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98)
2023(7822)
2022(6370)
2021(6430)
2020(5099)
2019(11815)
2018(11650)
2017(20415)
2016(11949)
2015(13464)
2014(13422)
2013(12676)
2012(11961)
2011(11279)
2010(11184)
2009(9764)
2008(9685)
2007(8396)
2006(7416)
2005(7045)
作者
(30980)
(25974)
(25632)
(24832)
(16491)
(12513)
(11763)
(10074)
(9970)
(9227)
(8996)
(8724)
(8413)
(8308)
(8303)
(8133)
(7660)
(7553)
(7520)
(7328)
(6727)
(6310)
(6165)
(5881)
(5870)
(5833)
(5656)
(5590)
(5268)
(5131)
学科
(42782)
经济(42741)
管理(23902)
(22537)
中国(21247)
方法(19374)
教育(19283)
数学(17661)
数学方法(17510)
(17016)
企业(17016)
(11602)
贸易(11595)
(11462)
(10870)
(10109)
(9988)
理论(8869)
(8800)
(7740)
(7689)
银行(7683)
(7504)
(7436)
金融(7436)
技术(7306)
业经(7134)
关系(6763)
发展(6599)
(6476)
机构
大学(168039)
学院(159388)
(69401)
经济(68167)
研究(66961)
管理(51158)
中国(45061)
理学(44085)
理学院(43405)
管理学(42680)
管理学院(42325)
(37629)
科学(36858)
(33555)
(31057)
师范(30881)
研究所(30850)
(30796)
教育(29994)
中心(27381)
师范大学(25971)
北京(25300)
财经(25083)
经济学(23767)
(23732)
(23361)
(22879)
(22497)
经济学院(21424)
业大(19387)
基金
项目(104466)
科学(84925)
研究(82005)
基金(76927)
(67734)
国家(67136)
科学基金(55805)
社会(52944)
社会科(50138)
社会科学(50128)
教育(45525)
基金项目(38543)
(36761)
(35282)
自然(33377)
自然科(32682)
自然科学(32673)
编号(32433)
自然科学基金(32164)
资助(31976)
成果(29615)
(27357)
课题(26141)
重点(25510)
教育部(24441)
(23868)
(23646)
中国(23345)
国家社会(22821)
(21828)
期刊
(70887)
经济(70887)
研究(62569)
教育(48511)
中国(41384)
学报(24514)
科学(23162)
(22198)
(20133)
大学(19851)
管理(19090)
学学(17099)
技术(14990)
农业(14279)
(13879)
金融(13879)
经济研究(13722)
财经(13491)
(11892)
(11509)
职业(11328)
国际(10563)
世界(10363)
问题(9698)
(9018)
(8519)
论坛(8519)
业经(8150)
技术教育(7444)
职业技术(7444)
共检索到251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跨世纪中国教育的历史性转变●谈松华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的历史性转折点上,将从现在走向新世纪的未来。可是,“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①走向未来,就是要架设通向未来的桥梁,实现从现实向未来的转变。对于21世纪的中国和中国教育来说,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力  
世纪之交的前夕,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的部署下,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经国务院正式批转实施。教育部提出:“这一计划是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下,教育战线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举措,是在落实《教育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跨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内地与香港研讨会”综述1997年5月15—17日,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的前夕,内地香港两地著名教育专家学者40余人聚会深圳大学,探讨世纪之交中国内地与香港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共同的发展问题。这次“跨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内地与香港研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勇  
面对西方入侵引发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怎样通过教育改革使中国成为富强国家,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世纪难题。起初,中国教育在保持文化自信的同时,还能根据"大变局"的深切认识及国家富强需要启动改革。但至19世纪末及至民国年间,文化自信被"尊西趋新"取代,教育改革异变为追求西化政治及文化革命,远离了中国"大变局"的现实及国家富强的切实需要。由此,中国教育改革不仅难以增进国家富强,反而加剧了社会分裂与动荡。当代中国仍在西方主导的历史中寻求国家复兴,教育改革因此需要重温历史教训。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智运  
跨世纪的课题:转变教育思想●刘智运近年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日益深入,一场以提高质量意识、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为中心的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讨论和研究正在兴起,并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各项改革的先导。在这场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讨论和研究中,要继承...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史静寰  
