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86)
2023(8750)
2022(7363)
2021(6562)
2020(5181)
2019(11751)
2018(11605)
2017(21731)
2016(11348)
2015(12594)
2014(12723)
2013(12913)
2012(12643)
2011(11937)
2010(12276)
2009(11526)
2008(11199)
2007(10071)
2006(9544)
2005(9208)
作者
(34571)
(29099)
(28981)
(27435)
(18841)
(13867)
(13090)
(11253)
(11160)
(10497)
(10167)
(9801)
(9596)
(9508)
(9117)
(8985)
(8512)
(8427)
(8375)
(8031)
(7650)
(7062)
(7036)
(6897)
(6621)
(6581)
(6397)
(6246)
(5945)
(5698)
学科
(76634)
经济(76580)
管理(29044)
(27542)
地方(25449)
中国(21334)
(19875)
企业(19875)
方法(19365)
数学(16630)
数学方法(16543)
(16516)
地方经济(15640)
业经(15393)
(12876)
农业(11780)
(11579)
(11464)
金融(11464)
(10885)
(10434)
银行(10426)
(10299)
(10298)
贸易(10289)
环境(10253)
(9757)
(9174)
(8516)
发展(8396)
机构
学院(173651)
大学(172190)
(84170)
经济(82571)
研究(70119)
管理(61673)
中国(54165)
理学(51012)
理学院(50300)
管理学(49545)
管理学院(49190)
科学(39437)
(38711)
(36073)
(35955)
研究所(31964)
中心(30887)
(28171)
财经(27492)
经济学(26718)
(26516)
北京(25888)
(25270)
师范(25073)
(24935)
(24786)
经济学院(23568)
(22843)
业大(21364)
科学院(21313)
基金
项目(104226)
科学(82394)
研究(78795)
基金(74279)
(63763)
国家(63165)
科学基金(53857)
社会(52244)
社会科(49586)
社会科学(49576)
(40315)
基金项目(38461)
教育(34714)
(33974)
自然(31789)
编号(31174)
自然科(30986)
自然科学(30980)
资助(30467)
自然科学基金(30420)
(29755)
成果(25649)
发展(24794)
(24399)
重点(23695)
课题(23164)
(22791)
国家社会(21699)
(21322)
创新(19947)
期刊
(112715)
经济(112715)
研究(63308)
中国(42742)
管理(26822)
(25934)
(25459)
科学(23105)
学报(22227)
(21561)
金融(21561)
教育(19221)
经济研究(18991)
农业(17763)
大学(17368)
业经(17346)
技术(16239)
学学(16140)
财经(14353)
问题(14211)
(12615)
(11169)
世界(10989)
国际(10824)
技术经济(10476)
商业(9472)
(9091)
统计(8951)
经济问题(8938)
经济管理(8873)
共检索到298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超  
改革开放以来 ,江苏省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显著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新的世纪里 ,淮安经济发展前景光明 ,但需采取若干突出措施应对新的挑战 ,本文以淮安市这一普通地级市为例 ,力图描述我国 2 0多年来的巨变及下一步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倪树高  
本文在简要回顾浙江过去20年产业布局变迁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跨世纪浙江产业布局的特点,提出了以中心城市发展战略为主的跨世纪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思路和实施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寒  
建设跨世纪能源战略基地的回顾与展望肖寒能源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能源建设,周期很长。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为充分保证我国在21世纪的能源后续供应,早在80年代初期就作出了建设跨世纪能源战略基地的英明决策,神府———东胜煤田以其得天独厚的优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樊承世  
作者构思了江西经济今后十五年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途径,并提出了十大战略措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魏后凯  
本文通过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与宏观背景的分析,深入考察了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1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大趋势:一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逐步形成网络开发的总体布局格局;二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势头将由东南部沿海逐步向北部和中西部地区推进;三是地区间产业分工将由部门间分工逐步向部门内分工转变;四是一些区位和经济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市将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或地区性的金融和管理控制中心。同时,在未来市场竞争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谷源洋  
在跨世纪经济发展与合作中建立亚洲新型南北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谷源洋人们即将挥手告别20世纪。20世纪是一个不平凡的世纪,曾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随后而来的漫长冷战时期。然而,战后50年来,世界经济和科技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厚兰  
在世纪之交,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态势,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浪潮荡涤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轨迹,东亚金融危机引发一次深刻的反思,建立新世纪国际金融及经济体制的各种构想已摆上各国领导人的案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抛出“第三条道路”,虽似曾相识,却也令人瞩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洁  
战略重点区域是特定时期国家出于对总体发展战略的需要而给事关全局的部分地区予相应的政策引导 ,以利于资金、资源、人才等各种要素迅速集中投向这些地区 ,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及其对全局贡献的进一步提高。“十五”和2020年我国战略重点地区的布局将在长江经济带区域、环渤海经济区域、东南沿海经济区域和西北内陆经济区域4大战略重点区域宏观总体布局的框架基础上 ,分三个层次13个地区展开。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宗胜  顾颉  
天津市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与跨世纪发展研究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陈宗胜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顾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期间,天津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整体经济实力有大提高,1995年人均GDP比1079年增长了3倍多,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天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东玲  
2002年的东亚10国(地区)经济增长率平均达3.8%,呈现出全面复苏的发展态势,经济复苏原因有外部和内部两方面。2003年初以来伊拉克战争和SARS的流行使东亚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预计在东亚各国和地区政府的努力下,东亚经济将从今年第四季度起有较好的表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洪俊杰  商辉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路程和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勾画出中国由"贸易小国"到"贸易大国"的演进过程,并结合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共轭环流"论,提出中国开放型经济由大到强的发展思路。当前,中国已逐步成为国际分工中的重要"枢纽国"、贸易流控制力的"居重国",已从最初注重出口和引资的"单向开放"转变为注重平衡发展"双向开放"。但是,中国依然缺乏引领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分工的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源于制造业普遍存在"大而不强"的现状和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的困局。面对能力缺口和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应坚持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来解决开放中遇到的问题,抓改革、补短板、通市场,逐步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逐步成为贸易强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桁林  
随着纳斯达克股指下挫 ,对新经济的炒作也暂时告一段落 ,那么 ,新经济有没有留下什么新的内容 ?通过回顾新经济发展的历史 ,对新经济发展的方向予以了展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家勇  
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经济迅速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社会投资、创造就业岗位、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的现代化、经济结构的演进,以及财产的多元化和需求的多样化,个体经济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期刊] 预测  [作者]
1 1991年经济发展形势回顾 1991年,随着治理整顿的深化,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9580亿元,比前年增长7%左右。全年农业总产值8300多亿元,增长3%左右。工业生产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工业总产值增长14%左右。国内市场已恢复正常,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9398亿元,扣除物价上涨,增长9.9%。固定资产投资彻底改变了前两年下降徘徊的局面,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菊娥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回顾 1.1979-1993年是西部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西部的国民收入1953-1978年和1979-1992年年平均递增速度分别为6.867%(未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和8.24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国内生产总值1979-1993年年平均递增8.96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人均国民收入1953-1978年和1979-1992年年平均递增速度分别为4.7%(未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和6.85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居民消费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