- 济(55259)
- 经济(55213)
- 管理(33146)
- 业(26673)
- 企(20570)
- 企业(20570)
- 地方(20190)
- 方法(17048)
- 农(15580)
- 学(15436)
- 数学(14517)
- 数学方法(14251)
- 中国(13947)
- 环境(12442)
- 业经(11827)
- 地方经济(11104)
- 农业(10928)
- 财(9773)
- 土地(9094)
- 制(9009)
- 和(8915)
- 贸(8789)
- 贸易(8782)
- 易(8406)
- 发(8185)
- 理论(8051)
- 划(7851)
- 资源(7432)
- 生态(7401)
- 融(7215)
- 机构
- 学院(178550)
- 大学(177981)
- 研究(69998)
- 济(66240)
- 经济(64468)
- 管理(63199)
- 理学(53783)
- 理学院(52954)
- 中国(51885)
- 管理学(51775)
- 管理学院(51461)
- 科学(47515)
- 京(40660)
- 农(37278)
- 所(36690)
- 研究所(33696)
- 中心(31830)
- 业大(30835)
- 农业(29478)
- 江(28797)
- 财(28526)
- 院(26995)
- 范(26572)
- 师范(26241)
- 北京(25596)
- 省(23537)
- 州(23073)
- 财经(22085)
- 科学院(22063)
- 师范大学(21425)
- 基金
- 项目(127608)
- 科学(99084)
- 基金(90043)
- 研究(89680)
- 家(82186)
- 国家(81557)
- 科学基金(67745)
- 社会(54835)
- 社会科(51779)
- 社会科学(51761)
- 省(51626)
- 基金项目(48246)
- 自然(45805)
- 划(45184)
- 自然科(44482)
- 自然科学(44461)
- 自然科学基金(43591)
- 教育(39467)
- 编号(35871)
- 资助(35840)
- 发(30276)
- 重点(30256)
- 成果(28050)
- 课题(26503)
- 创(26474)
- 部(26291)
- 计划(25953)
- 创新(24921)
- 科研(24666)
- 发展(23211)
共检索到276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紫薇 赵广德 舒建英
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以实施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为路径,对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沙冰"资源实施分区分类管控、全域全要素整治,优化"三生空间"布局,提升耕地数量和质量,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并探索实施标准体系、生态价值评估、城市生态管理以及项目实施和空间管制的统筹等机制,全面保障项目落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康瑛 赵文力 胡佳 谢富贵 李之乔
成都是中国“公园城市”首提地和国家先行示范区,研究其大型城市公园建设与管理成效意义重大。论文以成都市环城生态公园为对象,开展2020和2021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探析全域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对GEP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公园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会改变生态系统组成与景观格局,短期内造成物质产品价值略有增加、调节服务价值略有降低,而文化服务价值快速增加。基于环城生态公园GEP构成特征和城市特色,提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转化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殳 李佯恩
结合中央关于"生态文明"的相关精神,成都市经过近十年的土地综合整治实践,已逐步由单纯注重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和耕作便利转变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保护乡村景观等多重目标。从实践效果看,主要体现了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等方面特点。生态保护建设农房集中居住区。通过建设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使其更适合居民的生产与生活;通过改善和增设村庄内部公共设施,如绿地、街心花园、体育、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大松 肖山
随着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开展,农村场域的产权结构、居住环境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由此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根据对成都市温江区幸福村的调研数据建模分析,可知影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提升的关键在于收入水平等因素。通过对以上因素的解析,一方面可掌握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下的农村社保发展现状,另一方面可为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本化运作、夯实农村养老保险发展水平提升的物质基础,从而稳步提升土地综合整治背景下的农村养老保险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大松 肖山
随着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开展,农村场域的产权结构、居住环境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由此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根据对成都市温江区幸福村的调研数据建模分析,可知影响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提升的关键在于收入水平等因素。通过对以上因素的解析,一方面可掌握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下的农村社保发展现状,另一方面可为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本化运作、夯实农村养老保险发展水平提升的物质基础,从而稳步提升土地综合整治背景下的农村养老保险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亚楠 陈会广 陈利根
研究目的:以成都市幸福村为例,在分析土地综合整治中治理结构变化的基础上,解释治理结构改善的原因。研究方法:采用自主治理理论对土地综合整治中的制度创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新型自治组织对传统组织既有替代又有补充作用,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并改善社区自主治理结构,保证自主治理效率;社区参与治理,改变了政府或市场的治理模式,提高了制度绩效。研究结论:鼓励社区自主治理发展,选择政府、市场与社区在各自领域内协同配置资源的治理模式,有助于保障农民权益,降低社会风险和促进城乡统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严桥来 沈志勤 何佑勇
