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2)
2023(6662)
2022(5565)
2021(4921)
2020(3849)
2019(8718)
2018(8584)
2017(15826)
2016(8557)
2015(9532)
2014(9497)
2013(9632)
2012(9551)
2011(8806)
2010(9033)
2009(8253)
2008(8181)
2007(7524)
2006(7092)
2005(6799)
作者
(26106)
(21686)
(21550)
(20302)
(14106)
(10306)
(9839)
(8465)
(8418)
(7908)
(7552)
(7414)
(7179)
(7124)
(6820)
(6741)
(6350)
(6325)
(6321)
(6134)
(5711)
(5424)
(5241)
(5064)
(4948)
(4938)
(4923)
(4902)
(4449)
(4282)
学科
(45352)
经济(45318)
管理(20557)
(20212)
地方(18171)
中国(16447)
(13811)
企业(13811)
(12968)
业经(11137)
地方经济(10133)
方法(9828)
(9331)
农业(9223)
(8998)
金融(8998)
(8462)
银行(8454)
(8378)
数学(8143)
数学方法(8083)
(7927)
贸易(7917)
环境(7664)
(7654)
(7591)
(7560)
发展(6989)
(6968)
技术(6752)
机构
学院(123761)
大学(121587)
(54445)
经济(53235)
研究(51452)
管理(42980)
中国(39682)
理学(34545)
理学院(34046)
管理学(33586)
管理学院(33331)
科学(29812)
(27844)
(26722)
(23943)
研究所(23824)
中心(22596)
(21534)
(20912)
(20506)
(19032)
(18866)
师范(18853)
北京(18692)
财经(17731)
(17037)
业大(16262)
经济学(16247)
(15912)
农业(15851)
基金
项目(75071)
科学(58695)
研究(58316)
基金(51311)
(44323)
国家(43880)
科学基金(36855)
社会(36382)
社会科(34491)
社会科学(34486)
(31161)
基金项目(26485)
教育(25785)
(25610)
编号(23834)
(23604)
自然(21560)
自然科(21028)
自然科学(21023)
资助(20885)
自然科学基金(20611)
成果(19929)
发展(19401)
(19054)
课题(18424)
重点(17415)
(15814)
(15737)
(14851)
创新(14722)
期刊
(76695)
经济(76695)
研究(45545)
中国(33925)
(21279)
管理(19126)
教育(18441)
科学(17002)
学报(16989)
(16611)
(16544)
金融(16544)
农业(14750)
业经(13503)
大学(13029)
技术(12622)
经济研究(12200)
学学(11822)
问题(9389)
财经(8695)
(7935)
国际(7895)
(7612)
(7483)
世界(7312)
图书(6807)
技术经济(6766)
(6727)
论坛(6727)
(6663)
共检索到219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大生  
跨世纪的宏伟开发工程─—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赵大生1993年11月20日,江泽民主席在美国西雅图会见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时宣布,中国十分重视同新加坡的合作和新加坡建设的经验,苏州工业园项目开创了两国合作的新模式。吴作栋总理也向江泽民主席明确表示,新加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新雄  
建设昌九工业走廊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江西面对当时全国改革开放新态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十多年来昌九工业走廊的建设始终没有间断过。当前江西正在加快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昌九工业走廊建设更具有现实意义。江西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吴新雄同志对此一直高度重视,并经常听取汇报和调查研究。这篇文章是他在今年明初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现予发表以引起大家关注,期望社会各界参与昌九工业走廊建设并踊跃讨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大生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中的国际化进程赵大生中新两国政府共同推动,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从项目的酝酿开始,就具有明显的国际合作特色。因此,其开发建设的过程始终就应该是一种国际化的进程。所谓园区的国际化,含义很广,包括开发过程中,投资环境的建设,项目的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振英  金晓斌  
展望跨世纪宏伟蓝图郭振英,金晓斌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是讨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2000年)和2010年远景目标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所通过的《建议》,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琪龙  郭旭  李广斌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将开发区主导下的苏南乡村空间演化划分为前开发区时代、开发区时代和后开发区时代三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乡村空间分异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解析。分析发现:(1)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工业园区乡村空间呈现出两种转型趋势,即乡村空间向城市空间转型、生产空间向消费空间转型;(2)前开发区时代,其空间重构由乡村自下而上驱动;开发区时代,由政府主导、市场辅助;后开发区时代,则是由市场主导,政府辅助,政府主导的乡村空间转型虽能快速实现城市化,但也有其缺陷;后开发区时代,空间作为稀缺资源应由市场来配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郭纲  钱复旦  
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是中新合作的旗舰项目。2010年,中注协将园区列入全国首批试点的"会计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园区的示范基地自挂牌以来,对于促进园区会计专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期,结合工作实际,我们对园区示范基地内的24家会计师事务所做了一次调研,相关情况简要分析报告如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郑焕友  苏勤  钱树伟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开发区已经从单一经济功能的产业园区向具有综合城市功能的新城转型。旅游业作为产业链较长、容纳就业人口较多的第三产业,在开发区转型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苏州工业园区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指出其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旅游新品牌形象难以树立、旅游服务倾向高端群体、旅游项目收益不理想和企业参与旅游业发展的热情不高等,并尝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研究区及其它处于相似境地的开发区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陆虎荣  
菀平镇地处东太湖之滨,地理位置偏僻,工业基础较差,改革开放前曾是穷乡僻壤,我镇党委一班人解放思想,转换观念,紧紧把握发展机遇,找准发展突破口,主动呼应、接轨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和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兴办工业小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该镇的工业小区已形成规模,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一期开发区域1平方公里。区内已落户项目17个,项目总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上海社科院经济所发展室专题调查组  
1992年底至1993年初,一股强劲的“新加坡投资旋风”几乎席卷了半个中国.苏州、烟台、威海、无锡以及后来的厦门、成都、海南都争相邀请李光耀、吴作栋、王鼎昌、李显龙等新加坡显贵到他们那里看看.随后,一份份投资意向书、合作协议书和备忘录相继签署.其协议投资量之大,势头之猛,使国人瞠目,神州震惊.乃至于江泽民总书记在美国西雅图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高峰会议期间,还专门向新加坡总理询问了此事.在这不同凡响的“新加坡热”中,起步最早、动作最快、影响最大的是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一年半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卓凡  周禧初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关利欣  张蕙  洪俊杰  
自2006年6月和2007年7月商务部分两批公开招标境外经贸合作区,我国已在15个国家确定了19个境外经贸合作区项目,且有部分已投入运营。虽然我国政府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到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利共赢合作,并从发展资金、授信、税收、审批、通关、安全、保险、培训等方面对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给予政策支持,但目前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仍以少数"走出去"的企业为主导,以工业园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友余  
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未来的15年,对于中国来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对于温州来说,是完成二次创业任务,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目前,我们正在根据中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何磊  陈春良  
"产城融合"体现了区域产业空间与社会空间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苏州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经历了"以产兴城"、"产转城升与产城共荣"两个阶段。苏州工业园区在产城融合发展方面对其他后进地区可能构成的经验借鉴,其与深受产城分离发展困扰的其他经济开发区路径上的分疏,应该是在理念引领、规划前瞻、产业结构优化和城市功能提升等方面的综合性胜出。这些方面的汇集协同让苏州工业园区"幸运地"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走出了一条产城融合城镇化的新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刚,丁金宏,徐建刚,陈启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