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13)
- 2023(17001)
- 2022(13800)
- 2021(12737)
- 2020(10698)
- 2019(23850)
- 2018(23888)
- 2017(46609)
- 2016(25202)
- 2015(28071)
- 2014(28138)
- 2013(27369)
- 2012(24521)
- 2011(21811)
- 2010(22346)
- 2009(21367)
- 2008(21465)
- 2007(19838)
- 2006(17838)
- 2005(16620)
- 学科
- 济(109077)
- 经济(108852)
- 业(102468)
- 管理(85884)
- 企(83366)
- 企业(83366)
- 农(48498)
- 方法(44976)
- 数学(35895)
- 数学方法(35320)
- 业经(34771)
- 财(34005)
- 农业(32169)
- 中国(31537)
- 制(28195)
- 务(22895)
- 财务(22840)
- 财务管理(22802)
- 地方(21907)
- 企业财务(21615)
- 体(20221)
- 技术(19717)
- 理论(19569)
- 银(18921)
- 银行(18902)
- 策(18883)
- 和(18167)
- 行(18049)
- 划(17905)
- 贸(17640)
- 机构
- 学院(361692)
- 大学(355181)
- 济(153367)
- 经济(150288)
- 管理(145514)
- 理学(124528)
- 理学院(123323)
- 管理学(121271)
- 管理学院(120610)
- 研究(114131)
- 中国(94989)
- 财(75398)
- 京(73938)
- 科学(65374)
- 农(64641)
- 财经(58592)
- 江(56882)
- 所(56113)
- 中心(54328)
- 经(53049)
- 业大(51525)
- 研究所(49838)
- 农业(49036)
- 经济学(46364)
- 北京(46061)
- 州(44746)
- 范(43633)
- 师范(43294)
- 财经大学(43002)
- 经济学院(41693)
- 基金
- 项目(233242)
- 科学(187246)
- 研究(175654)
- 基金(171572)
- 家(146486)
- 国家(145115)
- 科学基金(127916)
- 社会(116495)
- 社会科(109619)
- 社会科学(109589)
- 省(92149)
- 基金项目(89901)
- 教育(80054)
- 自然(79886)
- 自然科(78118)
- 自然科学(78104)
- 自然科学基金(76741)
- 划(75180)
- 编号(72448)
- 资助(69203)
- 成果(58267)
- 部(52146)
- 重点(51570)
- 创(50475)
- 发(50275)
- 课题(48966)
- 制(48824)
- 国家社会(48254)
- 创新(46603)
- 教育部(45465)
- 期刊
- 济(181255)
- 经济(181255)
- 研究(109362)
- 中国(75915)
- 农(65745)
- 财(60665)
- 管理(57279)
- 科学(49083)
- 学报(47674)
- 农业(43922)
- 融(41566)
- 金融(41566)
- 大学(39137)
- 学学(37277)
- 教育(35155)
- 业经(34365)
- 技术(33441)
- 财经(29340)
- 经济研究(26962)
- 经(25162)
- 问题(23971)
- 业(22922)
- 技术经济(19733)
- 统计(17927)
- 版(17867)
- 世界(17642)
- 现代(17415)
- 策(17090)
- 商业(17005)
- 财会(16355)
共检索到553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学浪
跨区域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已初显成效,但由于受物质、权利、人力、社会等资本困境的影响,其市民化仍存在城市融入、社会剥夺、政治边缘化、社会冲突等方面的风险。本文基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解构该群体市民化社会风险的基本结构,并构建一套风险识别指标体系,以此识别其市民化社会风险的类型、等级、发生概率、危害大小等内容。同时,运用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和方式,探索出多元主体治理、系统治理、同步治理三种治理模式,从而提升该群体市民化社会风险治理的实效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学浪
跨区域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已初显成效,但由于受物质、权利、人力、社会等资本困境的影响,其市民化仍存在城市融入、社会剥夺、政治边缘化、社会冲突等方面的风险。本文基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解构该群体市民化社会风险的基本结构,并构建一套风险识别指标体系,以此识别其市民化社会风险的类型、等级、发生概率、危害大小等内容。同时,运用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和方式,探索出多元主体治理、系统治理、同步治理三种治理模式,从而提升该群体市民化社会风险治理的实效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两者相互支撑、同步发展。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因制度隔离障碍,产生了城市融入、社会公共服务供给非均等化、政治参与边缘化、与相关利益者之间冲突这四种类型繁杂、程度不一的社会风险。唯有破除制度壁垒,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就业市场,提升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才能有效地治理这些风险。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社会风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两者相互支撑、同步发展。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因制度隔离障碍,产生了城市融入、社会公共服务供给非均等化、政治参与边缘化、与相关利益者之间冲突这四种类型繁杂、程度不一的社会风险。唯有破除制度壁垒,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就业市场,提升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才能有效地治理这些风险。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社会风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笪晨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农村土地流转、社会关系网络、话语权力等方面的顶事件社会风险源,而该层级风险源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即进一步演变成中间和底事件等级的社会风险源,进而形成其市民化的社会风险。基于相关文献综述,建立该群体市民化社会风险源的"变迁—结构—话语"分析模型,以此分析其市民化社会风险源形成的逻辑理路。同时,从市民化意愿、社会融入、权益保障等方面,探索出该群体市民化社会风险源的防范策略,以规避和消减其市民化的社会风险及其消极影响。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社会风险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越菲 文军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本身构成了一个内部不断产生关联效应的复杂系统,并更多地表现为连续而非离散的动态过程。然而,以往研究中的"转型阶段论""单向转移论"以及"独立归因论"却过度解组了市民化的系统性。基于对现有理论视角的反思,文章立足于市民化的系统观,重新阐明了市民化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其相互关联。文章认为,市民化系统由激励系统、规范系统、适应与融入系统以及反馈系统组成,每一个子系统都经由不同主体的共同参与,并在宏观—中观—微观的互动中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起到促动、控制、整合以及调整的作用。研究表明,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要反思性地检视市民化进程中的潜在风险,避免市民化的未预期后果和系统冲突。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系统构成 潜在风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云新 吴智灵