一、没有女校,但有女学的女性教育传统 与19世纪中期开始的近代相比,中国处于古代封建社会形态的历史要长得多。在那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没有专门的女性教育机构,但是以女性为对象的广义的女学却相当发达。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提倡“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形成了不利于女性学校教育发展的客观环境和主观认识,同时也形成了严格约束女性,对女性进行教化的社会规范与网络。没有女校,但有女学是中国近代以前女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由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女性学校教育的发展常常是在传统势力较为薄弱的地区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缪青  
跨世纪的中国客运交通缪青人类从来不提出自己所不能解决的问题──马克思客运交通,从广义上讲,涉及社区成员由于从事生产、生活和文化活动而产生的人流的一切输送活动。本文论及的中国客运交通主要指大城币交通,铁路、且用以及民航系统的输送旅客的活动。中国经济与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陆有铨  迟艳杰  
20世纪的中国教育哲学 ,以学习杜威教育哲学思想为初始 ,后又有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 ,初步建立了教育哲学学科体系。新中国成立后 ,尤其是 2 0世纪80年代以来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教育哲学的学科体系更加完善和发展 ,在挖掘民族的教育哲学思想历史的同时 ,又关注西方教育哲学的发展。未来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是 :向具体研究领域深入 ;加强研究的国际化 ;进一步发挥教育哲学的批判功能和理想引导功能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冯建军  张力奎  
21世纪即将来临,许多有远见的思想家和战略家曾反复提醒人们: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最终必然是教育的竞争。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中国作为“赶超型现代化”或“后发展型现代化”国家,根据发达国家现代化“先化人后化物”的经验,把教育现代化作为切入点,显然是一种远见卓识。 当前,随着苏南、上海、珠江三角洲等部分发达地区“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启动和实施,理论界关于教育现代化的探讨已有不少,但多是局限在微观的学校领域,仅就学校教育论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如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条件装备、师资队伍、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未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纪转换年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走向,本文试图在此作些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坤庆  
21世纪中国教育哲学发展前瞻●王坤庆我们今天的时代,已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新时期,深入持久的社会主义改革不仅促进了社会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也带来了人们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在大踏步地迈向21世纪。教育,作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叶赋桂  
在 2 0世纪中国教育现代化历程中 ,教育受外部因素特别是政治因素所推动 ,教育的政治功能得以鲜明体现。展望未来的教育 ,政权对教育的干预 ,不能重蹈“教育政治化”之覆辙 ,应使教育投身到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中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程少波  
对于教育现代化而言,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影响教育现代化的因素和衡定教育现代化程度的因素。这两种因素既有联系,又存在显著差异,并且都是不可穷尽的。就笔者看来,前一类型的因素主要指的是教育外部的因素,也即社会的因素,如教育现代化的国际环境、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文化背景、人口资源等等,这些因素影响着教育现代化的发生、发展以及整个过程,因而常常被作为教育现代化的界定性因素。后一类型的因素主要是指教育内部的因素,如教育的普及程度、教育经费的补给、教育价值观念、课程结构、教育管理水平、办学条件等等,它们从总体上标明了教育现代化的程度。这两类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直接影响着教育现代化的速度与深度。弄清...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澜  
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发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界,并依据教育学科呈现出的基本状态和主要特征,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和六个阶段。对于百年中国教育学发展的研究,除了沿着原有的研究思路在资料的开发和阶段的梳理方面作更为详尽的研究和作“补缺”式的研究之外,还存在着第三种研究取向,即把研究角度放在教育学百年发展历程中存在于每个阶段、以不同方式出现的共同问题上,这类问题可以称之为“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包括政治、意识形态与学科发展的关系问题、教育学发展的“中外”关系问题、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等。这些问题是影响教育学科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集中在对教育学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上,其深层表现是教育学研究的思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承敏  
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科技, 是后天的经济。面向21 世纪, 一个崭新的名字——教育消费, 随着高校扩招已悄然走进了国民生活, 它将引起消费观念的重大变革, 也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更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一项长效政策, 对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