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03)
- 2023(13069)
- 2022(11028)
- 2021(10118)
- 2020(8383)
- 2019(18691)
- 2018(18086)
- 2017(34317)
- 2016(18453)
- 2015(19888)
- 2014(19239)
- 2013(19202)
- 2012(17826)
- 2011(16086)
- 2010(16078)
- 2009(14466)
- 2008(14295)
- 2007(12900)
- 2006(11249)
- 2005(9892)
- 学科
- 济(74289)
- 经济(74197)
- 业(60307)
- 管理(58752)
- 企(51940)
- 企业(51940)
- 方法(32605)
- 数学(27182)
- 数学方法(26939)
- 技术(20241)
- 财(20112)
- 农(19867)
- 业经(19571)
- 中国(18819)
- 学(17526)
- 制(14813)
- 地方(14176)
- 贸(14017)
- 贸易(14009)
- 技术管理(13971)
- 农业(13773)
- 易(13654)
- 产业(13505)
- 理论(12386)
- 务(12138)
- 财务(12118)
- 财务管理(12093)
- 划(11955)
- 银(11623)
- 企业财务(11614)
- 机构
- 大学(264847)
- 学院(263722)
- 济(108353)
- 经济(106351)
- 管理(104133)
- 理学(91407)
- 理学院(90420)
- 研究(90403)
- 管理学(88944)
- 管理学院(88484)
- 中国(65831)
- 科学(58419)
- 京(54695)
- 农(52279)
- 财(49503)
- 所(46347)
- 业大(44657)
- 研究所(42696)
- 农业(41718)
- 中心(40703)
- 财经(39550)
- 江(39386)
- 经(36139)
- 北京(33508)
- 经济学(33037)
- 院(32538)
- 范(31596)
- 师范(31047)
- 州(30939)
- 经济学院(29950)
- 基金
- 项目(187221)
- 科学(148745)
- 基金(138051)
- 研究(129157)
- 家(124499)
- 国家(123492)
- 科学基金(105469)
- 社会(84417)
- 社会科(80339)
- 社会科学(80319)
- 省(74354)
- 基金项目(73641)
- 自然(70658)
- 自然科(69140)
- 自然科学(69116)
- 自然科学基金(68020)
- 划(63055)
- 教育(58303)
- 资助(54520)
- 编号(48597)
- 创(45092)
- 重点(42465)
- 创新(41332)
- 部(40573)
- 发(40450)
- 成果(37937)
- 业(37061)
- 计划(36891)
- 科研(36139)
- 国家社会(35925)
- 期刊
- 济(113412)
- 经济(113412)
- 研究(73687)
- 中国(53078)
- 学报(50115)
- 农(46277)
- 科学(44772)
- 管理(40709)
- 财(37213)
- 大学(36882)
- 学学(35287)
- 农业(31322)
- 教育(25142)
- 融(21331)
- 金融(21331)
- 技术(20866)
- 业经(19679)
- 经济研究(19673)
- 财经(19424)
- 业(17710)
- 经(16918)
- 科技(16192)
- 问题(15127)
- 技术经济(13770)
- 业大(13545)
- 版(13480)
- 商业(12791)
- 贸(12275)
- 农业大学(11565)
- 现代(11286)
共检索到381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春晓 李春艳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从组织联结强度视角提出与文化创意产业建立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和弱组织联结影响合作企业创新绩效及其拥有的知识异质性和吸收能力对此影响产生双重调节作用的理论假设,构建理论模型。运用228家与文化创意企业进行跨产业合作创新的企业调研数据进行实证验证,得出研究结论为:跨产业弱组织联结对创新绩效产生积极而显著的影响,而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知识异质性对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弱组织联结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都是积极而显著的;吸收能力对跨产业强组织联结、弱组织联结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厚宾 王蔷瑞
以资源基础理论为主线,整合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采用2011~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数据,实证研究了跨国并购双方的资源互补性对并购方创新绩效的影响,考察了文化距离与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资源互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文化距离负向调节资源互补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而吸收能力发挥正向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跨国并购的资源获取逻辑提供了经验证据,对新兴市场企业跨国并购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 张磊
在企业网络中,网络位置体现了节点对资源和知识的占有和控制,探讨企业能否通过与高网络位置企业结盟获取创新所需资源并实现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结合企业网络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从网络嵌入的视角出发,通过中国计算机产业企业2013—2017年间合作数据构建了该行业247×247企业网络,探讨异位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吸收能力和组织学习方式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异位联盟有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其次,吸收能力对异位联盟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之间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最后,组织学习方式越趋向于探索式,异位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越明显。研究揭示了异位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内在影响,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志军 缪沁男
在知识经济全球化时代,外部创新源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外部创新源规模、外部创新源关系质量和外部创新源关系稳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模型,探讨了吸收能力在上述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以山东、贵州和江苏三地188个企业为调查对象,检验了相关假设。实证结果表明,外部创新源规模、外部创新源关系质量和外部创新源关系稳定性均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带来正向影响;潜在吸收能力、实现吸收能力仅在外部创新源规模、外部创新关系质量与创新绩效中分别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并存的潜在吸收能力和实现吸收能力在上述三种关系中可以联合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核成 李鑫
网络嵌入是为企业提供关键知识和信息的来源,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南高新技术示范区内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网络嵌入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以网络权力为中介因素、吸收能力为调节因素分析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网络嵌入性对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2)网络权力在企业网络嵌入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3)吸收能力正向调节企业网络嵌入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何爱 钟景雯