身份转换、权利均等、社会融入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三个维度。其中,社会融入程度深刻影响着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作为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场域,城市社区通过资源支持、情感认同、社会资本重构和规范秩序供给,能够实现社区支持与社会融入的有效联结,支持农业转移人口由社区融入向城市融入的过渡。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在社区层面的融入状况并不乐观,必须进一步创造农业转移人口社区融入的有利条件,多方面构建社区支持机制。具体而言,要通过行政建构以强化政策实施能力与效力,借助社会建构吸纳社会资本以拓展路径,创新实施机制建构以破解社区互动难题,进而高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徐爱东 吴国锋
借鉴成本收益理论,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和经济理性的微观视角,构建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微观决策机制理论模型,并根据在重庆进行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就业创业收入及其社会网络、文化程度以及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村建房成本与转户迁移人数正相关,而城市劳动力素质、城市住房价格、城市日常生活开支与转户迁移人数负相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稳定就业后,根据转户迁移的收益与成本评估进行市民化决策,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时才进行转户迁移;否则会继续"流而不迁"或返回农村。因此,仅仅拆除城乡户籍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辉振
1.主体平等机制。农民和市民、输入地政府和输出地政府等社会主体都有平等的利益表达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较为公平的利益博弈机制。一是信息获取机制。要求有关方面遵循信息公开的原则,对相关信息主动发布或经申请发布,保证农民、市民等社会主体都有平等的知情权。二是利益凝聚机制。一个社会要能够有效地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必须得有一个利益要求凝聚和提炼的机制。三是诉求表达机制。农民、市民、输入地政府和输出地政府都能够进行有效的利益表达,就要在相关制度设计上增加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姜励卿
加入WTO后,如何解决浙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实现浙江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是浙江农业在新世纪面临的重大问题。发展跨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充分发挥浙江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实现地区间农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浙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阐述浙江发展跨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浙江农业企业实现跨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跨区域合作 浙江农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全胜 张帆
根据农业转移人口是否市民化以及养老保险制度是否实现城乡一体化间的匹配对接关系,本文建立了基于OLG框架的最优递归模型以研究养老保险制度城乡一体化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模型校正结果表明,如果农业转移人口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城乡养老保险水平的差异将为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一定空间。实证分析表明,养老保险体系各组成部分中,养老保险支出和收入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支撑效应有所不同,养老保险收入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支撑作用是肯定的,在考虑非线性因素的情况下,养老保险支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也具有显著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养老保险制度演化 递归均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武 欧习 徐嘉婕
本文利用CHIP2008数据,采用Ivprobit与probit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城市规模下社会保障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规模与市民化意愿之间呈现正U型关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大城市和小城市具有较大的需求空间,中等规模城市不明显;(2)城乡社保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城市社保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农村社保则表现为显著的负面作用。积极实施以小城市为依托的"就地城镇化"、推动大城市的户籍改革和城乡社保一体化可能是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有效解决之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勤
从英国圈地运动开始,以破产的农民与手工业者为代表的农业人口呈现规模性转移,其转移路径与模式选择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本文以英国、法国、美国、德国、韩国、日本和中国农业人口转移模式为研究对象,根据农业人口转移前各国资源禀赋条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选取8个指标,进行粮食安全风险评价聚类分区。选取风险评价指标,运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典型模式存在的粮食安全风险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从粮食安全风险规避角度结合中国新常态国情和城镇化建设目标,提出对国外农业人口转移模式的思考和借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北平
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城市的二元结构以及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较为突出。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市二元结构一元化,首先需要测算农民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明确政府、个人、企业各自承担的成本,建立合理的分担机制,促进政府对市政设施与社会服务的投入。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成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玲杰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现阶段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文章在剖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新形势、新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制度性障碍、城市承载能力不足、市民化进程滞后和调控策略选择等突出难题,提出了以坚持民生为本、突出就业导向、善用底线思维、加快制度创新、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等为核心内容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策略,进而从创新城市融入机制、创新协调推进机制、创新支持保障机制等入手,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推进机制。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推进策略 机制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