浙江省自2018年开展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全域优化布局,打造产业生态融合型、城郊低效建设用地整治型、现代农业引领型等实施模式,在促进乡村空间重构、产业重整、环境重生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智敏 刘伟 夏菁
上海作为高度城市化地区,针对人口环境资源紧约束的现实,以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为导向,以郊野公园建设为载体,以建设用地减量化为核心,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创新规划土地政策,推动郊野生态空间保护与系统修复,走出了一条大都市区郊野空间生态修复的新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武 郭既望 张丽佳 余晨 叶艳妹
为探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在市场化背景下如何发力,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总结和逻辑思辨的方式梳理了整治修复市场化的机制、模式和实施路径。结果表明:1)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深化和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修复的关键,生态产品供给通过公共行政与市场化配置方式进行,实现过程中应以准公共性和非公共性生态产品为主;2)整治修复活动可以获取2类利益,包括生态价值增量核算的权益和指标的利益,以及通过自身能力和资源创造的资源资本运营收益,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构建差异化的投融资机制和产业融合型运营机制;3)实现模式可通过政府考核绩效模式、PPP模式、EPC模式等多种方式具体实施。在实施路径上,主要通过各类要素的发展权益、指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式来进行,并通过不同程度市场化的方式匹配需求,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综上,本研究可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市场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夏杰
核心提示生态基底调查是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完成生态保护修复目标任务的基础性、前导性工作,对提升生态保护修复的科学性、精准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上海实践,提出了土地综合整治生态基底调查的概念内涵、主要内容和思考建议。
关键词:
土地综合整治 区域生态 探索与思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渺 方自力 谢强 王蒙 王萍
中国正经历的大规模城镇化带来耕地流失和城市土地扩张,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国家出于维护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提出对需特殊保护的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其中生态功能红线的划定,必然会直接制约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并有可能改变整个区域的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趋势。通过对LUCC的约束,生态功能红线对环境综合效应的影响,是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门迫切需要掌握的信息。基于2013年基准年以及2020预测年两期土地利用分类数据,结合成都市温江区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成果,对温江区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前后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温江区在未来5a仍处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耕地、园地将继续被...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红线 生态服务 效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兰维 张鸿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结合自身实际及资源开发利用特点,探索市域范围内分区开展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针对中部山岳地带、北部丘陵高原与南部平原区域不同的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别侧重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内容。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国土综合整治 矿山地质环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欢
城市近郊农村土地综合整理在缓解城乡土地利用供求矛盾和探索让农民分享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两个主要方面的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作为一项涉及复杂利益关系的制度创新过程,当前各地推进的土地综合整理还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方面,关键是必须正视问题,找准症结,明确思路,通过更深入的制度突破和政策调整来有效化解矛盾,力求把农村土地综合整理更加平稳有序地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农村土地综合整理 城市近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珺 张彬
本文以上海市崇明区三星镇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践为例,对国土空间规划和整治项目如何有序衔接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岳文泽 钟鹏宇 肖武 陈新明
<正>核心提示本文认为,跨乡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须重点解决传统土地整治城乡功能联动弱、资源整合力度小、项目实施动力低、乡村产业延伸差等问题,新一轮改革应坚持“全域要素统筹、城乡功能融合、组织机制一体”的核心取向,从建立“整治+规划”双向协同、“增减+增存+增效”多维指标挂钩等方面系统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