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48)
2023(7710)
2022(6584)
2021(6308)
2020(4947)
2019(11112)
2018(10749)
2017(21789)
2016(11741)
2015(12398)
2014(12350)
2013(12092)
2012(11399)
2011(10620)
2010(10980)
2009(10008)
2008(10120)
2007(9195)
2006(8410)
2005(7710)
作者
(32583)
(27329)
(27240)
(25792)
(17473)
(12902)
(12477)
(10369)
(10360)
(9868)
(9375)
(9277)
(8861)
(8805)
(8765)
(8553)
(8209)
(8147)
(7996)
(7897)
(6932)
(6817)
(6588)
(6430)
(6178)
(6081)
(5967)
(5956)
(5527)
(5471)
学科
(46826)
经济(46773)
管理(32697)
(30591)
(21956)
企业(21956)
(19420)
方法(16159)
数学(14151)
地方(14029)
数学方法(13906)
中国(13023)
(11962)
(11868)
贸易(11866)
(11569)
农业(11026)
(9915)
(9818)
业经(9694)
(9465)
地方经济(8272)
(7788)
银行(7773)
(7576)
金融(7574)
及其(7563)
(7550)
环境(7353)
理论(6692)
机构
学院(165933)
大学(163595)
(69944)
经济(68419)
管理(63137)
研究(59648)
理学(54112)
理学院(53423)
管理学(52514)
管理学院(52178)
中国(45056)
科学(35724)
(34148)
(33349)
(30266)
(28070)
研究所(27507)
中心(27155)
(26437)
财经(25431)
(24243)
师范(24071)
(23010)
业大(22609)
农业(21960)
(21692)
北京(21386)
经济学(21128)
(21022)
师范大学(19323)
基金
项目(109199)
科学(87381)
研究(82966)
基金(79356)
(68968)
国家(68375)
科学基金(58275)
社会(53090)
社会科(50338)
社会科学(50325)
(42313)
基金项目(40788)
教育(37431)
(36196)
自然(36125)
自然科(35256)
自然科学(35244)
编号(34919)
自然科学基金(34620)
资助(32352)
成果(29604)
(25104)
重点(24936)
(24321)
课题(24264)
(22315)
国家社会(22105)
(21267)
创新(20942)
教育部(20713)
期刊
(81606)
经济(81606)
研究(51096)
中国(31913)
(26776)
(23350)
科学(23207)
学报(23139)
管理(22344)
教育(19446)
农业(18500)
(18015)
金融(18015)
大学(17673)
学学(16650)
业经(14367)
技术(13385)
经济研究(13282)
财经(12198)
问题(10922)
(10543)
(10066)
图书(9332)
(9074)
国际(8935)
世界(8472)
(7870)
论坛(7870)
资源(7768)
商业(7757)
共检索到254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石英华  刘彻  
跨区域公共产品是较为特殊的公共产品,覆盖特定空间范围,涉及多方利益博弈。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势必会涉及到越来越多跨区域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问题。学界相关研究大多出于国际合作的视角,关注国内跨区域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问题的文献较少。本文首先界定了跨区域公共产品的概念,继而以区域间博弈的视角分析我国跨区域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困境,最后从开源和增效两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平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显得非常突出,因此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也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演变,接着探讨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困境,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樊轶侠  
在集体选择过程中,在许多情况下,多数人未必能战胜少数人,这种情况被称为"奥尔森困境"。集体行动的决策实际上是集体内部的个体相互博弈的结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寿奎  
公共产品供给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推进的基础和关键。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但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缘政治复杂,制度环境各异,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标准和相关政策差距明显,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风险控制能力有待提升,相关决策难以形成合力,急需建立公共产品合作协同供给机制,包括公共产品多元协同供给制度、公共产品协同供给决策机制和公共产品供给的风险协同控制机制。具体而言,可以建立公共产品协同决策平台,探索跨区域公共产品协同建设路径,厘清公共产品供给风险,探讨公共产品风险因素传导规律,建立公共产品风险分担机制,确定利益补偿方式和风险控制措施,构建多层次融资保障体系,优化民间资本与政府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环境,完善国际合作建设项目管理规划与治理机制,最终实现"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肖育才  谢芬  
世界各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相互依赖和影响程度不断加深,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这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需要各个国家进行国际合作来提供全球性的公共产品。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同样受到"搭便车"、"集体行动的困境"等影响,并且更为严重,其供给现状并不乐观。对当前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发现主要有融资困境和管理监督困境,解决这些困境的主要激励问题在于融资激励和管理监督激励两个方面。为了克服全球公共产品的困境,不仅需要设计出分类和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各国的自愿供给,同时为了保证激励机制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强有力的国际执行机构进行管理监督。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寿奎  
