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5)
- 2023(15484)
- 2022(13068)
- 2021(11847)
- 2020(9999)
- 2019(22735)
- 2018(22456)
- 2017(42756)
- 2016(23356)
- 2015(25904)
- 2014(25581)
- 2013(24949)
- 2012(22801)
- 2011(20272)
- 2010(20491)
- 2009(19541)
- 2008(19507)
- 2007(17824)
- 2006(15315)
- 2005(13842)
- 学科
- 济(98805)
- 经济(98699)
- 业(93814)
- 企(84378)
- 企业(84378)
- 管理(81820)
- 方法(42979)
- 数学(33917)
- 数学方法(33636)
- 财(32183)
- 农(31948)
- 业经(31871)
- 中国(25553)
- 务(22662)
- 财务(22636)
- 农业(22624)
- 财务管理(22604)
- 技术(21775)
- 企业财务(21391)
- 地方(20345)
- 制(19548)
- 理论(18514)
- 贸(18068)
- 贸易(18057)
- 和(17569)
- 易(17519)
- 划(16587)
- 策(16243)
- 学(14790)
- 体(14445)
- 机构
- 学院(329264)
- 大学(325662)
- 济(137735)
- 经济(135043)
- 管理(131784)
- 理学(113493)
- 理学院(112330)
- 管理学(110630)
- 管理学院(110006)
- 研究(102577)
- 中国(79715)
- 京(66878)
- 财(64085)
- 科学(60899)
- 农(54383)
- 财经(50945)
- 江(50918)
- 所(50556)
- 中心(48039)
- 业大(46729)
- 经(46108)
- 研究所(45426)
- 农业(42836)
- 经济学(41809)
- 范(41770)
- 北京(41480)
- 师范(41424)
- 州(40368)
- 经济学院(38032)
- 财经大学(37340)
- 基金
- 项目(214840)
- 科学(171466)
- 研究(162138)
- 基金(155406)
- 家(133007)
- 国家(131784)
- 科学基金(115347)
- 社会(104766)
- 社会科(99281)
- 社会科学(99252)
- 省(86953)
- 基金项目(82566)
- 教育(75313)
- 自然(72444)
- 划(71280)
- 自然科(70833)
- 自然科学(70815)
- 自然科学基金(69612)
- 编号(66585)
- 资助(61488)
- 成果(53323)
- 创(50311)
- 重点(48062)
- 发(47661)
- 部(47614)
- 创新(46072)
- 课题(45631)
- 业(44375)
- 国家社会(42866)
- 制(41735)
共检索到490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烽 陈石斌 蔡翔 车夏辉
采用Jaffe-Griliches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基于铁路时间的地理距离与技术距离,从距离视角对2006-2014年我国31个省份的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数据进行分析,并分地区对我国大学—企业协同创新发展水平进行差异分析。实证发现:各地区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基本一致,都受到知识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距离的影响;技术距离与东部地区的大学—企业协同创新呈现倒"U"型,而中西部地区呈现正相关,地理距离对东中部地区呈显著负相关,西部地区并不显著。
关键词:
距离视角 协同创新 差异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翔 张海晶 程发新 史烽
文章基于我国2006-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Romer知识生产函数和空间计量面板回归模型,探讨了地理距离约束下产学协同创新空间溢出效应的作用机理,并结合空间权重矩阵阈值调整模型,进一步分析了随地理距离衰减的产学协同创新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产学协同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真实存在,地理距离对产学协同创新的抑制作用在减弱;研发物质资本和研发人力资本均具有强外部性特征,且研发人力资本的空间外部性最为明显;产学协同创新在整体上存在明显的衰减效应,但是存在两个局部集聚区,即局部集聚区Ⅰ(时间距离在150分钟之内)和局部集聚区Ⅱ(时间距离在350到500分钟之间),其中局部集聚区Ⅰ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强。
关键词:
产学协同创新 空间效应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慧芬
新兴泛在系统的发展对企业协同创新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协调理论提出了企业的协作层次模型,指出了泛在系统支持实现的企业过程知识协同创新的信息协调结构特点;说明了泛在系统下企业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虚拟组织;强调了企业协同创新中客户的驱动力作用;分析了企业协同创新得以成功持续的管理协调机制条件。
关键词:
协同 泛在系统 协调理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建三 张利 崔萍
企业创新能力的大小关系到其在竞争环境中的成败,在创新能力的众多影响因素中,领导风格受到广泛关注。与以往学者研究角度不同,本文主要从员工角度探讨领导风格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即从权力距离的视角分析领导风格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并得出相关结论,认为领导风格只有与员工的权力距离匹配,才能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权力距离 领导风格 创新能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方刚 刘羽
从协同主体间知识距离视角,采用Hansen面板门槛模型,构建不同知识距离下知识基础与知识投入影响知识融合的门槛模型,并基于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距离在知识基础、知识投入影响知识融合的过程中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其中,随着知识距离扩大,知识基础宽度对知识融合具有“抑制-促进-抑制”的作用效果,且在高知识距离下抑制作用显著增强;知识基础深度对知识融合呈现出“促进-抑制”的作用效果;在知识距离的作用下知识投入对知识融合存在倒U型作用。因此,在协同创新中,组织应选择资源互补且领域相关的合作伙伴,以在融合过程中最大化激发组织知识潜能,促进新知识产生,提高组织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田青
协同创新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趋势,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本文在厘清协同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目前制约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如何以企业为主体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从强化企业的内生动力、多元化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水平以及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技术平台等四个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协同创新 企业主体地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易靖韬 蒙双 蔡菲莹
本文探讨了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外部R&D、技术距离、市场距离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基于2008—2011年中国创新企业面板数据,本研究采用泊松估计模型对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外部R&D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企业的技术距离负向调节外部R&D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技术距离低的企业在更低的外部R&D水平上就能达到最优创新绩效;企业的市场距离正向调节外部R&D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市场距离高的企业在更低的外部R&D水平上就能实现最优创新绩效。