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已经成为国际商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如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的跨国企业是否能够通过研发国际化行为提升母公司的创新绩效,现有文献对该问题尚缺乏足够的研究。文章基于2011-2017年间沪深两市310家信息技术业上市跨国企业的年度观察数据,采用泊松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企业研发国际化与母公司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首次从逆向知识转移的视角,探讨了吸收能力和地理多样性对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研发国际化显著促进母公司创新绩效的提升;以研发投入强度衡量的企业吸收能力显著正向调节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而以布劳异质性指数测量的地理多样性则显著负向调节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行为具有重要启示。该研究发现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应该加大海外研发投资力度以提升母公司创新绩效,且为更好地实现外部知识的逆向转移,应同时提高企业总体研发投入强度。但作为新兴经济体企业,不宜在地理分布上实行快速扩张,否则较高的沟通和协调成本将弱化逆向知识转移的程度,而不利于母公司创新绩效的提升。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周文光
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而对于吸收能力与流程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却鲜有研究。本研究基于来自228个样本的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探究吸收能力的四个维度对流程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的四个维度(获取能力、消化能力、转化能力与开发能力)与流程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被知识产权风险所调节。这一结论既深化了关于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又为企业提升流程创新绩效、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
吸收能力 流程创新绩效 知识产权风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国军 杨建君
聚焦企业创新活动,研究技术转移以及建设性冲突、破坏性冲突与技术转移的交互作用对技术接收企业突变式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引入技术接收企业实际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构建理论模型,利用251家企业调研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转移有助于技术接收企业突变式创新绩效提升;技术转移和建设性冲突的交互作用对技术接收企业突变式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技术转移和破坏性冲突的交互作用对技术接收企业突变式创新绩效具有阻碍作用;技术接收企业实际吸收能力正向调节技术转移对企业突变式创新绩效的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钰莹 原长弘 张树满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阶段的重要任务。基于陕西省112家企业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企业产学研主体地位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吸收能力在企业产学研主体地位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中介作用,以及政策支持、市场竞争在上述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企业产学研主体地位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吸收能力中介了这一正向关系;政策支持加强了企业产学研主体地位对企业吸收能力的正向作用,而市场竞争强化了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研究结论可为企业产学研协同管理实践、国家产学研创新体系完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慧军 杨建君
从企业边界理论和知识基础观出发,研究搜寻宽度和搜寻深度对组织探索式创新绩效和应用式创新绩效的影响;引入联结强度和吸收能力作为情景变量,探讨二者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利用三项交互方法,探讨外部搜寻战略、联结强度和吸收能力三者的交互作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281家本土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利用分层回归分析和三项交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搜寻宽度与探索式创新绩效正相关,与应用式创新绩效呈倒U形关系,搜寻深度与应用式创新绩效正相关;联结强度负向调节搜寻宽度与探索式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正向调节搜寻深度与应用式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实际吸收能力正向调节搜寻宽度与探索式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潜在吸收能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侯广辉 张键国
基于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异质性效果的分析框架,引入吸收能力调节作用来揭示出现差异的原因及其受制条件。结果表明,企业的社会关系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纵向关系资本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横向关系资本则没有显著影响;企业的知识应用能力正向调节纵向关系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扭转了其在不考虑吸收能力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的格局。企业要时刻注重对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流程的优化来增强知识应用能力。否则,仅仅靠强化与政府的关系只会损害技术创新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花 杜梅 孙芹 李玉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力推动下,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愈发重视,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能否促进区域创新绩效尚无定论。文章基于资源依赖理论,选取2008-2018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模型,并考察区域位置与吸收能力在此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作用;区域位置正向调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吸收能力正向调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温兴琦 孙凯新 李诗瑶
在梳理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以及高层梯队理论,以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及机制,并将高管学术背景和政府创新补贴作为调节变量纳入研究框架。实证分析发现: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发挥显著促进作用;当企业具有学术背景的高管比例较高时,这一效应更加显著;高水平政府创新补贴同样能够增强这一效应。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对其知识吸收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企业可以通过提升知识吸收能力,提升自身对环境变化感知的敏锐性与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创新绩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振刚 杨玉玲
以纳米能源领域2001—2018年的专利数据构建知识网络和研发组织间的创新合作网络,检验研发组织的知识资源的两个维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网络知识异质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研发组织的知识组合能力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研发组织的知识多样性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创新网络中的知识异质性负向调节知识组合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正向调节知识多样性与创新绩效的倒U型关系。
[期刊] 预测
[作者]
丁慧平 侯文华 董坤祥
本文应用知识基础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研究了电商企业服务外包对其知识吸收能力和绩效的影响。通过天猫平台上电商企业服务外包项目的调研发现:随着服务外包程度的增加,电商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和运营绩效降低;而其运营经验和运营能力会调节上述影响机制,即运营经验和运营能力越高,外包程度对知识吸收能力和绩效的负向影响越小。此外,电商运营经验的调节作用大于电商运营能力的调节作用,即电商企业的运营经验要比运营能力更重要。本文结论可为传统企业转型为电商企业提供理论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