公共产品供给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推进的基础和关键。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但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缘政治复杂,制度环境各异,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标准和相关政策差距明显,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风险控制能力有待提升,相关决策难以形成合力,急需建立公共产品合作协同供给机制,包括公共产品多元协同供给制度、公共产品协同供给决策机制和公共产品供给的风险协同控制机制。具体而言,可以建立公共产品协同决策平台,探索跨区域公共产品协同建设路径,厘清公共产品供给风险,探讨公共产品风险因素传导规律,建立公共产品风险分担机制,确定利益补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金胜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摆在我们党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要依靠农村地区的发展,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流入,而吸引各种生产要素流向农村就需要农村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基础设施具有公共产品和自然垄断的特点,因此,需要政府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公共产品的供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伍凤兰  陶一桃  
区域公共产品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性载体,是各行政区合作的切入点和关键点。本文在梳理区域公共产品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配置效率模型,以珠三角区域作为实证样本,对珠三角9地市在2003~2013年间公共产品的配置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各辖区政府更倾向于提供有利于本辖区居民利益最大化的恶意型公共产品,而不是外溢性更强的善意型公共产品,区域公共产品的整体配置效率在不同时期会呈现波动性,区域内各辖区的配置效率存在差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许莉  邱长溶  李大垒  
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一事一议"成为农村村级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渠道,"一事一议"制度作为后税费时代中国农村村级公共物品供给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其有效性和适应性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该文在梳理"一事一议"制度出台背景的基础上,考察了"一事一议"制度有效实施的理论前提和现实困境。指出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需要因事、因地而宜,方法创新;调整筹资上限标准;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公开信息、增加透明度和强化激励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曲延春  郭秋玲  
长期以来,我国在公共产品供给中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仍存在着各级政府职责不清等诸多问题。根据治理和善治理论,治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善治就是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公共管理过程。我们借鉴治理和善治理论,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以实现公共产品的最优配置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炯  王芳  
现阶段 ,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农村公共产品单中心供给体制 (即单中心的治理模式、单一的供给主体以及高度集中的资金安排等 )的基础上 ,指出构建多中心体制 (即多中心的治理模式、多元化的供给主体以及多中心的资金安排等 )是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合理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亮  
围绕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考察了供给制度的运行效果,指出了供需悖论现象的存在;(2)从供给责任主体、供给方式、资金筹集机制、需求沟通机制等四个层面分析了供给制度的现实困境;(3)运用公共经济学、政治学等理论针对性的提出了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晓燕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并不乐观。本文从实际出发,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诸多困境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陆长荣  覃聃  
基于方法论的集体主义,针对东亚货币合作困境的传统解释常常忽视、规避个体决策对区域集体行动的影响因素。事实上,东亚各国在货币合作议题上存在显著的动机差异。个体决策者间的议价能力差异使区域货币合作进程呈现出鲜明的寡头主导特征。以本币区域化为载体,货币合作的主导者实质上扮演了区域公共产品供给者的角色。本文研究发现,多边决策因素引起的低效博弈均衡使这一产品供求关系陷入天然的结构性失衡。供给者对需求者的"成本转嫁",尤其是供给者间日益加剧的职能空间挤占,严重削弱了多数成员国参与区域货币合作的长期意愿。然而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早期的单边供给结构,基于"产品异质性"的供给多元化对提升供给者意愿均产生了积极的刺激效应,为改善区域货币合作中的低效博弈均衡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非唯一性"显示,当供给者均重视长期收益、围绕本币优势职能空间推进区域化时,供给者间的多边决策将有助于改善博弈均衡的低效现状,并趋向理论上的最优均衡。从实践来看,基于激发策略的新型"竞合关系"有助于提升中日货币间的竞争效率,这或将为脱离区域货币合作的长期困境提供契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