关键词:
外部R&D 技术距离 市场距离 创新绩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易靖韬 蒙双 蔡菲莹
本文探讨了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外部R&D、技术距离、市场距离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基于2008—2011年中国创新企业面板数据,本研究采用泊松估计模型对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外部R&D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企业的技术距离负向调节外部R&D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技术距离低的企业在更低的外部R&D水平上就能达到最优创新绩效;企业的市场距离正向调节外部R&D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市场距离高的企业在更低的外部R&D水平上就能实现最优创新绩效。
关键词:
外部R&D 技术距离 市场距离 创新绩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伟 王庆金
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但是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多集中于外部协同创新网络构建及其创新活动,而往往忽视企业内部协同问题。本文在对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外部协同创新网络和内部协同创新体系,系统探讨了协同创新视角下企业协同创新模型,笔者认为企业应发挥目标契合的序参数的聚合效应,综合协同创新应综合内外创新驱动力来提高协同创新绩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内部协同 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磊 朱先奇 史彦虎
信任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本文分析了影响合作主体之间信任的因素,在KMRW声誉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信任监督机构,从参与主体不同理性角度出发进行多阶段的动态博弈。研究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想要取得长足的发展,须与合作方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可以利用第三方信任监督机构规范参与主体的行为,弥补因信息缺失带来的风险。最后,建议从企业内因、环境外因、信息、信誉四个方面来完善参与主体的信任机制,促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与合作方保持长期合作信任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磊 朱先奇 史彦虎
信任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本文分析了影响合作主体之间信任的因素,在KMRW声誉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信任监督机构,从参与主体不同理性角度出发进行多阶段的动态博弈。研究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想要取得长足的发展,须与合作方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可以利用第三方信任监督机构规范参与主体的行为,弥补因信息缺失带来的风险。最后,建议从企业内因、环境外因、信息、信誉四个方面来完善参与主体的信任机制,促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与合作方保持长期合作信任关系。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岳鹄 朱怀念
论文运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核心企业和配套企业协同创新进行分析,计算配套企业的最优努力程度,然后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双方的收益矩阵,并考虑第三方企业的介入对双方选择策略的影响,最后采用数值模拟仿真的方法,以证实均衡点的演化轨迹。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配套企业与核心企业协同创新是"双贏"的策略。而当集群中第三方企业的介入时,核心企业支付的技术补贴比率与配套企业承担的风险相当时,双方在协同创新处达到稳定均衡。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于丽静 于娟 王玉梅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运用演化博弈理论,从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个角度构建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合作联盟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企业策略选择进行稳定性分析,接着运用Matlab软件仿真分析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下不同参数对企业协同创新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市场机制下只有当企业协同创新收益高于"搭便车"收益和投入之和时,联盟才能达到协同创新的稳定状态;政府实施惩罚和补贴政策会促进协同创新联盟的形成;利益分配比例、投入成本系数和知识转移效率均对企业策略选择产生影响。
关键词:
制造企业 物流企业 协同创新 演化博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烽 陈石斌 蔡翔
文章选用大学与企业联合发表发明专利数作为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绩效指标,对2006-2014年我国协同创新绩效的空间分布进行讨论,并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对其集聚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总量来看,我国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活动的联合发表专利数与其增长率均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弱于一般创新活动的发表专利数的增长情况;从分地区情况来看,我国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活动发展极不均衡,存在着明显的东西差异;从我国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情况来看,协同创新绩效存在比一般创新更高的空间集聚现象,但空间集聚程度正逐年缓慢下降。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创新绩效 校企合作 创新集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烽 陈石斌 蔡翔
文章选用大学与企业联合发表发明专利数作为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绩效指标,对2006-2014年我国协同创新绩效的空间分布进行讨论,并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对其集聚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总量来看,我国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活动的联合发表专利数与其增长率均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弱于一般创新活动的发表专利数的增长情况;从分地区情况来看,我国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活动发展极不均衡,存在着明显的东西差异;从我国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情况来看,协同创新绩效存在比一般创新更高的空间集聚现象,但空间集聚程度正逐年缓慢下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创新绩效 校企合作 创新集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