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
- 关系(2)
- 济(2)
- 经济(2)
- 融(2)
- 金融(2)
- 世界(1)
- 世界经济(1)
- 业(1)
- 中国(1)
- 中国金融(1)
- 人口(1)
- 保险(1)
- 农(1)
- 农业(1)
- 农业人口(1)
- 农业劳动(1)
- 动力(1)
- 劳(1)
- 劳动(1)
- 劳动力(1)
- 发(1)
- 发展(1)
- 各种(1)
- 各种类型(1)
- 国际(1)
- 国际金融(1)
- 外经(1)
- 对外(1)
- 对外经济(1)
- 展(1)
- 机构
- 济(4)
- 财(4)
- 大学(3)
- 政(3)
- 研究(3)
- 经济(3)
- 财政(3)
- 财政部(3)
- 参考(2)
- 司(2)
- 学院(2)
- 经济研究(2)
- 考(2)
- 部(2)
- 100820(1)
- 业大(1)
- 东方(1)
- 东方学(1)
- 中国(1)
- 中国医学(1)
- 京(1)
- 代金(1)
- 会计(1)
- 关系(1)
- 农(1)
- 农业(1)
- 农业大学(1)
- 北京(1)
- 医学(1)
- 医学院(1)
共检索到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陆建桥 朱琳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伯森 王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有效统筹国际与国内、发展与安全,通过多双边财经对话机制,深化与主要经济体财经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更好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和财政中心工作,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深化多边财经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翁东玲
第一,要大力发展和深化我国的金融市场,重视货币国际化的金融基础。我国要继续完善和改革利率、汇率市场化的形成机制,各商业银行应当加快实现国际化经营,还要大力发展我国的债券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跨境支付体系的功能,扩大覆盖的范围。第二,要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确保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要从根本上增强全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翁东玲
第一,要大力发展和深化我国的金融市场,重视货币国际化的金融基础。我国要继续完善和改革利率、汇率市场化的形成机制,各商业银行应当加快实现国际化经营,还要大力发展我国的债券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跨境支付体系的功能,扩大覆盖的范围。第二,要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确保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要从根本上增强全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詹欣 陈伟忠 金以萍
在套利成本的约束下,简单的国际套利行为难以直接发生,国际套利者可能采取主动式套利行为创造缺口、实现套利。近年来,人民币升值、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变化等种种现象,背后都存在着国际主动式套利行为的作用力。本文通过构建国际宏观因素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引入因素冲击行为这一概念来描述主动式套利行为;再通过相应的博弈分析,来揭示国际主动式套利行为的内在机理,并对主动式套利行为存在的可能性作出证明;通过分析当前中国潜在的主要国际主动式套利风险,进而深入探究中国应对国际主动式套利行为的策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侯在坤 郭宁 李娅 王晨璐
数字经济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农户参与商业保险,是推进农村地区商业保险发展的关键,其研究在政策实施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理论框架分析的基础上,将数字经济数据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进行匹配,使用Probit模型,从农户角度考察数字经济对参与商业保险的影响,在丰富研究视角的同时也从区域异质性和风险态度异质性两个维度对农户参与商业保险的影响进行扩展研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农户参与商业保险具有正向作用,数字经济每增加1个单位会使得农户参与商业保险的概率提高19.4%,这种影响在增加控制变量或更换模型之后依然显著。(2)数字经济对农户参与商业保险的影响,因区域、风险态度而呈现结构性差异。从区域层面分析,西部地区数字经济促进农户参与商业保险的作用大于东中部地区;从风险态度层面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户参与商业保险的积极影响在风险偏好性群体中更加显著。(3)在影响农户参与商业保险的其他因素中,较高程度的受教育水平、完善的婚姻状况等均对农户参与商业保险产生了促进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尤其注重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体系建设,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强保险知识的普及等政策启示。
关键词:
农户 数字经济 商业保险 金融知识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薛海平 杨琳琳 徐丹诚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Logit模型,探究学生参与影子教育是否存在邻里效应及邻里效应在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段和城乡学生间是否存在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学生参与影子教育存在邻里效应,且邻里效应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2)邻里效应强化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学段较高以及乡村的学生对影子教育的追求。因此,建议严控校外培训机构广告宣传,加大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查处力度;提升弱势阶层家庭所在社区及乡村教育资源质量,引导家长理性选择影子教育,削弱影子教育的邻里效应,推动“双减”政策落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